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大学“校漂族”:我的梦想漂向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3日 10:2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关注“校漂族”:如何走出“校漂”专家给出建议

  随着大学毕业生“考研族”的壮大,以及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数的增加,大学校园出现了滞留在校的“校漂族”。“校漂”现象或多或少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对社会的排斥,专家表示这种生活方式不但不利于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还会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的能力——

  “每天早晨8时起床,12时到学校食堂吃午饭,饭后到图书馆看书,晚饭后打场篮球,有时间到自习室去看书。”23岁的朱自立是重庆某大学2005级的毕业生,由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加入了“校漂族”。

  朱自立说,现在的他一门心思只想考研。

  朱自立本科学的是广告学专业,今年6月毕业后一直留在学校,目前想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专业研究生。朱自立曾担任学生会负责人,学弟学妹们对他都很熟悉,恰恰是这样的熟悉,给他平添了很多烦恼。

  “我内心特想快点离开学校,因为呆在学校很尴尬,谁碰到都会问我:你怎么还没离校呀?”8月10日上午,在该校图书馆门口,朱自立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校漂族:我的梦想,漂向哪里?

  事实上,记者连日来在重庆的部分高校采访中发现,和朱自立有着类似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被人们称作“校漂族”。

  校漂族,指的是大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的人群。他们以各种理由滞留在学校,成为寄居在高校周围的一个特殊群体。

  “‘校漂族’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边缘人’,我们既不是在校大学生,又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张乔表情尴尬地告诉记者,她和朱自立一样,已经毕业却还滞留在学校。

  “有人说我们是‘大五生’、‘回锅班’、‘社会系’,从表面上看,我跟那些学弟学妹们确实没什么两样。”张乔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她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钱。为了维持生活,张乔每个周末都要靠做家教挣点生活费用。除了均摊的87元钱房租,她每月的花销只有200多元钱,日子过得十分节俭。

  张乔告诉记者,在学校周围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人,他们有的是考研落榜的学子,有的是在职人员,有的是辞了职专门回来充电、考研的,大多租住在学校附近,出现在学校的自习室、食堂等地方。

  随着大学毕业生“考研族”的壮大,以及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数的增加,有的大学校园甚至出现了“校漂族群落”。

  记者了解到,“校漂族”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数量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热门专业的“校漂族”数量较少,而传统和冷门专业的“校漂族”相对较多。“校漂族”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其整体呈现增多的趋势则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上海部分高校进行过一次调查显示,有54.35%的学生表示要做“校漂族”,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有专家预测,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地的高校周围,“校漂族”已达数十万人。

  “校漂族”,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沉重问题。

  社会:包容并担忧着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除了极少数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边缘群体外,目前,“校漂族”大体可以分成五类人群:一类是想给学历镶金的“考研敢死队”;一类是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一类是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一类是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一类是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本该已经就业却还在“啃老”、“校漂”的他们,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妥协。

  对于“校漂族”的存在,社会各界也有着不一样的声音,其中,家长们大多持支持的态度,而社会的包容度也较高。在记者的采访中,三分之二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附近居住,在校内学习,自己感觉很放心。

  在校大学生对“校漂族”的看法大多持正面的鼓励态度。正在重庆工商大学就读大二的李微告诉记者:“我们对‘校漂族’的肯定实际上也就是对自我未来出路的一种可能性设定,在越来越多的‘校漂族’面前,我们在心理上就已经认同了毕业后走上 ‘校漂族’道路的可能性。”她表示,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考研失败,自己也可能加入校漂行列。

  根据调查,虽然当今社会对“校漂族”的总体态度比较宽容,但有一部分人仍然对 “校漂族”表示担忧,他们认为校漂一方面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占用了在校学生的资源,对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辛文娟表示,“校漂”现象或多或少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对社会的排斥,他们希望生活在“温室”里,对校园产生强烈的依赖感,这也如同温水里的青蛙,当你觉得校园环境已经不适合生存下去时,想跳出去已经晚了。

  重庆大学大三学生郭鹏则告诉记者,学校的教学以及生活资源毕竟有限,“校漂族”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这些资源,妨碍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比如自习时间教室里人满为患,有些选修热门课的本校学生占不到座位。学校方面也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限制听课的人数。

  教育专家:职业规划是第一步

  专家认为,“校漂族”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竞争加剧后暴露的脆弱一面。从心理层面上看,年轻人选择“校漂”大致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安全需要、依赖心理、逃避心理、现实考虑。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而“校漂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校漂”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校漂” 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

  也有专家认为,从培养个人心理素质方面来说,“校漂族”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提倡。“校漂族”中的许多人无法适应社会,或者是不愿去适应社会,于是他们把学校当成了可以栖息的象牙塔和避风港。从本质上讲,“校漂族”是逃避社会现实,逃避应承受的社会责任的表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心理学专家孙多金教授表示,这种生活方式不但不利于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还会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的能力。

  那么把“校漂”作为临时状态的毕业生们,要怎么样走出“校漂”呢?

  于“校漂族”自身而言,应该直面社会的激烈竞争,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为自己做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去迎接快节奏、高消耗、高强度的生活。

  “校漂族”现象看似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实质上,这种人才只是缺乏自信及抗压能力的“潜在人才”,“校漂族”现象进一步突出教育与市场脱轨的症结。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张庆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对一些有进一步深造并且有良好基础的“校漂族”,应多一些政策扶持,学校可设立如研究助理等职位,让这类“校漂族”更多地接触导师,提高学习效率。而那些惧怕社会,把校园作为逃避现实的港湾的“校漂族”,应主动与老师、师兄师姐多交流,明确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勇敢面对现实,及早靠岸。

  记者 李国 实习生 黄怡萍 罗倩妮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校漂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