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2017高考语文全国III:题型变化明显

2017年06月09日 18:04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7年高考已落幕,想了解今年高考语文科目难度如何,对估分有个准确把握吗?想知晓来年高考趋势发展,对备考有个提前准备吗?看乐学高考名师为您解析高考语文全国卷III!以下为直播实录:

  陈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我是乐学高考的语文老师陈焕文。

  罗老师:大家好,我是乐学高考的语文老师罗桢婷。

  陈老师:我们俩对于大家来说是新面孔啊,不过在今后的时间里呢,我们会带着大家搞定语文这门课的,以后会常见。

  今天我们一起和大家看一下今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先讲一下语文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讲语文的重要性呢?现实一点说,语文在历年的所有考试当中,不管形式怎么变,永远占据着最大的分值。

  罗老师:对,而且很多其他科目的材料阅读题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语文阅读,除此之外政治和历史也会涉及相当大的古文理解阅读。

  陈老师:不仅如此,对于所有科目来说,语文能力都扮演着根本能力的角色。所以大家不要光看数理化英语重要,我们语文更重要。

  现在呢进入正题,这堂课我们看的是全国III卷,在正式的讲解习题之前,要搞明白一个基础问题,那就是当我们看语文试卷时,究竟要看什么?很简单,一个是看语文文本,一个是看语文问题。

  从文本的角度来讲,今年全国III,乃至三套全国卷,甚至包括各省市的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文本贴近时事热点,而第二个特点,就是会考名家的作品。比如说对于实用和论述类的文本,包括作文的选题,都和当今时代的重点、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而我们文学类阅读的文本,古文和古诗词等等,其选择往往出自名家的那些不那么有名的作品。这个倾向大家要引起重视。

  从题目角度来说,我们大家要树立语文的题目意识或者说“解题意识”,和很多人想的相反,语文其实从来都不是在于懂不懂的问题,细想起来,其实语文文本没有什么看不懂的问题的,都是中国字。语文的难,恰恰体现在题目的形式、题目和文本的关系上。简单来说就是,你明不明白到底要干什么,以及到底要怎么干的问题。所以题目往大了、抽象了、虚了出,难度就会增加,如果往具体了、小了、实了出,难度就会相对小。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的语文题和以往比起来难度是持平的,甚至有所降低。而这个题目啊千变万化,实际上除了作文题之外,所有的题都可以分为三类,而作文与这三类题也有殊途同归的思路。之后我会慢慢地教大家化繁为简、化大为小的秘笈方法,告诉大家怎么各个突破。

  下面请罗老师谈一下今年的题目特点。

  罗老师:我现在讲今年高考语文的变化,今年语文从题型上变化是非常大的,以往阅读二选一,而今年则变成全要靠,所以实用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是必考的了,这是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以前主观题和客观题基本上是持平的,现在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客观题比重显著的提高它表现在一个是以前实用类文本看着是主观题,其实是客观题。还有就是以前的诗歌会有两道主观题,现在是一道主观题加上一道客观题。它其实非常简单,我到时候会具体讲。

  还有一些微观的变化,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我们一开始选择论述文,往往都是不正确的选项,现在则变成正确的选项,这些小细节需要大家注意审题仔细。

  陈老师:弹幕上刚刚有同学说讲义下载的事,之后我们会把讲义传到网上,包括整个高考试题完整版出了以后,会给大家提供完整版的下载。

  话不多说,我们进入具体的讲题课程,大家有问题随时发送问题互动,接下来以具体的题目来看。

  首先和大家说一下我们今年看高考语文卷,在一开始的时候要树立一个意识,就是我们拿到一个卷子,拿到一道大题的时候,大家要怎么去看它?其实对于所有类型的题目和文章,建议一定要先扫一遍,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让你一下子全部看懂看透,而是去熟悉内容,这样能够方便做题时准确地定位。大家到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题来看。

  我从论述类文本阅读开始讲起。

  大家要先明白一下我们今天听课的定位。我们今天不是讲宏观的概论心法,秘笈心法以后要慢慢讲,今天是要从具体典型的题目来入手,看一看今年的高考怎么样?应该怎么办?具体到面对每一道题应该怎么办?

