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职场故事:80后司马他职场守则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 14:08   新京报

  Smart,企业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和员工的绩效目标的原则。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A-Achievement(可完成)、R-Realistic(现实的)、T-Time bond(时间段)。近日,80后职场人以Smart为基础的另类生存法则在网络迅速蹿红,被大批同龄网友奉为经典,拥护者被称为“司马他”或“司马TA”。司马他一族坚信,职场之路只有从智慧出发,坚守Smart原则才能大获全胜。

  职场司马他一族的特征:

  80后白领,受过高等教育,睿智,时尚,内敛等。其具备的核心素质为:智在职场,我本聪明。这一法则强调行走职场要基于现实,未雨绸缪,在短时间内达成具体的目标。

  表现1 潜心研究风水、星学

  兰馨,女,84年生人,传媒公司文秘,入职3年

  兰馨是一家规模只有30人的小公司的文秘,都说“大公司做事,小公司做人”。作为文秘,兰馨很懂得工作的关键,她采取的做法是潜心研究“星座学”。白羊和水瓶如何相处,天枰和双子到底谁在职场更难对付?狮子座的老板有什么软肋?

  兰馨认为,星座学很多时候还是“很准的”。比如她深知狮子座老板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遇事总会顺着狮子上司“毛”摸。有什么不满,也总是选他心情好时用谦卑的口吻告诉他。时间一长,上司觉得兰馨很贴心。

  对于职场角斗高手魔羯座,兰馨的做法是敬而远之。她的星相学说这样分析摩羯座:表面上和和气气很谦逊,其实说不定就已经安排人手私底下准备要除掉你了。所以,兰馨一旦看到员工资料上的出生日期在10月24日到11月23日之间的,就会提高警惕。

  点评 别给人“贴标签”

  文秘是个入门简单深入困难的行业,愿意花力气研究如何顺应老板和同事的脾气处事,这一点本身值得支持。但星座就12个,血型有3大种,风水学星象学各自都是一门极复杂的体系,目前还没有任何人被科学地用任何数学模型评估为“大师”。此外,每个人都是各具特色的,老板升迁的路途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分析出来的。所以,听信所谓“风水星象专家”,只从这方面入手容易走偏,一旦养成给别人“贴标签”的毛病,越研究给自己的心理暗示会越大。

  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饭碗越危险

  解读:对老员工来说,上司忙而你不忙,说明你和上司都有问题。大概是你不肯努力工作,而上司过于善良或不会管理员工,你的饭碗的确有危险。但对于新员工,很可能是你不会工作,这时态度很重要。就算上司忙得四脚朝天,没空教你,你也应该主动去观察、揣摩、学习,哪怕从复印、打字、文件整理、甚至帮忙买盒饭开始。当然,做上司的也不要过于身先士卒,如果长期都是上司忙而员工不忙,结果必然是上司和员工的饭碗都危险。

  扬长避短胜于取长补短

  解读: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同样重要。扬长避短是发挥长处,取长补短是学习他人的长处。即使是做技术工作,也是需要团队合作,有时候甚至是全球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也不只是面对面的口头交往,也包括通过电话、互联网形式沟通。只要不是残疾人,就不存在“器质性”的交往能力低下症,大多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的帮助而获得改善的。不必担心“补短”会影响“扬长”。

  要懂得如何让BOSS满意。只要明白BOSS所要的就是需求———结果,就是这么简单和实用。

  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你也许想不通人为什么要上班,但所有的消费指数都会让你想通

  守则 职场八卦不可少

  解读:办公室外的八卦,不必太过拘谨。日本有的公司甚至老板出钱设立“出气室”,放几个老板的橡胶假体,供压抑中的员工暴打解气。当然,员工进出这屋子时,千万别让老板看见。职场八卦不可以太多,也不可以没有。当你周围都是俗人时,你也别太高雅,否则,你就被贴上了个“另类”的标签。

  点评:况杰,北京普汇创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表现点评:董一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舒煜,HiAll求职社区创始人,职业指导专家。

