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者》为代表的系列电视综艺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综艺类节目正回归主流价值观。此类节目能否引领观众走向阅读生活?主流媒体如何重建人文精神?新的人文精神能否照亮电视变革之路?
为了探讨这些问题,6月11日,“人文精神能否照亮中国电视变革之路——朗读者现象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举行。中央电视台《朗读者》制片人、主持人董卿,《朗读者》节目总导演田梅、执行总导演邵玉峰、导演荣毅当日现身会场。围绕“朗读与视觉:人文、历史与危机”“朗读者与我们的时代”两大主题,知名主持人董卿与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单世联、张涛甫、陈恒等各抒己见。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在开幕式上致辞。童世骏表示,面对《朗读者》现象,首先想到的是朗读和阅读的关系。阅读本来就是一种倾听,是读者对作者的倾听;但阅读变为朗读以后,就不仅作者在倾听,读者也在倾听。他认为,《朗读者》现象核心是朗读者和观众们一起倾听;最吸引人的应该是那种与情交融,但并不被情淹没的理。童世骏希望通过此次《朗读者》现象研讨会,共同探寻主流媒体实践社会人文精神,用新的人文精神照亮中国电视变革的未来之路。
田梅表示,《朗读者》重在“者”字,讲的是人,是人的真情实感,朗读是桥梁。
上海交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媒体与设计学院书记、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博导单世联教授认为,《朗读者》已经在中国社会乃至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充分的好评。他表示,人文精神完全可以照亮中国电视改革。他同时指出,照亮中国电视发展的不仅仅是人文精神,还有其他的东西。
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导张涛甫指出,从媒介史的角度来讲,人跟世界的感知离不开媒介,媒介给人们准备了一个连接这个世界的机构。他认为,《朗读者》重新激活人性的能量和公共集体记忆,会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
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当日,董卿受聘华东师大兼职教授,未来将更多参与并且指导该校新闻传播类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
(原题为《《朗读者》走红引热议 董卿现身华东师大》)
责任编辑:余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