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应聘销售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外地来沪求职的大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早报助毕业生求职的“助跑2009”活动仍在进行。早报记者发现,在一些获得面试机会的学生中,相较本地大学生,外地大学生的求职意愿更为迫切。
51JOB职场首席顾问冯丽娟分析说,外地大学生给自己的定位通常非常明确,他们就是要来上海“拼”的,而本地大学生则更多处在父母和亲友的“工作评估”包围中。
做销售外地人越来越多
冯丽娟具体分析说,以往在房地产公司从事销售的员工中,很多都是上海本地人。但是近年来,在一些销售岗位工作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在房地产行业尤为明显。
“其实,对于销售这一行业来说,本地人肯定更具备优势,工作起来也会很快拓展新的局面。”冯丽娟说。那为什么做销售的本地人越来越少呢?原因之一就是外地来沪求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其自身定位也往往很准确,愿意从最基层做起,从相对工作压力较大的销售做起。相反,本地学生因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工作的要求更高。
冯丽娟建议说,大学生先有份工作很重要,在工作最初几年能积累大量的实际经验,也就能更容易从基层脱颖而出,进入企业的管理团队。特别是销售人员,如果做出了成绩,就会掌握着一定话语权,从而更容易得到提升。
毕业生最需要踏实苦干
上海茂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孙先生也担忧地说,现在部分大学生求职时总想找工作轻松又收入丰厚的,“可这是很不现实的,他们现在最需要踏实苦干的精神。”
孙先生还建议一些学生家长:“不要帮着孩子在求职上挑三拣四的。”在刚刚结束的一次招聘中,孙先生发现,一些大学生“挑挑拣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大程度上深受着他们父母的影响,“尽管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千万别一直把孩子掖在自己的翅膀下。”
“对新员工要求并不高”
前天,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表示,从供求情况看,毕业生如果“不挑不拣”,能够保证他们实现全部就业。
茂大国际贸易的孙先生昨日告诉早报记者,他非常赞同大学生找工作时尽量不要去挑挑拣拣,因为先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
在昨天联系早报要求与毕业生面谈的企业中,大多数都表示,虽然目前经济形势严峻,但也是储备人才的大好时机。而部分大学生找工作的态度也很积极,在早报上看到适合的公司后,立即致电早报询问相关信息。
孙先生说,公司对于新工作的员工,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人品好,悟性好,肯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