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 >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第六章 百姓问天六题 (一)

http://edu.sina.com.cn 2000/07/17 

  我不知在中国还有什么比教育和孩子考大学更多的话题能引起百姓的关注?在我漫长和众多的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他们向我也向自己提出了许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使我深感问题的严重性并无所适从。

  我的高中班主任张伟江老师,现在任上海市教委主任,而现在成为他顶头上司的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是从上海调到北京来的,张伟江老师和陈部长过去就是熟人,他比谁都清楚陈部长上任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步子够大的了,但张伟江老师依然告诉我,有些问题需要“问天”,并非主管部门能全部回答和一下子解决得了的。

  于是,我只好代百姓恸问苍天——

  一问天:王蒙为何只考六十分?

  当过文化部部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王蒙先生也有过尴尬:他做过几次现在的中学语文试卷,结果成绩都不理想,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是60分,剩下的则是不及格。

  也许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拿笔杆子的文人已经被贬为低智能的一类人了,但我们唯一自信的是我们在文字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与别人比试几下。然而想不到的是,在今天,我们唯一的优势也已失去,可以写文章、出巨著的人,竟然连一个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都不过关。

  某君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儿子在他的熏陶下已经出过一部长篇了,可是他也不无悲哀地告诉我,他在儿子初中时的一次期中考试时为儿子搞了一次“押题作文”,结果大作家的“押题作文”只得了52分,老师说那篇作文缺乏规范语言。儿子从此再不敢让作家父亲代劳上阵了。

  作家莫言的女儿曾把他的著名作品中的某一段“借”去写入作文之中,等老师阅后女儿拿回家给他看时,莫言脸上现出了惭愧与怒气:我的作品没有一句不是病句?

  诗人邹静之为上小学的女儿做过一次吃力不讨好的事:老师要求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一个成语,比如将“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改成成语。邹静之对女儿说应该是“齐心协力”。结果老师批错,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另一题是把“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意思写成一成语,邹静之经过一番认真动脑后,指示女儿应该写“栩栩如生”。可第二天,女儿生气地跑来向父亲责问道:爸,你怎么又说错了,老师说应该是惟妙惟肖。诗人邹静之气得说不出话了,不过他真想用他那支多情的笔,呐喊一声:一切都见鬼去吧,这样的教育,只会将我们的孩子往死胡同里引!

  顺便说一句我本人的经历。因为那个浩劫的年代,使我连最基本的小学拼音都没学好,但我自认为从上学到现在,写作文一直在同辈中超众,故在女儿面前唯一感到优势的是“你的作文我可以包你到上大学”——我向女儿一直很自信地表示过,确实女儿从“当作家”的父亲身上得到过好处。但进入初三后的女儿,突然有一天在我继续“主动”向她请求“上阵”时,她拒绝了,并坚决而无情地告诉我:如果再按你的作文做,我可能就得被撤掉语文科代表,严重的话,我可能连中考的成绩都要被拉下来!我的天哪!女儿的话,吓得我再也不敢在她面前提我那点自感“优势”的写作本领了,而且现在发展到她写作文都不要我“指导”了。女儿说如果我不照老师的要求去写,就肯定得不到高分,你愿意你的女儿考不进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所以,为了你女儿的前程,老爸你暂时委屈一下大作家的自尊吧。

  女儿的话多少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我仍感觉内心的意绪难平。后来我真的看到了——

  《北京文学》1997年11期抛出那篇《忧思中国语文教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报相继展开了“炮打中国语文”的一篇篇檄文。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了“中国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北大、复旦、中山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的加入,使得中学语文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

  “教材编纂上的问题是中国语文让人最伤心之处。”这几乎是所有专家和学者们共同的“痛恨之处”。

  “从建国到20世纪末,50年间,我们共有过九套语文教材,早期的几套教材里,知识性占首要地位,中期的几套,则充满了政治色彩。80年代以后的语文教材似乎有所注重人文意识,可惜所编排的教材内容,几乎缺少可以同这个时代同步前进的新内容……这样的语文教材不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中,成为人文精神和知识方面的矮子才怪。”

  “到下个世纪,孩子们都会使用互联网,并在网上购物与设计星球上的新家园,可是他们却不会去面对和处理身边的人与人的关系,甚至不懂得运用最基本的语言建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未来的社会,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可以与别的国家的人一样去登月球,一样可以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然而我们却不能用同样的意志与精神去战胜别的民族,因为我们的人文知识早已枯竭,那些语文课本里的东西害了我们整整几代人……”

