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显示:“二本”就业率不如“三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11:57   中国青年报

  虽然已加入“保研族”,南开大学应届毕业生马宝鹏还是对找工作产生了好奇。这名在学院团委担任“就业助理”的大学生很想知道,传说中的金融危机,离同学们到底有多远?

  过去的两个多月里,马宝鹏和5名南开学生到天津14所大学开展调查,完成了一份64页、4万余字的《金融危机下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在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家周立群的指导下,学生们还将调查报告送到了天津市领导的办公桌上。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课题组由马宝鹏、赵昕达、米坤义、王琳卡、杜德瑞、郝博渊6名同学组成,他们来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均为三、四年级本科生。

就业难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问卷调查是在2008年12月中旬开展的。

  南开大学课题组向当地14所学校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发放了1240份抽样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31份,有效率为 83.15%。

  为了反映问题更加全面,他们从各类院校和各个专业选取的样本比例,均符合这一届学生当初的招生分布情况。

  其中,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即俗称的“一本”,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城建学院、天津农学院是普通院校,即“二本”,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属于独立学院,即“三本”。

  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在金融危机前的毕业规划、金融危机对就业预期的影响等。

  截至2008年12月,受访者中有6.98%的学生已经保研,考研的占27.93%,考公务员的占8.24%,准备出国的占7.08%,找工作的占43.26%,创业的占5.43%,其他去向的为1.07%。

  课题组将就业学生分为“已签约”、“未签约”、“未找到工作”3类,一是已与用人单位签约,二是得到用人单位的接收意向,但尚未签约,三是尚未得到任何用人单位的接收意向。

  截至调查时,446个就业学生中“已签约”25人,占5.61%,“未签约”55人,占12.33%,“未找到工作”的有366人,占82.06%。在这些学生中,就业难已经成为共识,93.94%的人认为找工作“非常困难”、“比较困难”或“一般困难”。

  而在就业困难原因的调查中,被认为最多的依次是“金融危机影响”(64.35%),“毕业生人数太多”(63.23%)、“所学专业受限”(33.86%)、“就业信息不足”(31.61%)、“个人能力限制”(28.48%)、“其他原因”(2.24%)。

  课题组认为,由此可见毕业生人数太多使得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以及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缩减用人计划,是学生眼中导致就业困难的普遍原因。将“毕业生太多”和“金融危机影响”列为最主要原因的,分别占32.29%和32.06%。

  根据调查,经济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就业方向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因而这些学科的学生普遍认为就业难的罪魁祸首是金融危机。其他学科的学生则由于就业方向等原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

不再有人期待5000元以上月薪

  课题组发现,金融危机之后,改变毕业规划的学生有186人,占保研学生之外人数的19.40%,平均每5个人就有1个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做出了改变。

  这些同学中,除了家庭或同学朋友影响、个人兴趣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改变外,选择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改变毕业规划的比例最多,达到53.48%,并有45.99%的学生把金融危机作为他们规划改变的头号原因。

  金融危机爆发后,学生中考研的比例增加了2.92%,打算出国的比例减少了1.46%,自己创业的比例减少了1.35%。考公务员和有其他打算的比例略有增加,而找工作的比例只是略有降低。

  马宝鹏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地对待金融危机对毕业规划的影响,并且在心理上较好地承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金融危机客观上仍然迫使部分学生改变了毕业规划。

  就业学生中认为金融危机“非常影响”工作预期的占19.73%,“比较影响”的占35.87%,“一般影响”的占26.91%,“影响较小”的占13.45%,“完全没影响”的占0.45%,“不清楚”的占1.79%。也就是说,超半数学生的就业预期因金融危机做了较大调整。

  马宝鹏对记者说,找工作主要考虑单位类型、工作地区、薪酬情况、其他待遇等方面,因此课题组从这4方面设计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56.50%的学生调低了自己对薪酬情况的预期,42.15%的学生调低了单位类型预期,42.15%的学生调低了其他待遇预期,24.89%的学生调低了工作地区预期,50.45%的学生调低了总体预期。

