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如今聪明孩子越来越多,可是很多聪明孩子还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一些孩子叫社会上的某种浮躁之风吹离了自己的轨道,飘浮在半空中-- 希望像韩寒那样“挖潜” 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要想长久地被人们记忆,总是需要一些特别贡献的。否则就像许多热点人物,现炒时是热的,上桌没两分钟,热气就散了去,成了没什么可回味的“过气人物”。 时下的一些少年作家很让人担心是属于此类。 去年,有上海的“少年作家”韩寒,今年则是“‘韩寒流’集体发作”。《中国青年报》报道说,16岁的高中女生金今写《再造地狱之门》;17岁的浙江德清女学生创作以初高中学生校园生活为题材的《零落》。《华声报》则报道说,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书市上,韩寒、郁秀、冬阳等“少年作家”也和知名作家们一起摆起了签名售书的擂台。 “少年出书”本不是件坏事,各人有各人的爱好和选择。可当“少年出书”一如“名人出书”一样成为时髦,这就值得注意了。《哈尔滨日报》记者采访一位教师说,他们班里有五六个学生平时“学习较吃力”,这学期临近期末时干脆放弃了复习,转而要“集体写书”,像韩寒那样挖掘自己的“潜力”。 学习成绩不好,照样可以靠写作成才。很显然,在一些学生中,韩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这个榜样并不是韩寒对文学的痴迷,也不是韩寒在文学道路上所做的种种努力,而是韩寒有数门功课不及格却能退学写书的行为,以及韩寒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屑和抵触。 出现“韩寒流”并非教育的错 有人把“韩寒流”集体发作归于现行教育体制改革缓慢。 一位作者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韩寒已经逐渐成为应试教育下中学生们逃避压力的精神支柱。”并且说:“以前的教育改革多为自上而下的教育者的‘自觉’行动,现在显然这种‘自觉’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更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的急切需求了。” 我们的现行教育体制的确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但如果把学生对教育的任何一种反应都归结为教育体制的缺陷,有失公允。在我看来,“韩寒流”的出现并不是教育的错误,恰恰是人们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的改变才有了“韩寒现象”,也才有了“韩寒流”。 传统的教育观念,学生读书、考试,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果一个孩子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他不仅早已被学校打入另类,家长和社会也不可能接纳这样的孩子。而现在,尽管升学率仍是学校追逐的主要目标(这和企业追逐利润一样),但这一目标似乎已经不是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的共同追求了。家庭和社会,尤其是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在一个遇事喜欢以经济量化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拥有知识多少,而是看其拥有的知识创造了多少价值。有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才会有更多的学生“勇往直前”出书,才会有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宽容和鼓励。 没了商业浮力当如何? 事实上,在“韩寒流”中,我们倒是看到了教育的无奈,很多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社会上的某种浮躁之风已经将他们吹离了自己的轨道,飘浮在半空中。 《北京青年报》一篇报道指出少年出书忙的几种现象:一是受家庭熏陶。例如作家肖复兴、毕淑敏等都曾辅导自己上中学的孩子出版10万至20万字的中学生系列书籍。二是有才气的中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所感或特殊生活经历出版成册。如曾流行一时的深圳少女郁秀出版的《花季雨季》。三是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大中学生凭借自身文学审美价值进行创作。如韩寒的《三重门》。四是出版商的商业炒作。 其实,仔细研究每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似乎都离不开出版社的商业化炒作。几乎每个出书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本身一般都会比其作品更能吸引人。出版社包装策划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神奇孩子。 但是,有多少人是靠策划成功的?不知道一开始被吹到半空中的孩子,在没有商业浮力之后会怎样? 想想“韩寒流”,让人感觉有些冷。(郝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03月16日第二版)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