  刘丽娜,女,85年生人,软件公司销售,入职1年

  初入职场,刘丽娜就显得比同龄人成熟。她说,这要归功于书上、网上、师兄师姐传授的职场守则。她把这些箴言融会贯通,无论是与同事还是客户交往,都能派上用场。

  比如有一条“发挥性别优势解决问题”,刘丽娜说,虽然职场不是情场,但女人若是足够聪明,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性别能帮上大忙。

  “比如明白进退之道,懂得尊重身边的男同事———特别是尊重男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然后,再以退为攻,求得实际效果。”刘丽娜说,用这种方法,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让男人觉得是他们占了上风。

  点评 职场守则更要悟

  善于演绎的人容易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善于总结的人才能从复杂的事情中找出简单的规律。“低调做员工,高调做工作”、“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饭碗越危险”。这些职场守则由80后说给80后听,远比职场老妖精们念叨更出效果。

  但从来都是道理容易,执行难。悟不透规则的人只能就事论事,下次碰到同样的事仍然会迷惘。比如性别优势问题,在初入职场可能管用,但这并不是屡试不爽的利器。

  蔡鹏,男,81年生人,投资公司顾问,入职5年

  蔡鹏已经是公司资深员工,仍感觉永无出头之日。做不完的案子,加不完的班,他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积极抵抗,变成了现在的平静接受。蔡鹏感觉,工作几年,最大的收获不是业务有多熟练了,而是职场心态平静了。

  当然,任何压抑都要发泄。和很多司马他一族一样,蔡鹏很擅于自嘲。经常把流行的段子挂在嘴边:“电视上演的并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是每个人都要离开咖啡厅去上班。”“美特斯邦威,不加寻常班;特步,加班,死一般的感觉;百事,加班无极限;农夫山泉,加了有点烦。”这话倒是给周围的朋友、同事带来了快乐。蔡鹏说,职场中偶尔自嘲,有利身心。

  点评 做阿Q久了难以提升

  自嘲是幽默的高级形态之一。在困难中发现幽默,困难就显得没那么有难度了。小蔡能在强手如云的投资公司里混满5年,确实靠他练就的“忍”字诀和自嘲背后的默默坚守。有人说60后和70后是被当“大人”养大的,从小就被用成人社会的标准教育要求;80后90后是被当作“孩子”养大的。但做阿Q久了,会永远被人们看成“小蔡”而难以获得更上一层的提升。

  司马他一族的原则是:要巧妙制定策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还要避免无谓的损失。对他们来说,行事以勇,不如成事以智;胸怀以直,尚要处世以曲。“work hard”不如“work smart”,职场游戏规则是要避免两败俱伤。

  在白领活跃的休闲频道,以及SNS网站上,司马他一族还发起司马他指数投票、办公室风水帖,十二星座讨好老板帖等趣味性职场话题,网络剧《司马TA》也在网站上热播。

  此外,网友创作的“蓝精灵版司马他之歌”也获得了颇高的点击率。“在那都市里面高楼里面有一群司马他,他们聪明又努力,他们勤奋又上进,他们忙忙碌碌奔波在那职场生活里,他们睿智勇敢永不退避。”职场人士对“司马他”的追捧,表达了80后群体在工作压力下,对轻松应对职场问题的期待。

  职场女声

  工作永远是配角,我基本上属于享乐一族。我没有用来老奸巨猾的头脑和心机,也没有雄厚的家底。现实就是现实,希望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能有贵人帮忙,这有点司马他精神。

  ——唯唯,女,90后大学生

  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嫁人就嫁经济适用男,我觉得嫁人应该嫁像司马他这样的极品经济适用男,比经济适用男顾家的没他们有钱,比他们有钱的没他们顾家。

  ——秋风,女,80后网友

  司马TA语录

  西行路上,无论你是悟空还是八戒,都只是团队里的一个螺丝钉。

  自省和换位思考,是职场交际的秘诀。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上班其实就是一场有产阶级看着无产阶级拼死决斗的战役,而奋战后舔舐伤口的场景将沦为不专业的表现。

