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漂族”写真:毕业了 我们不离开校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15:53   新华网
“校漂族”写真:毕业了我们不离开校园(图)
“校漂族”尴尬的临界生活

  随着暑假的来临,611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他们中间有的人失去学生的身分,却不肯离开校园,没有固定职业,在学校附近租房过起漂泊的生活,他们被称为“校漂族”。记者近日走近重庆、北京、武汉等地的“校漂族”,零距离接触校漂生活。

  尴尬的临界生活

  “从今天起开始准备,别人毕业,我从头来。”今年大学毕业的刘思洋决定加入校漂一族后,便改了QQ签名,带着些壮志豪情,又流露出丝丝无奈。

  老家在四川的刘思洋是北京大学艺术系的学生,今年报考北大广告专业研究生失败后,就开始了“漂”的生活:早上6点多起床,乘约20分钟的公交到学校,在学校吃过早餐,就直奔自习室或图书馆,晚上8点再回到住处,看会儿书,睡觉。

  “艺术系的毕业生就业太难了,希望考研换个专业,为日后就业做好准备。”刘思洋说。自己在生活作息和自理上并不适合马上进入社会,学校有学习的氛围,比家和社会更适合学习,食堂卫生且实惠,图书馆资源丰富、联系老教授、同学方便、考研信息齐全……基于以上考虑,刘思洋毅然决定再次背井离乡,远赴北京校漂。

  和刘思洋租房、共同校漂的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王中要,留学美国失败的他压力很大,“从大二开始我就为留学做准备,花了不少钱,失败了觉得对不起父母,但之前也没有找过工作,只想继续读书。”温州的父母心里希望他尝试例如找工作的其他道路,但王中要认为本来就业形势就不好,现在开始找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能再拼一年,留学成功,也不枉这么多年的努力。

  刚开始校漂,王中要感觉生活回到了原点,只是那一份情感再也不同了。“不再是学生,走在校园里都有这不再属于自己的感伤;没有进入社会,看着为生活而忙碌的人们,总把自己置身事外。”王中要说,以后总得有个选择,现在“漂”在校园和社会之间,只是无奈之举。

  与他们不同,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学院的符亮是个典型的“恋校派”。今年符亮考研并不顺利,被调剂到一个不太满意的大学。于是,家在安徽的他打算暑期留在重庆找工作,万一找不到也只好服从调剂。毕业后,他在彭罗湾租过一次房,但周边都是社会上的人,难以融入,于是,他回到学校,与朋友在校内合租了一间房。

  “每天,走在校园熟悉的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吃着食堂的饭菜,打着开水房的开水,就很安心。”符亮说,在重庆,我唯有在学校,才能找到归属感。

  符亮满意于这种生活,但也有些忧虑:找不到工作,在学校这样“漂”着成本太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月400元的房租,350元的生活费,加上暑期驾校培训费,平均要花费900多元。符亮称,不少考研、留学的校漂族还要报补习班,买资料,花费就更大了。为了少问家里要钱,符亮在回龙湾找了份家教,并在解放碑做周末促销兼职。同时也积极地寻找工作。

  “找工作很辛苦、机会渺茫,在外奔波之后,回到学校,又真的感受到学校的好。”符亮表示,如果经济上支持,想在学校再待几年。

  是为前途打拼,还是“温水青蛙”

  据了解,“校漂族”大体可以分成五类人群:一类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如意准备考研深造的;一类是等待签证结果,或准备签证的留学一族;一类是没有找到如意工作,留在学校附近,密切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准备再找工作的;一类是放弃就业在学校附近创业的创业族;还有一类是纯粹出于对母校的依赖,留恋校园生活,感受和回味单纯的象牙塔式的生活。但不管是哪一类,“校漂”都只是临时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校漂”这群已到了就业年龄还依然“啃老”的年轻人们,家长多持支持的态度,社会的包容度也较高。河北的齐女士说,“在重庆就读的儿子正为考研而校漂,儿子也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前途,现在就业压力大,孩子还小,多读几年书再出来工作会更好。儿子在学校附近居住,在校内学习,我们家长也放心。”

  “校漂很正常,尤其是考研落榜的,选择校漂的居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07级的李尧说,认识的很多师兄师姐都在校漂,一些人认为校漂占用资源而进行批评,这是人文关怀不够的表现。“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难处,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他说,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考研落榜的话,不排除加入校漂行列的可能。

