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职场下午茶:都市白领的生活就是钻圈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11:25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风风火火闯职场》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有人说,生活就是钻圈子。

  试想,哪个人没有几个生活圈子呢?亲戚圈、同学圈、邻里圈、职场圈、兴趣圈……不管你有意无意,那些和你有着共同利益或志趣相投的人,正组成一个又一个圈子,包围着你,带给你快乐和方便,也带给你安全和满足。每个人都在各个圈子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天的生活正是从一个圈子进入另一个圈子的往返过程。如今流行起一个人拥有2个或3个手机号,这不同的号,正是为不同的圈子所设。

  如果有一天你感觉到,随着年岁增长,生活的圈子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越变越小,生活的内容被削减得只剩吃饭、工作、睡觉,这预示着一场圈子危机正在你身上发生——你有必要有意去扩大并改善你的生活圈子了。

  WHY ——快镜头

  一个都市白领的“圈子史”

  NO.1 亲戚圈 圈史:30年

  不管一个人有多少个生活圈子,亲戚圈总是不会少的。人一出生,首先进入的就是这个圈子。我今年30岁,所以我的亲戚圈历史也有30年。

  我生长在湖南一个大家庭里,我的亲戚圈十分庞大:爸爸妈妈是这个圈中和我最亲密的人,接着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是大伯、伯妈、姑妈、姑父、姨妈、姨父、堂兄、表妹……那时候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缓慢得多,爸爸妈妈常带着我到亲戚们家中走动。我们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常打打闹闹,童年的许多开心时光便这样度过。

  后来,我上学了,越来越忙,和堂兄、表妹之间的玩耍也少了许多,只记得每年在团年饭桌上见面时,我们总会比比这一年里谁长得更高。

  再后来,我参加工作,到了武汉,离开了家。对我而言,亲戚圈更是越来越萎缩。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总是嘘寒问暖,不舍得放下电话,让我心里酸酸的。在家的时候不觉得,出门在外,这才感到了家的好,现在,只要有长一点的节假,我便会回去看望爸爸妈妈和家乡的亲戚们,住上个两三天。而且,只要有家乡的亲戚们到武汉来,我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陪陪他们。我越来越感到在这个忙碌而纷争的社会中,亲人之间哪怕再简单的挂念,也是血浓于水,弥足珍贵的。

  NO.2 职场圈 圈史:8年

  我工作了8年,一直在这个圈子里打拼。这是我现在活动最多的圈子,也是压力最大、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圈子。

  当初刚进公司,除了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其它知之甚少,我始终感觉自己只是这个圈子的边缘人物。有一次和部门主管打乒乓球,读书时曾拿过学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我,开始深得主管的喜爱。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工作业绩也明显提升。几年后,这位主管慢慢升任为公司老总,而我也做了部门主管,成了这个圈子里有点分量的角色。

  记得刚做主管不久,我的部门进了一批新人,有几位是和我同一大学毕业的学弟学妹,这让我在工作中偶尔对他们会有些照顾。有一天老总找我私聊:“小刘,你的部门有形成小圈子的迹象,你要当心啊。”这让我满面通红,连连点头——的确,工作中的圈子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怎样处理工作圈子,真得好好把握哟。

  NO.3 小区业主圈 圈史:1年

  去年,我在武昌一个新楼盘买了套房子。拿钥匙那天惊奇地发现,一个职场圈的朋友也买了这里的房子。住进去后,我和他差不多每天都见面。

  一天,这个朋友敲开我家的门,说是物业公司很不尽职,好几家丢了东西,绿化也不尽人意,有几个业主希望组成一个业主委员会,为大家维权,问我愿不愿算一个。

  我答应了。很快,在业主大会上通过了一个7人的业主委员会。

  经过几轮艰难的谈判,物业公司同意增加保安巡逻,给一楼住户增加了防盗网,并制订了新的绿化方案。小区有了新的面貌,业主之间也慢慢熟络起来,我在这个圈子里也成了一个核心角色。

  此后,我又参与组织了小区的游泳比赛、少儿书画比赛,从中很获得了一些工作之外的成就感。今年五一我和老婆想去上海玩,飞机票不好买。正在我到处找关系时,一个在民航工作的业主朋友主动帮忙,一个电话,飞机票买好了,还打了折。我很感谢,他笑着说,都是圈子里的人嘛,小事一桩。

  NO.4 BBS网友圈 圈史:3年

  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形成的圈子一般都很单纯。我现在有一个长达3年的网友圈子。

  3年前,一个FLASH的BBS招募副版主,我因业余喜欢制作一些FLASH作品,便给版主留言报了个名。很快,版主的E-mail来了,想看看我的作品,我挑了一件得意之作发过去。这样,我便成了BBS的副版主。

  不久,版主召集网友见面聚会,我负责联系场地。聚会来了七八个人,都是这个BBS的中坚力量。大家见了面仍互称网名,聊得非常投机。这种聚会形式便被固定了下来。现在,我们这个圈子有近20人,大家从不打听各自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在一起时只探讨创意、技术等问题,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功利,开心得很。

