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虽然截至3月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大多数毕业生仍没有找到“婆家”。但记者在3月21日~22日的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的“本科研究生文科、理工科专场招聘会”上发现,到场人数与前几场过万相去甚远。大学生找工不到现场,又是如何找工的呢?
记者逛招聘会
现场派:屡败屡战
参加第一场招聘会 在文科专场招聘会上,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吕同学,参加了她人生的第一场招聘会。“因为之前一直在实习,也就没有参加招聘会。”虽然离正式毕业只剩下3个月,但她说:“我并不焦急。”她认为能否找到工作是因个人能力而定的,她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而且她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份工资在温饱线上的工作就可以了。
参加好几场招聘会 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曾同学,已经跑了好几场招聘会:但“今年可供选择的单位很少”。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很想留在学校工作,因为应聘企业的法律专员等相关职位时,总遭到性别歧视;而一些中小企业则偏向招收本科生。她曾去应聘一家中型企业的法律专员,但面试官称“只要本科生”。当她提出要3000元月薪(不包吃、住)时,公司还是表示“太高了”。
参加10多场招聘会 华南师范大学应届研究生叶辉华说,他到目前为止已经参加了10多场招聘会。学院共有56名同学,到现在找到工作的还不到10%。他坦言,“找工作期间人变得非常紧张,有时半夜里还会惊醒。”
网投派:谨防受骗
偏向网投 行政管理专业的林同学抱怨:“在招聘会上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才能投出一份简历。”现在,她与班里的同学都偏向于网投。不过,对于在网上招聘的单位真实性,她说要提高警惕。据她的经验,能在网上具体找到公司地址的,可以前去面试;到了具体地点,应多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是否有异常。“前不久到一家单位面试,发现是在一个住宅小区里,而公司招牌与网上的名称有所出入,我就不敢上去,最后还是打道回府了。”
频频网投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朱文娟是广东人,过年后才回到广州找工作。新闻专业出身的她,站在广东电视台《创业财富》单位的应聘队伍里,她想应聘晚会策划这个岗位。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她表示:“急也急不来。”另外,她也频频在网上投简历,增加面试机会。
网投百份 华南农业大学经贸专业的曾文婷到中午11时许才进场。她说:“刚开始跑招聘会,非常积极,都是一大早就去。但现在一般都是趁着中午人比较少才过来看看。”她目前以网投找工为主,“投了100多份,已经接到10多家单位的面试通知。”她基本上都去面试了,有几家单位也有意向与她签约,但她觉得还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