  我们先看一下论述类文本的第一题。

  这个题目说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哪一个。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往年考的题都会让大家选不正确的一项,但是今年选的是正确的,题目一定要读清。

  我们看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里分别读一下: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那么,大家是聪明人,读完这四个选项,要本能地对某些问题引起重视,这个问题叫什么呢?叫做:绝对化的词语。什么样的东西叫绝对化的词语呢?比如:如果……就,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显示的是一个直接而必然的联系。还比如什么呢?“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像必须、完好,都是绝对化的词。当然大家要注意一点,我们遇到绝对化的词不一定就代表这个东西错了,但这样的东西往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它太可疑了,长了一张鬼鬼祟祟的脸。像C选项和D选项相对来说没有绝对化的语言。

  那么我们对于这样的题进行完第一步的绝对化筛选完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就是最重要的,回到文章中。

  比如说像第一题A选项,新兴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在这里原文说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没有讲兼顾人文保护,也没有那么绝对化的意思,因此A选项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排除掉。

  对于B选项来说,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我们要找其中的关键词,也就是乡村记忆,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在哪里呢?在第二段讲的是乡村记忆,所以说我们要着重于看这一段。关于是否保留的问题,这段是有原文的: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进行综合的甄选,甄选就是进行一定的取舍,并不是说必须完全保留,因此B是错的。

  C选项: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这个选项长的面貌看上去就比较靠谱,但我们还是要回原文,定期维修出现在哪里呢?在下一段,对于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这里前面针对的是什么?对于集体的城镇,由于不可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整个这一段话主题讲的恰恰是留住乡村记忆而进行呵护,全部匹配,因此C选项定期修理是正确的。

  D说的是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相关的关键词在最后一段,活化乡村记忆,而这里讲的是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这个东西,不是说我是这个东西,或者成为这个东西,逻辑有问题。

  所以这道题应该选C。

  到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做这种题首先进行一个绝对化的筛选,把可疑的东西判断出来,有的时候绝对化的选项可能直接呈现出错误。接下来回到原文的时候记得一个原则,三问一杜绝,三问:第一问有没有原文进行匹配,第二有没有对原文进行一定的篡改或者进行一定的扩大、删减等等,第三是说有没有逻辑的偷换。还有一个杜绝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坚决地杜绝你自己的主观猜想,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原文出发,如果原文没有的,我们不能够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来进行随意构建。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做第三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个和第一题是差不多的,大家可以先筛选绝对化的语言,然后进行三问一杜绝,有没有匹配原文?有没有随意偷换删改原文的材料?有没有乱改逻辑?而一杜绝,还是坚决杜绝到自己主观的猜想。

  跟第三题稍微有点不同的是第二题。一和三是考察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但是第二题说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因此强调的是论证,这也是在近年来全国卷中必考的考点。论证的问题和我们所谓的内容问题有什么区别呢?论证是一个过程,它会有由此及彼的过程存在,这样的题既然讲了论证过程,由此及彼,所以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它的“此”和“彼”。

  我们看一下这个选项: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是什么?必要性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可行性是什么?是怎么做这个事,或者这个事能不能做成。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同样回到原文看一下,首先大家刚刚看到了第一题筛选过程中会发现整个这道题讲的是乡村记忆的话题,因此围绕乡村记忆保护的点没有问题,而是否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呢?我刚刚告诉大家什么是必要性,就是这个东西为什么要做,做了会怎么样,不做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很明显这段讲的是必要性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重要性。下面一段和下下面一段讲的是怎么做的,就是留住、呵护和活化乡村的问题,所以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这个选项里面都是能够反应出来的,所以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论证了留住乡村的可行新。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同样,对于这样的题目要回到原文,哪些地方出现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呢?这个在我们第二段当中,物质和非物质。所以说这里面是有涉及到这两个要素的,因此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这两方面,这一点就正确,而下面一句并论证了二者的有机联系,这两个东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大家从原文直接可以推断,比较简单,所以B一定是正确的。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段落里我们找到了综合甄选,所以综合甄选的这一点是对的,但下面一句是: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很遗憾我们在综合甄选的前也好、后也好,我们并没有看到具体的举例和甄选的标准,因此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这属于无中生有,属于原文当中没有的东西生造出来的,所以这样的东西要排除。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我们看一下这个题,D选项和ABC有一定的不同,因为ABC我们是直接从原文当中找这个关系,但是D说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这本质上说的是必要条件,那么这样的题我们无法从文章当中直接的找到相关的论证,这种题怎么办呢?我们既然讲这个东西是它的前提,就是没它不行,那我们就反过来论证一下,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后面它能不能成立?就是说,如果乡村和人的情感记忆是完全无关的,它们是没有关系的,那么这个文章还能不能论述所谓的城镇化、乡愁的东西?不存在了,因为乡村这个事如果和情感记忆无关,那么乡愁这个事也就不存在了,所以D选项从反向论证的角度来说也能判断它是对的选项。

