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王志仁(经济学者)
对于500万名即将于六月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今年是就业情势很严峻的一年。这当中有一部分人决定继续读研,暂时不用面对这个压力。但是多数选择投入工作的毕业生,则要花比前几届师兄师姐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
所谓更长,可能是三、四个月,也可能是半年以上。在目前公布的2500万失业人口中,还没有算上他们,但再过几个月就要纳入统计数字中。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则被迫面临现实。培养一位大学生,从家庭到整个社会,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如果不能人尽其才,是很可怕的资源浪费。
我昨晚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担任嘉宾,整个内容围绕大学生如何增加就业竞争力,探讨两个问题:学校该多做些什么,让学生更有竞争力?学生在校时该多做些什么,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在学校方面,我认为首先是加强和企业的联系。这包含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邀请企业家和知名企业高管到校内演讲,交流经验,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企业运作,也让企业有机会认识学生,再往下就有可能促成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目前的实习机会大多是学生自己找的,学校应该更主动一些。许多大学都有办EMBA班或短期课程,学生都是企业来的精英,他们背后的企业关系和资源,是学校现成可以开发利用的。
其次,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要更有弹性。关于大学教育是通才还是专才的讨论,行之有年,以目前知识汰换速度加快,更强调终身学习的趋势来看,大学该培养的是“学习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的能力,而不是学什么,因为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有九成几率在踏出校门七年后会过时。这就有赖于学校设计更多辅修、双学位和选修课程,鼓励跨学院和跨学门的学习,培养更多元的学习兴趣。如果对某一学科有特定兴趣,可以放在研究所课程再深入。
在学生方面,首先是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当大学教育转型为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时,要能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精通一种甚至两种外国语已是必需。当“全球化”和“国际化”已成为企业朗朗上口的词汇,竞争和市场更是不分国界时,能够听说读写多种语言,最好是能对语言背后的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自然就是一种优势。表达能力包含了能把事情说清楚,把它写清楚,上台报告有条理,这对使用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一代来说,是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次,是动手实做能力。碰到问题能否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提解决方案。除了选课上课之外,应该把握机会主动找老师做项目,参与一个计划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如有机会到企业实习,更应争取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中。许多在大学期间或者一毕业就创业的人,胆识就来自不断动手实做所累积。
当然,大学存在的目的不是就业培训中心,学生读大学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找工作。但是,大学和大学生也不可能与社会脱节,他们的经费来自社会,就业也要进入社会。了解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对应变化,在校园内和学生心中做出调整,形成良性互动。如果能促成这件事,或许这一波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不全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