  职场男声

  说实话,80后的工作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不虚心学习,总以为自己是老大,还不思改进,合作意识太差,缺点太多了。真不是80后惹了谁,而是80后自己该反省了。光靠总结守则是没有用的,投机取巧、儿戏职场,到头来只会害了你们自己。———杨洋,某房地产公司行政总监,70后

  网上总结的司马他守则挺实际的,我想对现在职场中身居要职的高管们说,别忘了你们刚进入社会时的情形,你们不也是被前辈们指点着一路走过来的吗?为什么对80后、90后只有批评却吝啬帮助呢?

  ——王剑国,某传媒公司实习生,90后

  专家分析:80后开始对职业生活反省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我看到80后进入职场虽然走得摇摇晃晃,但毕竟站住了脚跟,其中不乏佼佼者。然而“80后”对职场的认知和表现,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仍有距离,对素质标准的判断和用人单位也不够对接。大部分80后认为,虽然自己对工作发展有较强的把握能力,但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综合素质不够高等现象。同时,80后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独立性和工作责任感普遍受到认可。

  司马他的流行反映了80后对自身职业生涯和生存状态的反省与重视,其中一些自嘲式的语言、精辟幽默的总结带有很强的80后特色,他们在职场中还属于草根位置,这种调侃也是一种职场草根文化的体现。社会应该给80后职场人以肯定和宽容及更多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辩证地看司马他

  姚裕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职场白领普遍工作压力增大,如何保住职位成为每天必修的课题,这类职场危机感深重的人群中,大部分是刚入职五年以内的职场新人,以“80后”为主。

  司马他一族的“语录”听起来符合很多80后举重若轻的处世方式。仔细看也有很多是源自他们的职场积累的智慧或小聪明,值得玩味。

  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司马他“精神”。其中,鼓励职场新人“不抛弃不放弃”、“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等法则是积极可取的,还有一些诸如“踏实和耐力不如会看老板眼色”之类的“厚黑学”其实并不适合初涉职场的新人。因此,司马他一说更适合作为茶余饭后的娱乐素材,而非“圣经”、“指南”。

  HR态度 企业不喜欢“司马他”

  王雯娟,达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职场中的80后的主要问题有:一是80后中有一部分人特别优秀,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渴望成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态度消极,受不了批评,跳槽是家常便饭;二是他们普遍自我评价很高,但缺乏沟通意识和能力;三是很多80后喜欢攀比,导致心理有些失衡。企业其实不希望80后员工过多热衷于研究司马他守则之类的旁门左道,更希望看到他们遵守《员工守则》,了解自己的岗位需求和职责所在。与其花那么多心思去琢磨老板在想什么,不如做好本职工作。

  职场技巧影响不了基本面

  董振宇,白领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80后群体,尤其是85后的特质是以个人为中心,爱争论,工作随意,但这个群体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思路转换快。这些性格特质与主流文化不符,必须通过一些技巧来粉饰,所以司马他的一些守则在职场是必要的,比如管理工作,遇到不满时如何用技巧解决。

  但技巧影响不了基本面,研究过度会偏离工作核心。如果有更大发展,还需要有真本事。比如我们的各个店,业绩都有排名。总之,司马他的职场技巧是必要的,但并非全部。

  段东,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特聘专家

  SMART准则再次被提出,是因为经济危机带来职场危机。这个准则的风靡从根本上说,是企业从内部松散的素质要求,变成职业化要求的希望更迫切了。同时也表明80后乃至90后的几个困惑。

  SMART是方法论和基本技巧,是变成职业化人才和长期竞争力人才需要掌握的。但现在的司马他让SMART的内涵有了变化,多了层投机取巧的小伎俩。

  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压力下轻松调侃的一种方式,也隐藏着智慧。与上代人为事业可牺牲生活不同,80后更强调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为工作放弃生活,不符合80后的准则。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职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