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调显示:求职大学生第一收获并非饭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 10:14   中国青年报
民调显示:求职大学生第一收获并非饭碗(图)
制图:杨大昕

  毕业两个月还没找到工作。2008年9月6日,武汉大学2008届毕业生刘飞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上海。路上,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证券、理财、金融。10月13日,他签下了第一份工作,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做业务员,底薪1700元。在他看来,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低,但有看得见的前景,让人觉得踏实。

  而问起找工作的收获,他脱口而出——“脸皮厚了,能与人打交道了!”

  经过找工作的过程,大学生会收获什么?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国31个省、区、市357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1.8%的人首肯交际能力,78.7%的人认为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70.1%的人认为是“遇到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有61.1%的人说收获了“在困难面前选择微笑的精神”。

没找到工作的日子里,有哪些事可以做?

大学生们积极选择变通、充电和继续奋斗

  这段时间刘飞一直在准备3月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这也是他最后悔的一件事,“当初在学校里怎么不知道要考”。

  大四下一学期,3个人一动不动盯着3台电脑,是寝室里的惯常景象。每天上午10点起床,一直玩到深夜12点。等到大四结束的时候,刘飞的身体“风一吹就倒”,因为他“虽然在玩,但是没找到工作,心理压力还是很大。”

  寒假的时候,北京某高校国际关系学院2009届研究生赵晖,一直挨到腊月二十六,才灰溜溜地回到家。此前他就整天待在宿舍里疯狂地投简历、玩游戏、看电视剧,就是不愿意出门。

  回家见到父母,他感到温暖踏实了很多。除夕夜,听着外面家家户户的爆竹声,赵晖自己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新的一年了,工作总是会有的。等待中一定不能丢了自己。”现在,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投简历,参加招聘会,可电视剧看得少了。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学日语、踢球。

  没找到工作的日子里,有哪些事可以做?调查中,67.8%的人选择做兼职,接下来依次是:实习(50.5%)、投简历(48.0%)、打工挣钱(45.1%)、进修(32.6%)。此外,28.9%的人选择了对大学生活进行反思;17.5%的人参加运动健身;13.5%的人选择互相拥抱鼓劲;11.5%的人会上网写博客或发帖子。

  作为2008年毕业的“往届生”,陈慧博至今还在寻寻觅觅。最近,他在简历上又添了这样一笔,“如果有幸被贵公司录取,至少会为公司服务5年。”年后,他再次回到了一年前开始找工作的起点,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所在地西安,和一个同学一块找工作。“同学的要求已经变得很低,能找到800+的工作就满意了。”所谓800+,就是800元底薪加提成。“我不干。我要追求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

  陈慧博计划在西安待20天,不行就转道上海。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态:“失败,成功,失败,成功,现在这一步也算是失败,人生大起大落也就是这样子了。想开了,没有什么怕的。”

  调查显示,找工作的过程中,42.5%的人收获了“对大学生活的反思”,32.0%的人收获了“超越自我的意识”。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殷俊海说,找工作的过程,可以学会怎样和人打交道,学会怎样独立作决策。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发现的过程,找到自己的内心追求,也许这是比一份工作更重要的东西。

  本次调查显示,84.5%的人认为对大学生来说,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挺过去了就会让自己更坚强。56.3%的人相信,找到工作并不是赢家,真正的赢家应该是在这个冬天里战胜了自我的人。

谁最应该给毕业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民意认同从我做起帮助身边找工作的人

  “结果虽然不理想,但这一年的收获比前三年的加起来还要多。它打开了一扇窗,我看到了社会的冷漠,也遇到了很多好人。”这段漂着的日子,陈慧博基本走到哪吃到哪,总能交上朋友。一个哥们儿是面试时认识的,后来去了重庆移动,经常给他发招聘信息。还有一个服装店老板,陈慧博原先是打算和朋友一起转下他的店,因为价格原因没谈成。那老板还特意在电话里问他的情况,说“我觉得你是个人才,跟着我干吧!”这事让他开心了很久,因为“好久没被人夸过了”。

  谁最应该给毕业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公众的选择如下:政府(71.8%)、社会组织(58.1%)、企业(55.8%)、学校(44.4%)、家长(30.3%)、老师(24.6%)、师兄师姐(20.9%)。还有37.0%的人选择了“所有人都可以”。

  对还奔波在找工作途中的毕业生,65.3%的人表示要给他们鼓励、打气,62.2%的人希望作为过来人提供一些经验,52.7%的人会提醒他们注意一些求职陷阱,52.5%的人表示会留心周围的招聘信息,还有37.5%的人要帮他们出谋划策想出路。

  赵晖说,要说现在最需要什么,其实不是信息,也不是金钱,而是理解和关爱。烦闷的时候能有一个人听你诉苦,帮你解闷,给你自信,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调查中,54.8%的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大学生最需要的实际上是心理上的支持。42.4%的人认为这个时候应该集合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来帮助未就业的毕业生。35.1%的人相信,只要社会释放最大的善意,就一定能帮毕业生渡过眼前的难关。

  中国人民大学2007级法学院研究生孙琳在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就和北京某报社签了就业协议。“相比我的同学,我是幸运的。求职的路上,我最大的感动就是来自别人的帮助。”她说,“我深深地知道还没找到工作的同学现在最需要什么,那就是有人能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点建议,一个善意的提醒,甚至是一个信任的微笑,就足以支撑他们走过这段黎明前的日子。”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求职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