一年前的冬天,温度低到零下,在教室里抱着水杯取暖背单词的我,只是想着未来在考场上拼尽全力,并没有花时间去想一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也没有想到除了学习,我的高三会因为志愿,因为父母而面临如此多的曲折,更没想到在曲折中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
或许是我初入高三后,爸妈四处“取经”后的思考,高三上学期虽然忙碌并紧张,爸妈却难得一致地为我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复习环境,可这平静,高三下学期伊始就被打破了!“参加自主招生吧!”爸爸拿出我在机器人世锦赛上的获奖证书,“通过自主招生,如同多了一层保险,说不定还能上更好的大学。”爸爸一直希望我选择理科,未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高一的时候就让我加入到学校的机器人队,随即又让我出国参加世锦赛,凯旋后一直为我搜集各大高校的资料,原来意在如此。而母亲则希望本来成绩就处于中等水平的我不要为了其他事情花费更多的精力,她倾向于让我不要分心,也不要侥幸去触碰更高层次的院校,而是平稳完成高考,于是无数的练习题、无数的考试卷,她会不厌其烦地督促我去完成。
两个人,两条建议,都是为我着想,可他们之间的分歧却打破了高三以来的平静,几番争执过后,最终他们将选择权交付到了我的手中,同样,也无形地把“父辈的压力”施加在了我的身上。我犹豫了好些天,最终还是勇敢地选择了自主招生,原因有二:一方面不想让高一参加的世锦赛成绩(高校自主招生有所获奖项的额外加分)除了拿来缅怀之外就毫用武之地;一方面我也想为自己除高考外能多一条“后路”或者再添一份“保险”。于是,我开始筹备自主招生需要的资料,结合父亲的建议,选定西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我的奋斗目标,在网上、杂志上寻找自主招生的相关资料,亲力亲为,想让母亲看到我下定决心、勇往直前的这份勇敢。
但正如母亲担心的,筹备自主招生的过程分散了我在三月的学习精力,月考成绩单就是最好的证明。四月份,西南大学的自主招生名单公示下来,月考成绩也随之而来,各科成绩下滑明显,甚至做题和复习的状态也远远不如第一个学期。母亲虽没有在言语上明显的指责,但她对我说话的神情,频繁地与老师沟通的举动,都无一不说明她内心的焦急。而父亲,支持我去选择自主招生的“始作俑者”,也在那张成绩单前紧锁眉头,那天家里的氛围瞬间跌倒了零度,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不安的味道。在剩下的日子里,我像是被逼上了“绝境”,只有一个选择,努力把成绩提升,努力不让那个勇敢的自己失望。
高考结束,大家在狂欢庆祝的时候,我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选择了自主招生,就不怕在众人狂欢之际独自学习。我保持着以往的学习频率和生活节奏,不敢懈怠,仿佛高考还未来临一般。去重庆参加考试前,我无意间将当时填报的志愿拿出来看了看,瞬间感觉天塌下来一般,我自己钟爱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没有出现在志愿单上,反而放在首位的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新闻学专业。当我不明地向陪着我申请资料的父亲发问时,一番沉默之后,爸爸说道:“其实,你的志愿单早在三月份填资料的时候就被我们私下改过了,你喜欢的这个专业以你目前的学习情况把握不大,而新闻学专业对分数的要求没那么高,而且对于一个文科生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母亲讲了自己当年为了读法律专业最后调录去了中文系,父亲一样因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代价。可父母说出真相的那一刻,我的世界短暂失声,我只看到母亲忧虑的眼睛,看到父亲一张一合的嘴,这宛如晴天霹雳打在心坎之上,无比压抑。为什么他们不相信我?为什么他们这般“为我好”?
愤然回到房间,我在矛盾中抉择:考,还是不考。最终,心里有了决定:准备了这么久的考试,我就在这个时刻选择放弃吗?难道我所谓的勇敢就这么轻易被现实击败?一宿未睡的我第二天无力地打开了房门,告诉了在沙发焦急等待的父母,我还是决定坚持最初的选择,哪怕以后所读有悖初衷,但说不定“柳暗花明又是一村”,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既然目的地在那,那么中途的荆棘就得自己亲自解决。
自主招生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成绩是同一天出来,我选择了在那个晚上直接睡去,等待着父母告诉我这一年努力后的答案。万分幸运的是,我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但是高考成绩正如父母所预料的一样不够理想。此时此刻,对于当初他们不顾我的想法私下改动我志愿的愤怒和委屈开始慢慢平淡下来,反而越来越能体会到他们在对我人生转折点上所付出的“用苦良心”。我最终被不熟悉的新闻学专业录取,我并不想从事记者,但带着父母对我的“关爱”继续在大学里奋斗,真正潜心进入大学的学习,没有预料的枯燥乏味,没有预料的对专业的不喜欢,反倒是被专业老师的幽默风趣渐渐软化,开始改变了自己固有的认识,开始喜欢上这所学校,开始喜欢这个专业。
回想起高三那年,对父母的这一份“热心”,应道一声感谢,没有他们当时的未雨绸缪,几番规划,也不能成就现在的自己。那时无知的脾气、无理的愤怒如今也化作一抹微笑,温暖了父母的关爱之心。
本文选自高校招生杂志社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责任编辑:戴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