  所以这道题不正确的选项只有C。由于文本资源有些问题,所以全国卷III我们先不讲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一块我们会在下一个直播和下下一个直播,在全国Ⅰ和全国Ⅱ当中讲到。

  我们讲完论述类的文本阅读稍微回顾一下,这部分记得一点,排除绝对化的语句,对绝对化的语句进行关注,然后回到原文进行三问一杜绝,有没有原文匹配,有没有偷换概念,有没有混淆逻辑,最或是说我们有没有杜绝主观臆断。

  这部分完了很快速地看一下实用类的文本阅读,每年都要考实用类的文本阅读,只是今年实用类文本阅读变成必考的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都变成了必做的,全国III文学类的部门由于文本缺失没有放出来,之后会讲。

  这部分涉及多个材料,包括图表等等多种形式。

  看一下第7题,下列对材料二理解不正确的是什么?材料二是一个图表。对它的理解不正确的,这道题非常简单,只要我们严格的对照图表进行排除和筛选就可以,这里面所注意的要点就是“看”,进行精准仔细的筛选排查,几乎是送分题。

  重要的是看一下第8题,是一个五选二的问题。这里面同样运用到刚刚讲到的回归原文三问一杜绝原则。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对应原文,在材料一当中讲到博物馆,但后面跟着的是,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这个题说依然通过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所以是不成立的。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我们看到“第二课堂”的关键词出现在第二段当中,这一段后面讲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这个当然是针对青少年,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肯定是有正面的效果,因此这个选项相对没有什么问题。

  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哪里讲到了西安和广州呢?所以说他们有没有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示自己城市的特色呢?有,因为后边讲到的是建设博物馆之城的事情,那么由此能不能构建博物馆品牌呢?后文没有,我们看前文,前文讲到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也有所提及,因此C选项暂时也可以放过。

  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我们看材料二的应用,这里面说的是什么呢?用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E选项,这里我们对照原文是在材料三当中,讲的是它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这里主体是博物馆对它的拉动,但最后的落脚点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我们在题目当中说变成了题目的关键所在,有表述逻辑上的问题,所以这个选项排除掉,因此第8题就可以选出来了。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这里还是要强调主体意识,这是博物馆在科研当中的作用,在原文当中找寻即可,这种题在试卷当中很简单。还是那句话,为什么?这个题问得很具体,问的很小,所以这个题相对很简单。

  关于整个现代文就讲到这里下面进入古诗文和作文,这个请罗老师继续给我们讲解。

  罗老师:大家好!我是罗老师。

  我们现在看这首诗,先看第14题不正确的两项。其实14题是送分题,非常简单。答案应该选C和D,为什么选C呢?因为李绅是白居易的朋友。D为什么不对呢?我们看原文。这里说必将,我们不可能以不太认可诗歌创作的意思说朋友的文章,所以说这两项是错误的。

  讲“戏赠”,从“戏赠”入手,分值是6分,一般是2×3,我们至少找三个点。

  回到原文。我讲主观题的时候希望教的大家是踩点的事情,我不会跟大家讲这道题该怎么答,是踩点的事情,因为语文到最后就是踩点。

  它既然有赠,就会涉及到朋友之间,有戏,那戏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自己文章的评价,标题写的是编辑拙诗,这涉及到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评价,另一方面我们会看到原文汉年,这涉及到古诗文当中的寄语,文学里面寄语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大家应该要有这样的意识,所以这篇文章的点是从朋友,因为戏表示亲切,就是朋友之间的亲密。寄语方面就是涉及到牢骚,就是现在不太好,以后会怎么样。

  接下来看18题,这是病句题。

  首先看B。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习惯。看字应该划去。

  D也是明显错误,开创、成就,这是属于典型的搭配不当。

  A选项和C选项怎么选呢?在我们排除了两个最不可能的答案之后,我们先看C选项,C选项有这么一句话“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它是属于在修辞上,在某种意境下也许可以算是对的,但不是绝对的错误。比如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严格意义来说鲁迅先生文章和这个是一样的。那么我们A和C对比一下,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这是多数的,群像也是多数,没有出现单对多和多对单的情况,所以A和C相比A是更为正确的,C打半勾,所以要选A选项。

