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联盟》2017年全球总决赛的半决赛在上海结束。两支中国队伍分别碰上了韩国对手,双双失败无缘鸟巢决赛。而此前,北京鸟巢决赛的门票最高一度被炒到接近2万元人民币。
游戏打得好,不仅能当饭吃,还能代表国家争金夺银。职业电竞选手成为万人追捧的明星,他们的收入水平达到百万级。业内人士称,我国电竞产业人才缺口达26万,人才缺口急需填补。2016年,教育部增设“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作为专科专业,本科院校也纷纷设立电竞相关课程或专业。
打着游戏顺便把大学文凭拿了,毕业还能挣大钱,真有这么好的事?电竞专业就是学习怎么打游戏吗?毕业以后能做什么呢?本期解密专业,我们来聊聊“电子竞技”专业。
本文为新浪高考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兴专业:开设层次低 招生规模小
有机构统计,目前全国有十几家高校相继开设了电子竞技相关专业。这些高校大多为民办大专院校,本科院校比较少。并且,由于本科专业名单并未新增“电子竞技”,这几所大学在某些艺术类专业下开设特定培养方向。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该校拟开设的所谓“电子竞技专业”,其实是体育播音与主持专业下设的电子竞技解说方向。
下面是网上流传的一份“电竞”专业高校统计表: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2017年全国电竞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也不及1000人。整体录取计划这么少,却并不能阻挡电竞少年的报考热情,这些专业的报考人数远远超出了计划招生数。
电子竞技≠打游戏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电子竞技≠打游戏。院校电竞专业与电竞选手培训有很大差别。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并不是为了培养职业玩家,而是培养电子竞技管理与游戏策划方面、传媒方面的人才。
打游戏之于电子竞技,就像打篮球之于NBA。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一个官方承认的体育竞技项目,并带动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
一次大型游戏竞技比赛,可不只是两支队伍坐在一起玩电脑那么简单。比赛开始之前,最起码要有人来培训选手,筹备职业战队。比赛过程中,要有人来承办、解说、转播,把这场赛事的影响力扩展到最大。并且,游戏的软件、硬件以及周边文化产品都需要有人来设计、制造,这又是一条非常复杂的产业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