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顺应就业形势 大学生重塑就业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10:57   红网

  近5000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该校汽车等热门专业不再“皇帝女儿不愁嫁”,不过为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北理工还是拒绝前台接待等和学校档次不相符合的岗位。“尽管就业形势比往年恶劣,但我们还是拒绝了一些与学校档次不太相称的岗位。”北理工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最终我们没让他们进入招聘会现场,那会对学生的信心造成很大的打击。”他说,企业招聘本科生当前台的事过去在新闻中听到过,没想到还真就发生在自己身边。(3月4日《北京晨报》)

  就业难、大学生工作难找,已经是无须掩饰的现实。在不少大学生招聘会上,打出招聘“前台接待”、“服务员”等低端职位的企业越来越多。北理工可能是头一回享受此等“待遇”,显得有点激动,干脆拒绝招前台的企业入场,以捍卫“学生的信心”。

  拒招前台,大学生就有“信心”了吗?大学就“自信”了吗?有点自欺欺人。低端工作之所以走进大学,说明有需求,这是由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了所谓的“信心”抗拒市场的选择,是为不智。还是让市场的归市场、“信心”的归“信心”吧,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盲目的自信,自信过头就是自大,难免在现实面前碰壁。

  大学毕业生最紧迫的需求,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而非一个“有面子的工作”。前台等岗位并不低人一等,无须为之叹息。很多高端人才,其实也是从最普通、最基层的岗位干起来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很多时候,基层的锻炼对一个职场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招前台的企业拒之门外,不屑于让学生接触所谓的低端工作,大学的用心可谓良苦。可是,如果学生找不到高端工作,他们能坚持多久?是吃饭重要,还是面子重要?信心并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信心来自自信,更来自良好的心理状态。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因势而变、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信心”。

  拒招前台,大学就“自信”了吗?未必。这其实正是不自信的表现,无助于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变,也无法提升学生的“信心”。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和学生最需要的,都是正视现实、放下身段,以更务实、更坚强的心态去应对现实的挑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