  我希望同学们做题目的时候要有非常明确的排除意识,必须把题目都看完。

  19题,这属于新题型。19题和21题我在三张卷子都会讲,这两道题目虽然是新题型但是非常简单,19题考的是谦语和敬语。谦语肯定是对自己己方,敬语肯定是对他人他方。我们看看承蒙,承蒙是属于敬语,敬语肯定是错的,作为高足,高足应该是敬语也是错的C选项不吝赐教,不吝赐教属于敬语,所以是对的。恭候多时,恭候多时是自谦语,因为我恭候对方,所以说这道题目也是错的。这道题目虽然是新题型,但是我们做完以后发现非常简单,答案选C。

  21,它也是非常简单的题目,找的是极端词汇,势必,这个第一题就给出了答案。我们看只要……就……,这也是属于极端的,这是第三题的答案。

  我们看很多城市限制燃放,这样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这里是把限制燃放特指单一的原因和泛指对应起来,所以这是典型的单对多,这是第二道题的答案,语言上就可以做出来,关键是抓这个点。

  我们看作文题目,这道题目也同样是抓点,因为我一直希望大家能够学会抓点。

  (回应弹幕:谦语、敬语没有学过,以后我们慢慢讲,这个其实非常简单。)

  讲作文一个是抓我,一个是高考。我是什么?我是小人物,高考是什么?高考是大事件。大家觉得这道题目怎么写?老师告诉你们怎么写。

  如果说我们要写议论文的话,我们想和高考有关的,比如说读书有没有用,因为读书它会涉及到高考,我们可以想想高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有高考。还有一个是公平,高考它承担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说高考在现阶段它是不完美的制度,都是还没有说暂时可以替代高考更好的制度,为什么呢?我们讲一下糊名,大家知道唐宋以后考科举,唐代的科举它是不糊名的,这样就有行卷的问题。那在考试之前同学们会由各方面的推荐,各种关系的推荐,相当于录取之前考生就定了。为什么说宋代是人才最多的?因为宋代糊名了,就是不管你的地方,不管理你的出生,不管所有的东西都由这张卷子评判,这张卷子在某些细节的地方我们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至少是因为它通过这种把我们的身份隐去了,这样一种环节的操作,它在现阶段是最为合适,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考试制度。除此之外,高考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成功。还是回到那句话,高考是不是一个独木桥,当我们走过高考以后它能不能伴随我们一生。所以作为议论文有非常多的点可以展开。

  很多同学说了议论文不会写,那我们写文学类文本呢?文学的话我们先来想,想想我们和高考,苦与乐,高考是非常苦的事情。如果我对高考没有什么想法,那可以想想我身边的人,我爸爸、妈妈,他们考过高考的人通向成功会对人生造成什么,通向失败会造成什么。如果大家觉得身边的人还没得写,我建议大家抽离出来十年以后,十年之后应该是什么样的。

  值得一讲的是,我不希望你们跟着我去学怎么样具体写一篇文章,我希望我能够带你们,就是通过思考写出你们的文章,作文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写真话。所有的作文到最后关键的是真,我希望最后我能够教会大家这一点。由于时间关系,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展开。

  陈老师:补充一下,刚刚有同学问说附标题可以不写吗?刚刚罗老师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附标题可以不写,她的意思是说她只是给大家提炼出一种思考的角度如何破解,对于一道作文题而言从哪些地方切入,对于附标题和主标题它只是一个范围,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角度,找出自己想表达和论述的东西,这一点才会比较关键的一点。

  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只能挑一些特别典型的题目给大家进行破题。最后罗老师还有一些建议给大家。

  罗老师:其实语文是这样的,你花了时间一定会有成效,我希望大家不要害怕,希望大家打好基础,然后在未来能取得好成绩。

  陈老师:我当年和我带的N多届高中同学说,把你课本上的东西真的搞懂80%以上就是状元级的了。我能够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点,我们要把题做得精一点,不论是新高三还是新高二,我们把一道题做精做透,想清楚出题老师为什么这么出,答案是怎么样的,把一系列的问题想清楚可能比做20道题、100道题都有用。如果你做了很多事情没有明显的效果,我们会觉得这件事情非常让人沮丧,所以我希望大家做有用功,不要停留在刷题。

  最后给大家一个信心满满的忠告,不论是新高二、新高三,大家要把基础夯实,接下来我会开一些课,具体教给大家一系列实用的答题思维和秘笈大法。因为今天时间太有限了,不能够把核心方法讲到。今天的直播全国III先到这里结束,待会儿同学有时间可以继续看下面两场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Ⅰ,谢谢!

  责任编辑:余骏洁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23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31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