  当我静下心来读一读专家们的这些话语时,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我突然想起应该找出我们父辈和我们那一代人以及我女儿这一代人读过的语文课本,来印证一下是否真的马上会出现一场中国人文精神的大崩溃。我后来找到了八本不同年代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这些不同年代的不同教材使我们很容易认识中国50年来的语文教育走过了怎样一条路子。下面是这些不同年代的人第一次走进学校上的第一堂课的课文及要学会的最初几句话和字词:

  年份 课文 字词

  1949年 开学了 我们上学、学校、我们

  1955年 早上起床穿衣服 毛主席、工人、农民

  1958年 日月水土 人、手、足

  1961年 公社送我上学堂 公社、学堂

  1978年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毛主席、我们

  1981年 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 热爱、共产党、人民

  1989年 我是中国人、我爱北京 中国、北京、我

  1992年 我是中国人、我爱老师、我爱爸爸妈妈 中国、老师、爸爸、妈妈

  透过这些不同年份走进学校的第一堂课上所学的第一句话、所学的第一个字词,我们不难看出在不同时代的那些编教材者心里都有一根编写语文教材的“秤杆”,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烙印。过去的50年,中国大体经历了三大历史进程,一是“文革”前的十几年,那是翻身的中国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下产生的对知识的渴求;二是“文革”十年,政治使中国人的脑子简单到只要“方向”不要其它的盲目;三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人们注重精神,注重情感,也注重民族与世界对自我的影响。可见那些编教材的老师们头脑里都依据同一个“时代准则”,有所区别的无非就是深度与点面方面的量和质的差异。然而我们发现,在所有其它教材不断更新与变化的过程中,惟独语文教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还是一副老面孔。只要稍稍翻一翻孩子们初、高中读本,我们马上就觉察到,那一本本装帧越来越精美、价格越来越高的《语文》教材,内容的陈旧、篇目的单一,已经到了“谁看谁烦”的地步。

  “政治人物的文章选得太多,谁的官大,谁就进语文课本。”

  “鲁迅文章的选编也值得研究,是否应该选这么多?”“中学语文的12本教材中,中国以外的作家所写的作品只占8%,照理应有30%到40%。除高尔基外,20世纪的外国作家一个也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无一人入选……”

  这是1998年末在北京大学的几位学生与他们的导师钱理群教授的对话录。令人感到,学者们对语文教材中选编内容上的“不平衡性”,有不少自己的看法。

  戏剧评论家童道明是1952年的高中生,他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课里艾青的那首访苏诗。另一篇令他一辈子忘不了的是蒲松龄的《促织》。“老师突然把我叫起来背那篇课文,恰恰是我刚背过的,于是站起来就背,没有打半点绊子。老师为此特别夸奖了我。现在我仍然背得了它,尤其是‘怒索儿,儿已投入井中。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这一节,我觉得他用几句话就把人物情感表现了出来,真了不起。”

  著名作家贾平凹、余秋雨在谈自己的美文与散文创作时则多次提到过他们在读书时受朱自清《荷塘月色》、《背影》等不朽之作的影响。《荷塘月色》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美文,是那种渗透了中国人文思想和孔子儒学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只有那些能够被《荷塘月色》浸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散文大家。贾平凹认为朱自清这样的文章是任何一个汉学文化学习者必须熟诵的。

  其实,受语文课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影响一生的人并不仅仅限于作家。一位已经有10个亿资产的“资本家”感慨地告诉我,他从小就因为受了《铁杵磨成针》的课文影响,才克服了自己没有坚韧意志的毛病,“别看我现在资产多得可以用金子来堆山,但生意都是由一点点做起来的,而且生意场上大的和小的买卖同样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你没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你就永远不可能拥有金山银山。”

  战斗英雄黄继光、董存瑞和罗盛教、雷锋的故事,还有朱德的扁担等名篇不是影响过千千万万的少男少女成为国家的栋梁吗?

  可为什么人们现在却对已经走过了50年历史的中国语文冒出那么激烈和尖锐的意见了呢?

  为什么连自己的文章都曾被选进语文课本的王蒙先生只能考60分成绩?

