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中国的教育,普遍被诟病为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过去一直围绕着高考[微博]指挥棒转。如今出国潮大盛,就又多了一个留学[微博]指挥棒。国际学校、国际班等等也应运而生。这种多元化的格局,本来应该成为突破铁板一块的旧体制的契机。许多家长[微博]也将之视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渠道。可惜,在现实中,许多学子面对两根“指挥棒”无所适从。多元化反而为他们的成长构造了一个非常混乱的制度架构。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在第一线接触学生的人,我深感留学一代在这种迷茫中挣扎的苦境。下面几点想法,仅供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界人士参考。
众所周知,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不堪重负。在此之上加个留学指挥棒,就更是雪上加霜。从孩子们成长的角度看,高考、留学这两条路,必须早早分轨。这种分轨,至少要从高一开始,有条件则可以更早。为什么?家长们都知道高考竞争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其实,留学比高考难得多,更不能分心。如果不早分轨,孩子们难以承受两个指挥棒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最终可能造成两头皆失的悲剧。
目前最流行的一个误解,是美国奉行“快乐教育”,重在培养创造力,以鼓励、赞扬等“正能量”为主,学生们一天到晚玩,不用怎么读书。很多国际学校也以此标榜。一些对应试教育反感的家长,立即把孩子从公立学校中拉出来,送到了这样的国际学校。类似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造成了对留学之困难的严重低估。
我们这些孩子在美国公立学校读书的家长,都深知美国学校的压力之大。以我的女儿为论,她从十三四岁起,每天就6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到十五岁,经常6个小时都没有。好在美国的学校一周五天上课,周末有两天补觉。不过,周末经常有运动队比赛等活动,照样相当繁忙。所谓没有压力的“快乐教育”并非没有。比如,一个高中生如果全选普通的课,大致能轻松对付。但是,那些每学期选五门“荣誉课程”(大概相当于中国的“重点班”)的学生,就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到了高中,还要上大学低年级水平的 AP 课程,有的学生毕业前已经修了六七门,等于提前上大学了。这些在“荣誉课程”、AP 课程中的学生,其学习的强度和内容,比起中国的同龄人来绝不逊色,而且往往更有挑战性。当然,他们和那些享受“快乐教育”的普通班同学,前途也大不一样。
讲这些的目的,无非是澄清一个事实:美国的教育竞争非常激烈,造就了大批废寝忘食的学生。千万别觉得会两句英文,就可以到美国轻轻松松地和人家拼比。不错,美国什么学校都有。你即使不会英语,只要拿出钱来,也有学校愿意录取。但是,良好的教育永远竞争激烈。高考基本不涉及在不同的制度、文化、语言、学术规范之间的跨越。留学则要求孩子们小小年纪独闯异国他乡。家长们至少应该明白:美国的孩子不比你的孩子聪明,但也不比你的孩子笨。人家十三四岁时就已经竭尽全力地拼,而且是在自己熟悉的文化和教育系统中用母语竞争,你的孩子不加倍努力,怎么可能赢?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一向主张:留学必须有四五年专心致志的准备时间,而且学得要比高考的学子更辛苦。
目前的国际学校,良莠不齐,标准混乱,许多在教育哲学上过于天真,难以取信于家长。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家长:先是满怀热情地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但一个学期下来,就发现“快乐教育”让孩子松懈得一塌糊涂,急忙又把孩子从国际学校拉出来,回到公立学校的轨道。但是,难道孩子不是已经决定出国了吗?家长表示无奈,担心国际学校的松散无法为孩子做好留学的准备,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但是,回到公立体制内,痛苦也不轻。就我个人接触的案例看,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十三四岁就已经决定出国,家长也估量了自己的经济能力,全力支持。这些学生如果能够从此时就开始全神贯注地准备,未来会相当成功。可惜,此时他们正处于中考[微博]前夜。而中考又是高考指挥棒下教育体制的重要关口。这就逼着这些孩子一遍一遍地刷题,把留学所急需的知识训练弃之一旁。哪怕是学生本人和家长都明白,从留学的角度看,这样干是白白浪费时间,但事关能否上个好高中,谁也不敢大意。
进了高中,年龄已经十五六岁,留学迫在眉睫。据我所知,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条件非常好的高中,要求学生一入学就分轨,甚至要求家长和学校签约:要么走高考轨,要么走留学轨。走留学轨的国际班,则是由几乎“原装”的美国老师团队执教。这种模式,相对比较成功。可惜,大部分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如此清晰的战略。哪怕是一些非常有名的高中,还是先文理分班,然后再分高考班、国际班。学生们到了高年级才定向。这时发现自己只剩下准备考试的时间了。(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