  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辛文娟认为,“校漂”现象或多或少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对社会的排斥,他们希望生活在“温室”里,对校园产生强烈的依赖感,这也如同温水里的青蛙,当你觉得校园环境已经不适合生存下去时,想跳出去已经晚了。江西的龚女士认为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认识到考研并非是唯一出路。校漂一方面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占用了在校学生的资源,对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老校漂支招:为了不“漂”而“漂”

  曾经的校漂生活,成了一些“老校漂”们难忘的回忆,而当初的校漂岁月,带给他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有些人“漂”出了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有些人“漂”出了一个全新的事业,而有些人则“漂”出了辛酸和失望。面对新一批的校漂族,“老校漂”道出中肯的建议。

  赵晓明是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3级学生,毕业后,他并没有急着就业。校园优越的环境加上巨大的创业潜力,让他开始了摸索校园创业的校漂生活。他在校内租房,但是绝大多数时间,他还是忙碌在校园里的一个报亭内。在这里,他买了第一台打印机,为学生提供打印复印服务。之后,他不断扩大规模、成立创业团队,并积极创新,开通“易贝特”在线打印业务。两年来,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热心的服务,赵晓明已经赢得了学校大多数学生客户,成立的团队成为学校十大重点创业团队之一。

  赵晓明表示,在校园创业的校漂族,有着在社会上创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合适经济的创业成本、单纯的学生服务对象,大量的校园创业扶持政策等。但他也建议:“校漂族,无论是考研、创业,还是再就业,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可行的计划,否则漂不出理想的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的姜磊在上海交通大学BBS“饮水思源”上贴出了自己的校漂经历--他是电气工程学院04级学生,大三起便决心考本专业的研,但因重视不够,未做足准备,第一年考研以失败告终。迷惘的他开始做毕业设计,找工作,但当他收到上海电力的Offer时,他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最终在考研和工作之间,他选择了留在学校附近准备考研。

  有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姜磊从7月27日开始,便着手复习。根据去年的分数线,他定下了每门学科的目标分数,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归纳BBS考研精华区帖子中所有的有效信息,早起背单词、做习题、阅读书籍,每天,姜磊都保持了10多个小时的自修时间。就这样,在食堂、住地、教室,简单的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中,他度过了初试那最难熬的六个月。复试前,姜磊并未放松警惕,只是心态轻松不少。最终,他以高出分数线55分的成绩成功考上电院研究生,告别了艰苦的校漂生活。

  “选择校漂是因为相信自己有毅力,而能给校漂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是因为把计划付诸实施。”姜磊说到,“校漂”只是一个临界状态,不能永远漂下去,选择“漂”是为了不“漂”。

  专家建议:须建立“校漂”关爱机制

  在与多位“校漂”交谈后,记者发现多数“校漂族”都受到心理压力大、内心孤寂、对未来迷惘、经济压力大等问题的重重困扰。对此,部分专家建议,针对“校漂族”这一新群体,社会应建立相关的关爱机制,而校漂们也要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主动寻找帮助为为自己减负。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认为,“校漂族”在职场规划上还没有清晰的定位,这使得他们常常会陷入矛盾和不确定中。“校漂族”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显得手足无措。社会应建立相关的关爱机制,尤其是要加大对他们的职业规划指导。

  “基于今年就业难的形势,学校行政部门、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都主动为大三、大四的学生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就业,但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学校没有这个义务。”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陈辉忠说,“校漂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但目前帮助他们的措施很少。考研落榜的、不愿找工作的,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中心、就业办寻求帮助,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负起责任,面对挑战。

  原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张庆林表示,“校漂族”不再属于学校管理范围,且分布分散,一些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进行心理辅导的活动很难组织起来。

  张庆林介绍说,为帮助一些校漂族,国家已制定政策引导一些考研未成功的大学生做研究助理,但大多数校漂族都必须靠自己主动。他建议,对一些有进一步深造并且有良好基础的“校漂族”,应多一些政策扶持,学校可设立如研究助理等职位,让这类“校漂族”更多地接触导师,提高学习效率。而那些惧怕社会,把校园作为逃避现实的港湾的“校漂族”,应主动与老师、师兄师姐多交流,明确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勇敢面对现实,及早靠岸。

  朱薇 周薇 王姗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校漂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