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高就业率背后的潜规则:专业公司虚假代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2日 08:52   钱江晚报

  张正与广东佛山一家公司签定就业协议了,那是他的老家所在地。但签完字后,他与这家公司的关系也就结束了,第二天他还得继续出门应聘。

  他不能去这家公司上班,那是他妈妈的工作单位,他无非是通过妈妈的关系说服领导与他签就业协议,以向学校交差。辅导员说,他是党员,要带头签就业协议。

  此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被就业”一词,这是极富智慧的网民们在2009年的一大创举。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浙江高校中“被就业”现象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像张正这样通过各种途径找一家公司,让公司帮忙代签一份假“就业协议”。

  套用“被就业”一词,可以称之为“主动被就业”。

  这种“主动被就业”甚至延伸出一批中小公司,打着教育咨询等名义,专为大学生提供“代签就业协议”服务。

  (一)与一群学生的对话:

  “代签”成了很多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像张正这样的人不止一个。

  陈文新是中文系毕业生,现在正在杭州一家事业单位实习。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家单位进行了一次招聘,陈文新没上。她知道没什么机会了,但在找到更好的去处以前,她打算在这里先干着,就当积累经验吧。

  但在学校里,她赫然已挂在就业人员之列。在来杭之前,她签了一份就业协议,和她表姐夫的伯伯开的一个小厂签的,那家厂搞机械生产,与她的专业完全无关。她也不知道那家工厂究竟在什么地方。

  在一家理工科院校读书的金泉一直打算自己创业,但筹备的公司目前还没有注册好,于是他找到以前认识的一个学长,“他已经毕业了,开了一家小公司”。金泉让学长“聘用”了他。

  用这群学生的话说,“代签”成了许多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甚至一些辅导员也成了“代签”的“操盘手”。

  关林就是在辅导员的介绍之下,成为了一个同学家族企业中的一员。“我们班不少同学都是通过老师介绍,挂靠在一位在校生家族企业中的。”“这样比较安全。”

  陈文新说,在她们班里,有一名学生党员专门负责催交就业协议。最后在她们全班同学的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46人中有45人已“就业”,就业率97.8%。

  但她自己做了一个统计:其中有11人(包括她自己在内)签的是和她一样的假协议。这11人的“就业途径”是:有2人是班主任帮忙找代签单位的,有7人是通过亲戚找的(包括通过亲戚的朋友找的);有2人是自己通过朋友找的。

  (二)有人公然打“代签”广告揽生意

  一份就业协议只“卖”150元

  有需求就有市场。

  一些打着教育咨询、人才服务名义的公司,公开在网上打着“代签就业协议”的广告,还有一些干脆将宣传单直接发到毕业班寝室。这使得假就业协议的“诞生”更为便捷。

  赵嵘学的是艺术设计。在杭州他没什么熟悉的亲戚朋友,但他很轻易地就在学校论坛上找到一家代签协议的公司搞定了“就业”。“我已经忘记那家公司的名字了,就记得花了180元钱。据说其中一部分是交给人才市场的,公司也就赚几十元吧。”赵嵘并不担心这样的中介公司会出什么事,“以前都有人试过。”

  在物美西子阳光星城504室,一家教育咨询类公司的工作人员报价,代签一份就业协议,费用150元。

  问:“那我自己不用过来上班吧?”

  工作人员:“这个肯定不需要……你想过来上班是不可能的。”

  问:“如果有人来抽查(就业协议的真假),会不会被查出来?”

  工作人员:“这边代签的都会有档案的,我们都知道的。要是抽查的话,我们会说你在这里工作的。这个你放心,毕竟签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块还是会做得比较到位的。”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就业协议,他们还能代签劳动合同,“就是费用会比较高,因为涉及到五金、养老保险(等),要(交)1600元。交了钱,你(虽然)不是这里的员工,但是你能落户在杭州了。”

  毕业两年多的刘奇(化名)自己开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算是半个圈内人。

  “盖一个就业协议的章对公司来说没什么损失。当然他们也很谨慎,一般只留QQ号码。他们也知道这个属于弄虚作假。”

  刘奇的合伙人入行时间更长些。他说在2002年-2005年时代签业务最火,“那时一份就业协议不仅可以应付学校,而且可以顺利落户杭州。”但2008年之后落户政策改了,必须要签定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保才能落户。所以现在签就业协议只能暂时应付学校而已。

  在他看来,目前这种政策下,代签协议“越帮越忙”,因为一旦学生后来真正找到工作,还得和代签的单位先解除协议、调档案、再联系改派等等,手续很麻烦。

  (三)浙江的就业率到底是多少?

  一说68.1%,一说51%

  根据提供代签服务的中介公司及学生们反映,每年五、六月份是“寻找代签”的高峰季节。按照惯例,在6月底或7月初毕业生离校前,会有一次阶段性的就业率统计。

  如果砍掉“代签”的,真实的就业率到底是多少?

  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干部笑称,目前这一阶段学校公布的就业率水分最大,有的专业至少要砍掉百分之二、三十。

  “我天天和辅导员混在一起,帮助统计就业情况,这其中的情况我自然知道。”“有些专业,除了考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近一半学生,其他学生找工作真的很难。”

  更全面一些的就业情况,有两组数据可以参考:

  一组发布于2009年6月25日,据中新网消息,浙江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浙江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6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6.01%。

  另一组来源于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MyCOS)。这是一个来自民间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每年都要出一份《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由北大数学科学院和中科大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完成。

  根据麦可思的报告,2009届大学毕业生7月底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为49.5%。比2007届、2008届的55.8%、52%略低。

  其中浙江截至7月底的就业率为51%(最高的为上海60%,最低的为宁夏40%)。

  需要注意的是,麦可思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只认同已经签约全职工作者才算就业。排斥了读研、留学及入伍人群;其分子为实际就业人数,需有稳定的全职工作,包括被雇用和自主创业。

  据悉,为准确掌握2009年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省教育厅将委托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06所高等学校(含教学点)和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的全体应届毕业生中,进行就业率抽样调查。

  (四)专家意见:

  以就业率定高校专业生死不合适

  在学生口中,我们多次听到“辅导员”这个词。他们为何对就业率如此焦虑?学生告诉我们,辅导员的压力来自上层。有学校甚至以签“军令状”的形式,要求学院或系一定要完成多少就业任务。

  据悉,目前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项目多达十几项,尤其是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等,这些对于高校来说就是“命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却也无形中成了高校造假的推手。

  “目前就业率由各高校自行统计,由教育部门核查,这其实给就业率的造假提供了空间。可以想见,如果就业率与专业的开设、招生挂钩,而专业的开设、招生直接影响学校的收入,那么一些高校势必会在就业率上做文章。”

  他认为目前人们对就业率的认知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哪个学校学生就业好,其办学水平就高,把就业率看成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唯一标准。

  “其实在国外对大学评价的标准是多样化的。比如对社区大学来说,就业率很重要,但评价哈佛时就不会用就业率,而是校友捐赠率。”在熊丙奇看来,以就业率定高校专业生死,不仅在短期内推动了就业率的造假,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伤害到基础学科的发展。

  “有一些基础学科专业,社会需求并不旺盛,比如历史、哲学,但这些学科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十分重要,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应该采取保护措施。最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其实已经大幅缩小了基础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而把招生计划投向就业门路不错的学科专业,这将直接导致基础学科领域后继乏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就业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