  NO.5 车友圈 圈史:7个月

  7个月前,我买了一辆新款赛欧,并参加了一个本地的“赛欧车友会”。车友会中,我认识了好多同样和我一样开赛欧车的朋友,其中,我和几个人特别投缘:有和我一样分期供车的大刘,不管别人怎么笑他“男人开小车”,他从来都自得其乐;有60多岁的吴大伯,他的车是他留学海外的女儿送给他的;有漂亮MM小丽,有人怀疑她的车是男朋友买的,可她骄傲地说,她的“欧欧”是靠自己打三份工赚的钱一次付款买的,真是人小志气高。

  许多周末,我们一同开着赛欧郊游,看着一路上的风景,朋友们相互照应,工作中、生活中的烦心事都随着车窗外的风远去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个月的一天,刚加入我们车友会的小陈结婚。他说没什么路子,一时筹不齐迎亲的车队,心里正着急。我拍拍头,这有什么难的,这事包在我们身上。我们发动了车友会中三十个车友。结婚一大早,三十辆一模一样的赛欧车扎着统一的玫瑰花球,组成了小陈浩大的迎亲车队。所到之处,人们齐刷刷全行起注目礼。那天,我们在路上还碰到另一队迎亲的车,人家的头车是个气派的“大奔”,可里面的人却还把头伸出来频频看我们。我们那个得意呀,嘿嘿。

  其他的生活圈子

  大中学师友圈:大学和中学的老师、同学组成,以网上同学录为纽带,常以同学结婚、生子、升职的名义聚会。

  钓友圈:钓鱼时认识的几个朋友,定期相约一同钓鱼。

  已经消亡的圈子

  小学师友圈:小学在外地借读,后来缺少联系,圈子慢慢就消失了。

  海南游旅伴圈:去海南7日游时认识的朋友,返回后还联系过几次,后来慢慢没有了联系。

  HOW——快镜头

  如何进入新圈子?

  每个圈子都有一个壁垒,陌生人不是那么容易闯入的。圈子有圈子的特征,圈中人往往有自己独有的笑话,只有圈中人才听得懂;圈中人可能有一些独有的共同癖好,圈外人无法体会个中滋味……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闯入一个圈子,有时还需要一些因缘。

  第一步:适合什么圈子

  先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圈子。自己有些什么兴趣爱好,有多少时间参加圈子的活动,参加圈子抱着什么目的,这些都要提前考量好,否则仅凭一时兴起,难免会南辕北辙,舍本逐末。

  第二步:了解一个圈子

  如果你有缘结识了一个圈子,就应该认真先去做个全面了解。圈子由哪些人组成,有些什么形式的活动,对圈中人有哪些要求,圈子对吸纳自己持何种态度,如果你觉得这正是你梦寐以求的那个圈子,就可以考虑如何进入的问题了。

  第三步:进入一个圈子

  一般来说,你需要有个引路人。进入一个圈子,好像相亲一样,要两方情投意合才好。如果没有合适的引路人,当然也可以尝试一下毛遂自荐。

  第四步:为自己设定圈中角色

  进入了圈子,你就会有一个相应的角色。是核心,还是骨干,抑或边缘人物,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分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定圈中角色,当然要成为核心人物,还需要一步步来,除非这个圈子就是你自己创立的。

  第五步:维护好你的圈子

  圈子也是需要经营的,要维护好你的圈子,还需要一定的投入。时间投入不会少,电话、短信、E-mail也是沟通联络的好工具,有时候还需要你提供创意和经费。你在为圈子服务的同时,圈子也在为你服务。

  第六步:处理好不同圈子的关系

  一个人往往有多个圈子,难免彼此冲突。最好先做好时间的规划,加强和各圈子的沟通,否则相互“打架”必令你顾此失彼。

  如何扮演好圈中角色?

  扮演好圈中角色,实际也在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一个圈子里,有的人是精神领袖,主导着圈子的话题和方向;有的人是天生的组织者,不厌其烦组织各种PARTY,负责穿针引线把圈中人团结到一起;有的人是“广播站”,总能得到并传播各种小道消息,活跃圈中的气氛;有的人是坚定的参与者,愿意承担各种事务性的工作。这里,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让自己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人在圈中会更有吸引力,大家都愿意去和他交往,甚至以他为中心;

  2、要主动。如果一个圈子的人都很被动,势必让圈子变得沉闷乏味。主动地和你的圈中朋友打个招呼或者打个电话,主动地制造一些新鲜有趣的话题,圈子自然就有了生命力。

  3、保持乐观豁达。圈子是给你快乐的地方,有时不必过于严肃认真,计较得失。乐观豁达一定会让圈子的氛围保持轻松。

  4、切忌功利心太强。有了功利目的的圈子,人际关系一般很复杂。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但不要把功利目的带进所有的圈子里,甚至把单纯的兴趣爱好圈子也搞成有利害关系的地方,那样,你就活得太累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职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