  问题当然还出在教材内容的编选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权威人士、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室主任顾振彪这样分析道:

  新中国第一阶段(1950年至1955年),语文课本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的。初中、高中各六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课本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各个方面的胜利,清除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对课本的恶劣影响。但在语文教育方面没有来得及作周密的考虑,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没有系统安排,过于忽视文言文。

  第二阶段(1956年至1957年),文学、汉语课本是在建国后第一次对语文课本内容的改革基础上形成的。初中六册,高中四册,相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学教学体系,选文绝大多数是名家名作,编排方面也比较灵活多样,但由于过分强调纯文学教学,忽视了作文教学,也忽视了一般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是按照文学史系由古到今的编排方式,违反了由浅入深的原则。

  第三阶段(1958年至1960年),重新编写的语文课本,初中高中各六册。这套课本选材面广,课文按思想内容组成单元,语文知识短文穿插在各单元之间,但课文总数过少。后来在1959、1960年重新对上述缺陷进行了修订,可是单元的编排方面缺少计划性,同时语文训练也不够。

  第四阶段(1961年至1965年),先后有过初、高中十年制和十二年制课本。这套课本注意了政治思想教育,注重了培养读写能力,选文力求规范,工具性较强,但缺点仍然明显,即实用性少,编排也不具严密性、科学性。

  “文革”中的语文教材不值一提,都是以语录为主。

  第五阶段(1978年至1988年)编的语文教材,对提高学生语文教学质量起过重要作用,其间曾经修订过几次,但老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是时代气息不足。

  第六阶段即20世纪最后十多年的现行语文教材,虽然专家们力图改变以往的毛病,然而令人失望的恰恰又犯了老毛病——不愿触犯所谓的“敏感区”,结果宁可要老而舍新的“保险”,使整个教材远离现实,远离时代,最终被人讥讽为“爷爷上的课,儿孙仍在背”的古董。

  中国的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就像中国的封建官僚体制这部早已锈迹斑斑的破机器,人人都知道它不能再转动了,但却似乎谁也拿不出高招勇敢地摧毁它,重新组装一下,换种形式再让它发挥作用。1995年,上海华中理工大学作了一次实验:让该校当年的3511名新入学的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做一次中国语文测试,结果测试的平均成绩为639分。另一个结果是,学历越高,成绩越低。此次测试中,硕士和博士生全都不及格。

  呜呼。为什么?一位博士生说:我是学理科的,其实小时候我挺爱好语文,可后来从小学读到初中后,读来读去就是那些死板的东西,初中的课文与小学的课文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变化,无非就是“思想深度”增加了些,多加了几篇古文和外国人写的文章,所以高中后我兴趣转到了理科。

  对死板不变的教材早有意见了,那些教龄长的老师们更有感受,只是大多数人不愿去捅破这层纸而已。

  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教研员苏豫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了这一顽症的症结:“我教课多年,到教研中心以后,听了大约1000多节语文课,平均每年100多节课。我觉得语文课最主要的问题是把一篇生动的课文肢解成一堆知识拼盘,弄得学生对语文最没兴趣。我曾经调查学生最喜欢哪些课,其中喜欢语文课的人特别少,这跟我们今天的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关系,这当中也涉及政府行为。比如教材的陈旧问题,现在中学语文大纲规定的101篇基本篇目,全国各地教材都要包括这些篇目。你要是不把这101篇抠好了,就会影响学生中考。所以,老师要受教材束缚,还要受高考束缚。如果取消了基本篇目,那么全国各地编教材就可以解放一些。我听到一些专家学者说这个基本篇目究竟要不要值得探讨,只能由政府行为来解决,不是任何一级教育领导机构能说了算的。”

  有一次我到北京一所著名的中学作报告期间问同学们:谁能说出90年代中国出过什么著名文学作品,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我,到最后才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琼瑶的《还珠格格》。我听后哭笑不得。“你知道现在的老师要求我们的孩子怎样写作文吗?”一位颇有经验的家长振振有词地告诉我,“其实很简单,他们不要求孩子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立意,甚至独立的语汇。因为在老师们看来,孩子们的考试能力与‘标准答案’越接近越好。”

  原来我们中国的语文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标准”操作阶段了。然而自然科学的高度发展,已经在彻底改变人类的思维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

  这使我想起了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新闻报道中公布时,四川成都的一个中学的师生们顿时一片欢呼,原来他们的老师这年押题押出了水平——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正好与他平时给学生讲的一篇科普范文相同!老师和同学们为此欢呼万岁——正因为押题的正确,至少使这个班一半以上的同学在迈向大学的门时方便了好几步。

  “什么最可怕?不是原子弹。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被人为地扼杀了。”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爱因斯坦早就警告过我们。但中国教育界的某些人士则一意孤行地做着这样一件可以用“丧心病狂”四个字形容的事!