  改变最明显的是薪酬方面。“未找到工作”的学生里,金融危机前4.37%的人预期月薪在1000元以下,32.79%的人预期月薪为1001~2000元,48.09%的人预期月薪为2001~3000元,11.20%的人预期月薪为3001~4000元,2.19%的人预期月薪为 4001~5000元,0.55%的人预期月薪在5001元以上。

  金融风暴后,他们的预期也随之缩水。预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增加到了9.84%, 1001~2000元之间的增加到61.75%,2001~ 3000元之间的降为22.95%,3001~4000元的降为3.83%,4001~5000元降为0.55%,期待5001元以上的,则一个也没有了。

  有45.63%的“未找到工作”的学生表示金融危机之后对于单位类型的预期降低了。外资企业原本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相比,是最受他们欢迎的单位类型,但金融危机之后选择外企的比例由45.63%下降到29.23%,由最高降到为最低。偏好民企的比例,则由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30.33%增长至40.98%,由最低升为最高。

  课题组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希望选择竞争相对小一些的招聘企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外资企业在待遇以及未来发展上的吸引力下降。

  “就业预期变化,在危机前后有个曲线特别有意思,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金融危机后慢慢调整预期,调整到了跟已找到工作但还没签约的人一样的水平。”马宝鹏对记者分析。

  南开学生的调查报告中,3幅“不同签约情况学生月薪预期比较”曲线图对比鲜明。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签约”、“未签约”、“未找到工作”3类学生的预期月薪曲线走势大致相同,都有超过40%的学生期望月薪在2001~3000元之间,比例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或减少而逐渐递减。

  而在比较“已签约”和“未签约”这两类已找到工作的学生时,曲线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签约”学生实际月薪大多分布在 2001~2000元和2001~3000 元之间,“未签约”学生的曲线更加陡峭,有接近60%的人将拿到的实际月薪是1001~2000元。

  马宝鹏说:“也就是说,没找到工作的这些人的预期,已经降到了市场实际水平,已经接近了心理预期的底线了。这有利于他们找到一份工作,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二本”就业率暂时不敌“三本”

  马宝鹏还告诉记者,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二本”院校的就业率反而低于“三本”院校。

  根据2008年12月中旬的调查,重点大学中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最高,“已签约”与“未签约”的学生达到了计划就业学生的35.29%,“二本”和“三本”则分别是12.70%和20.98%。

  事实上,根据调查,重点大学考研率高达33.14%,保研和出国的学生比例也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学校。独立学院找工作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创业比例相对较高,读研的比例极低。“二本”院校介于两者之间。“这也意味着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就业压力与竞争。”

  课题组发现,金融危机对各类学校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深度是不同的,对一般大学影响尤大。重点大学中,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就业预期影响“非常影响”或“比较影响”的学生仅有37.26%,其他全日制大学和独立学院的相应比例分别为53.96%和65.03%。他们认为,这是因为重点大学的学生自身素质较高,就业竞争力较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显得更加冷静和自信,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较高,就业预期也降低较小。

  为什么在这次调查中“二本”的就业率反而不敌“三本”?课题组走访了5所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在访谈中得知,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预期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就业,而且独立学院中家境较好的学生较多,家庭因素可以帮助一部分独立学院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课题组提醒说,相对而言,“二本”院校的学生就业处境最为艰难,陷入了“高学历、低就业率”的陷阱。而在全部本科毕业生中,“二本”院校毕业生人数最多,就业压力最大,其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就业形势,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果初始规划未能实现,超过40%的人选择找工作。这意味着,考研、出国、考公务员、创业失利的学生,将在2009年成为就业大军的新成员。课题组预测,2009年第一个待业高峰将出现在4月份。

  在写给天津市政府的报告中,南开大学学生课题组列出的毕业生对政府的主要诉求有:开辟就业通道,拓展创业空间;设立“学士后流动站”和“见习基地”,错开就业高峰期;为在中小城镇、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为未找到工作的学生提供有效救助服务。

  他们开门见山写了一段概括性说明:“本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毕业生能够理性调整就业规划,但就业待遇预期已接近心理底线,信心恐慌开始出现。待业高峰将出现在4月份。伴随毕业倒计时,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心理防线极易崩溃,若大批毕业生闲置,极易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大学生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