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三毛:青春的妩媚与苍凉
http://edu.sina.com.cn 2001/01/18 19:46 北京晚报
许多年前一个青春期的黄昏,我怀揣着尚未验证的噩耗,在校园空旷的大操场,与将来成为我妻子的那个女孩相逢。她面有戚容,向我迎面跑来。一霎那间我们交换了那个残忍的讯息,并从彼此的眼光里得到依靠。然后天空迅速灰暗,将这个忧伤然而亲近的片断,显影在我生命中最后留存的胶片上。———三毛死了!
那个从撒哈拉沙漠给我们带来绵绵梦想的女人,一个不太美丽但写出了《橄榄树》交给齐豫唱的女人,为什么自戕?我们在那时都无法理喻。只记得第一次知道三毛是在初中毕业,我偶然间读到她的一句话,单单是一句话,使三毛成为我精神中的启蒙者。
———如果你将一切都给了别人,你就虐待了一个生灵:你自己。
三毛也是第一个将自杀摆在我眼下的人。后来读史铁生的书,他说: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分就是人会自杀,动物不会。因为人不单需要活着,更要活着的理由,要受难的依靠。三毛的生命是自由意志的一种极端,是对于必然性的谢绝。好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托马斯,非如此不可吗?生的自由归根到底是死的自由,三毛和托马斯的梦想是自己找到那一柄钥匙,自己开门,自己进去。正是这一点使三毛的死带着形而上的光辉,也使我对此着迷。
我相信三毛,是曾经给与整整一代人以精神暗示的人物。我相信没有三毛,我们真正的青春期将会无限推迟,或提前结束。因为回头一看,只有三毛,在最适当的年代,以最浪漫的方式,向我们开放了自由的美、世俗的美和女人的美。网友王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