  “她写的作文几乎全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格式,去教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谁不抄谁是傻子’。”诗人邹静之在《女儿的作业》中这样慷慨激昂道,“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我不知道经典这词现在已经变得这么随便。这些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它向你提供些应付考试的、可以改头换面的模本……我曾接触过一些大学生,他们看过的经典比我在‘文革’当知青时还要少,他们不看巴尔扎克,也不看冯梦龙,他们不看金斯堡,也不看白居易。谈到希望,再也不能想象十几岁的人能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好像文化提高了,好像上学的儿童很多了,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模子里走出来的孩子。”

  模子是什么?模子可以用先锋词汇解释为典型的数字化。人的思维模型一旦成为像摩托罗拉手机一样以一种样式成千上万地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时,难道不是人类自我毁灭的一天到来了吗?

  中国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引起国人的恐慌与大声疾呼“拯救”,便是这一道理。

  深圳朱健国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两个例子让我难忘:他说有位参加1998年高考语文阅卷的张智乾先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阅卷时发现,有道题要求用时间为主语造出两个比喻句,那些写“时间如航船,载我们去胜利的地方”的考生们,都被批卷的老师给了满分,而另一些写“时间好比我们手中的沙子,从我们手里漏去从此不再回归;时间就像一列列车,载着我们,经过无数的人生小站,最后抵达死亡”的考生,则被老师判为“思想不积极”而给了零分。身为判卷老师的张先生曾与同为判卷的老师们为此发生过争吵,结果失败的还是他,而且因此还让某些领导产生了特别的看法。离奇的是,有位重点中学的权威老师,在调进一所高校的那一年,他的儿子正好考大学,儿子让他借着押题做答案,结果被判“错误百出”。后来他当语文教研组长后,他以自己的权威告诉大家,他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那些曾经判他帮助儿子做的题是“错误百出”的老师们竟一致拍手通过:组长的答案就是比我们的标准!

  看,这就是中国教育中所谓的“标准答案”,原来是这样游移不定,原来是这样的随意。

  那天我在北大与几位曾经胜利走过十几年考试而迈入中国最高学府的社会学研究生们一起议论此事时,他们大为感慨道:“标准答案”是一个自然科学里转化来的数字概念,它是计算机时代的产物。可是社会学科里很多问题的解释和理解是不能用什么“标准答案”来判定的。中国的文字和词汇之丰富,一个字词又能有几种解释,还有明意、暗意之分,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把诸如‘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和‘一心一意’与‘全心全意’这样的词语分解出谁对谁错来。它们之间的标准与非标准,就连电子计算机都无法判定,何况我们那些靠主观臆断的几个判卷老师。而在社会学科里(其实一些自然学科里也同样存在)用“标准答案”来规范、框定学生和考生的认识、行为和能力,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只能是些考试机器和失去活跃思想、失去聪灵敏捷、失去独立人格、失去创造性的人。这样的民族的教育倘使每一个人都进入大学,其危害性就更大了,大到用最快速、最强制的时间表来毁灭我们这个古老而优秀民族的活力!

  中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多年有记载的历史,几代人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瞬,但历史又常常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时代的某些行为,使得历史的航船出现严重倾斜。由此我们设想:从我们已经深感“标准答案”之危害的过去十几年到今后十几年继续进行如此严酷死板的应试教育,那么中国就可能会出现两至三代人的创造力与独立人格的毁灭。而这未来的二三十年将是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发展的时代,当别人已经教孩子们如何通过网上搜索去占有资源与财富时,我们仍停留在教育孩子如何“铁杵磨成针”,这个差异将导致中国被人吃掉的日子不会久远了。

  每年近千万参加高考的考生,加上他们的家长就是近一个亿的人数,再算上三亿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们及他们的家庭成员,中国不是天天都有近一半以上的人在被“标准答案”所困惑并埋头苦干着吗?年年都有大批的学生不能继续升学、年年都有那么多靠死记硬背而迈进死板式教育门槛的学生,年年都有那么多经历“标准答案”后拿到一纸文凭却连饭碗都不好找的毕业生,不管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其实际命运不都是这种人为的模式化教育的牺牲品吗?

