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毕业生已达7000万 一次就业率超七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3 11:24 东方网-文汇报 | |||||||||
本报讯 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如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昨天发布的“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主要成就显示,我国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2004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毕业生达到7000万左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2004年“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6%和94.1%,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成人识字率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2004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2000多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33万人、在学研究生82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4倍和2.7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以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基本解决 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这一系列措施使得素质教育实施取得进展,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五”期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民办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达1769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和普通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在校生达到134.5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由1. 3%提高到了10%以上,初步形成了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同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投入力度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普通高校积极利用金融、信贷筹措经费,民间投入逐年增加,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和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经费使用效益稳步提高。2004年全国预算内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4200多亿元,是2000年的1.7倍,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增加,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