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就业形势面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愿望也在不断上升。《中国青年报》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被调查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如果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的话,另一组数据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在2008年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会的一项调查中,6成的大学生有自主创业愿望,然而相关统计却显示,去年我国许多省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还不到1%。
心很热,手很凉,愿望大于行动,也许是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最好概括。造成如此尴尬局面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大学生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创业的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大学的培养体制也是难辞其咎。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日益凸显。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就曾呼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提出大学应帮助学生实现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历证书,一本是职业资格证书,一本是创业教育证书。遗憾的是,这一理念并未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有效体现。
首先是大学教育的封闭。不同于很多国家的弹性学分制,我们的大学生上学期间大都被封闭于校园里,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学分,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业时间。这无疑剥夺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导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匮乏。
再就是创业教育的缺位。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能与谋生课程,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即使有个别开设者,也大都没有系统的教材与教学活动,且大部分从业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和创业实践,学校提供给他们的教学经费也不足以支持正常的创业实践与教学活动。
大学在如此一无教育背景和相关培训,二不接触社会不了解创业的状态下投入创业,无异于瞎子摸象,成功的概率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愿景大,行动少,与其说是大学生的理性,还不如说是他们的无奈与悲哀。
资料显示,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高达20%-30%。这种创业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创业教育。美国的创业教育早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不仅如此,高校还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外部联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环境。
可是,反观我们的大学教育,学生在学校里学到和得到的,除了读书、考试,就是再读书、再考试。对创业缺乏常识性了解和基本的技能教育。
权威统计显示,一个人成功创业一年以上,可以带动5人甚至更多人就业。假如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率能达到10%,每年就会有5、6十万大学生就业,且带动2、3百万人落实工作,这将对缓解就业难作用非凡。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未来和前途的规划者,我们的大学不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