  如此看来,中国的作文谁都不会写了,只有那些老师,那些制定“标准答案”的老师,那些手执考试卷子和教鞭的老师们才会做,真可悲啊!

  有一位专家对我说,中国的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试题,可以说从恢复高考22年来,绝对打不了及格分,因为从国家考试中心的题库中选出题目开始,到阅卷老师的判卷、打分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八股文风”。他的话提示了我对22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作了一次认真的细阅,结果发现确实很有趣,也很可笑。

  考题大体为四类。一类便是像1977年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二类像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三类如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四类像1998年的另一考题:《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对这几类考题,“教书匠”们自我评价是“年年高考话作文,年年文题有创新”。其实,细看一下,就会发觉中国的高考语文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的老毛病,就是“八股”气。它集中反映了考题总是以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来实现对学生的“假想敌人”的攻击;往往不是侧重将写作文作为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主导方向,而是使考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猜测题意上。像1988年的看四幅落水救人的图、1996年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题,这样的题意,不同考生可以得出不同看法,其实本来是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偏偏考生们不敢这么做,因为老师早已告诉他们:如果不扣题,就会失大分。所以谁还敢轻易任思绪飞翔?一顶模式化的“标准答案”大帽子压在考生头上,你想发挥一下吗?你敢?!当心你的一生命运可能就砸在这一“发挥”上!

  于是,学生们每天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那些其实就是“八股”中“破题”、“承题”等传承而来的“扣题”、“立意”。其结果是说“扣题”,实为让你戴着手铐跳舞;讲“立意”,实则叫你蹲在井里游泳。久而久之,教书的老师就有了一套对付种种考题的本领,如老师教给学生:凡以后遇到像需要表明“责任”一类的题目时,就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方程式去填就行了,而且准能获得高分。于是1998年高考作文主题“战胜脆弱”的卷子上,成千上万的考生为了表现“坚强”的精神,竟然不惜让自己的父母都“双亡”,那一模一样的故事编得最后连判卷老师都发笑了:最好调查一下,如果真的父母双亡的,我们就给好分,如果不是,我们也给好分,因为这是中国式的“标准作文”。

  用放大镜看完了语文教材和高考语文考题的幽默剧,再回头想想孩子们为什么不愿学语文,今天我们庞大的国家,越来越出不了能写优秀作品的年轻人,是不是多少与此也有点关系?想想今天影坛、歌坛、电视屏幕里那些肤浅不堪的“流行与时髦文化”,是不是也同样与我们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有关呢?

  太闷了,有人就会出来说话。关于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自《光明日报》、《羊城晚报》、《北京文学》等报刊频频发表文章后,1998至1999两年,几乎成了“讨伐中国语文年”。有人说:“让今天的孩子再读鲁迅的文章是教唆他学会跟政府对着干,是让他们从小学会伶牙俐齿”,“早该把鲁迅这样的古董从教科书还原于坟墓之中”;“郭沫若是什么?他的文章里渗满了奴骨,让孩子学它能获得赚钱的手段还是做人的准则?”“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比尔·盖茨这样的软件之王,就是因为几代人一直在傻学雷锋故事和朱德的扁担那种傻人傻事”等等。本来是优秀民族文化的辉煌遗产,本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杰出缔造者留下的经典之作,本来是共和国大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想动摇和抛弃它,不是很危险吗?什么可以丢,什么不可以丢,什么应该改进,什么应该弘扬,什么必须拒绝,什么必须坚持,如此大是大非,“秀才”们千万不要忘了,忘了就会出现麻烦。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马列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讨伐”。记住这一点大有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完成此作时,听到教育部发出的关于《2000年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首先是内容将作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大调整,其次是高中语文的旧教材将被停止使用,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现在的教育部门适应了时势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上那么多人对现行教材的不满是有道理的。今天的教育部所进行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中,对教材的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让人欢欣鼓舞。

  我们期待新教材真的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而发挥作用。

  二问天:明星与天才真能制造?

  写这一问时,正好那天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后的“今日说法”节目里,播出了这则内容:北京一个女高中生叫刘瑶,她母亲与天碟公司签订了一个由刘瑶方出资10万元、公司方出资20万元、两年之内由该公司将刘瑶培养成影视歌三栖明星的合同,但4个月后,刘瑶本人和她母亲觉得该公司没有什么作为,于是向公司提出退回已交付的5万元“培养费”款项。公司不干,说合同时间是两年内完成对刘瑶的“明星培养”,不予退钱。无奈中,刘瑶母亲把这家公司告上了法庭。最后法庭判定“天碟公司”没能按照合同内容完成对刘瑶应该做的培训工作,应退回4万元。“今日说法”主持人最后说,此起民事官司,虽然原告刘瑶胜诉,但作为这样的民事案件,它给我们很多反面的启示,那就是像艺术明星这样的人才,并不是靠简单的人为包装培养就能实现的。主持人提醒广大学生家长不要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出现不合乎人才培养规律的错误做法。刘瑶的“明星梦”破灭的节目播出时间正好是新千年前夜。这件事永远留在了过去,但“刘瑶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有很多很多,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说明:中国目前每年约有20多万青年在影视圈内淘金,其中女孩子占80% ,也就是说约有16万女孩子在等待着哪一天会像赵薇一样被“伯乐”发现和重用。也许平时我们确实看到生活中一夜成名的人物越来越多,所以才使一些家长为了儿女成才,不断地制造着无数神话和离奇故事。而今确实由于许多所谓的“明星”带给本人及家庭丰厚的物质与荣誉,使得无数梦想一夜之间改变命运的家长与青少年们对明星的崇拜与追求,变得越来越疯狂。单说赵薇的追星族们的所作所为就让人能气死:一个女孩子听说赵薇要到她那个城市演出,后来因为知道是个“传言”,于是就跳楼自杀,虽被人救起,仍造成终身残疾。另一个女孩子死活要让父母到派出所把自已原来的李珊名字改成“李薇”,父母说你这不是神经有毛病嘛!就这么一句话,这孩子就离家出走,把父母急得满世界找,最后孩子的母亲心脏病复发,死在了找孩子的途中……这些令人痛心和荒唐的事情,不胜枚举。

  1999年的北京电影学院,因为《还珠格格》和学生赵薇的火爆,在新一年招生时简直空前红火,着实让学院的知名度“实惠”了一番。本来表演系只招30来个学员,报考者多达4000多名!我一个亲戚在电影学院工作,他告诉我当时招生的场面之壮观、之热烈,听后真让我感到太值得敬佩我们这些梦想当明星的家长和孩子们了。他说有位广州来的母女俩,前两年曾来过电影学院报名,因为没考上,老师无意间说了句“这孩子还是有些灵气的”,高中毕业的女儿本来可以考进一所文科类大学,也因此放弃了,母亲原来在一个公司当出口部经理也不当了,她说把女儿培养培养,以后成为明星“出口”,一夜一首歌就是几万元,一年接上三五个电视片还不百把十万元像捡似的!为此,母女俩在广州请了几位专业教师当家教,天天练习训练,花出多少钱不说,连那间原来当客厅的40多平米房间里的地板都磨薄了两厘米。当她们第三年出现在电影学院时,老师对那孩子的结论仍然是“有些灵气”而被拒之门外。女孩子哭得要死要活,当母亲的也不干了,责问老师凭什么不录取“有灵气”的孩子?老师被问急了,说我是怕伤了你们的心,才这样说,可有灵气的并非你们家一个孩子呀!你们看看来报考的孩子中哪个没有点灵气?再说有灵气的孩子也并不一定适合我们学校的招生要求呀!电影学院的学员还需要其它很多条件,比如文化课成绩,艺术潜力大不大等等。那孩子的母亲拉住老师的手追问道:那你再说说我们孩子到底哪个方面有问题?老师连连摆手,说我哪敢再给你说?要真说了你回去又花几十万元请人培训,到头来考不上,你们不把我给宰了才怪。那母亲大怒,顺手抄起一根木棍,就往那老师头上砸去:你以为我现在就不想宰你?狗日的,你害得我们好苦,光赔进的钱就是几十万元,还有要不回来的几年时光!

  有一位父亲,说自从看张艺谋导演《红高粱》成功后,他就发誓要让自己的儿子将来也成为大导演。为此,这位父亲从儿子12岁起,就开始训练他当导演的才能,教他如何摆阵布局,如何策划戏剧情节,如何调动演员情绪等等,那儿子也算是聪明,教什么会什么。后来大了些,到十五六岁了,有一天突然问父亲,老这样练太没劲,得有些真人参加才行。父亲说那你能动员几个同学最好嘛。于是经过儿子出钱“招聘”,还真来了几个临时“演员”,父亲一看,还行,儿子找的女“演员”还算有点“靓”。管吃管住是自然的事,父亲掏腰包一天就是几百元。别人嘲笑他傻,这父亲说你们才傻,我现在投资将来儿子有朝一日当了“张艺谋第二”时,钱算什么东西?一年不挣回几个百万就不是大导演!儿子也很卖力,天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几个女“演员”“导”到很晚。突然有一天父亲觉得儿子该到回屋睡觉的时间了,于是来到“导演棚”里,天哪,自己家的小子正光着身子与一位同样光着身子的女“演员”搂在了一起。父亲气急败坏地将儿子从地上拎起来,说我呕心沥血培养你当导演,你他妈狗日的小小年纪不干正事,尽给我丢脸呀!儿子嗡声嗡气地说:我没有不听你的话呀,不是都说要当好导演,先得学会睡女人吗?这父亲气得差点没昏过去……

  不知是今天的传媒误导了我们广大学生家长和不懂世事的学子们,还是我们今天的大众媒体过多地崇尚明星并给予他们太多太多光环的缘故,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与艺术和影视专业沾边的大学越来越热门。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广播学院这些可以诞生明星的高等学府,成了广大学子和他们的家长追求与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能进这样的大学而编织的“大学梦”,我们从每一个考生和他们身后的家长那里所听到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的可以轻易进入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品之中。

  一对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一间不足10平米的平房里住了8年的东北父女俩,今年临将搬出这间“八年抗战”的小房子时,我听到这位白先生讲述了他的“秘密历程”——

  白先生是东北人,身材魁梧,看得出,年轻时是个很“酷”的男人。事实上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有可能被当时一位插队下放到东北的上海歌舞团女学员看中并做了她丈夫。白先生是实实在在的工人出身,当时在哈尔滨一家肉联厂当搬运工,体力劳动使他的男子雄性更加突出,加上娶了位相貌出众的上海姑娘做老婆,新婚的头几年,白先生可谓风头出尽,很快小俩口有了一个千金,日子就这么平平安安过着。待到上山下乡的知青开始可以回城了,白先生为了老婆的前程和孩子的未来,1987年他们一家便搬到了上海。全家临时在闸北区苏州河边租了一间10平米的房子过日子。白先生的任务是负责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并到一家街道小工厂做临时工。女方是搞艺术的,一出家门就很风光,谁也看不出她生活在上海的“贫民窟”。过惯了那种顶天立地的豪气生活,白先生觉得上海这块地盘不适应自己,尤其是三口之家的生活实在无法正常维持,孩子是借读生,学校收费比一般的学生要高出几倍,女人收入不多可每天用在化妆上的费用还得靠他做临时工拿的几个钱补贴。为留与走的问题,白先生没少跟女人吵架,最后俩人达成协议:女人留在上海,他带孩子回哈尔滨。离开上海的那一天,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哭了一场,夫妻俩心里清楚,这一别可能就再不是一家人了。第二年,女人给他寄来一张离婚协议书。信中说,离婚的原因不用说了,关于孩子的归属可以留在哈尔滨,也可以到上海。白先生说什么也没有同意把孩子带到上海,从此他把女儿视为生命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开始了一个男人艰苦的追求与梦想。

  “孩子在气质与长相方面继承了她妈的优点,又从我们东北人的血脉里获得了良好的身材。可以说,先天的条件她都有了,只是她不该留在我这样一个没有一点儿艺术细胞的父亲身边。”白先生说完拿出一张已经装包打箱的女儿的相片给我看。

  “真是天生的明星!”照片上的女孩子,既有南方女子的秀美,又有北方姑娘的挺拔,非常出众。

  白先生听完我的赞美,颇为自愧道:这孩子如果放在你们北京人手里,现在不是赵薇也应该是陈红了。

  白先生陷入那些令他难忘的往事之中:他说从孩子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总有人在他面前说,看这女孩长得多漂亮,将来准能当刘晓庆、巩俐一样的大明星。开始白先生并没有在意,直到有一次,孩子的学校被一家广告公司看中,做了个食品广告,里面白先生的女儿上了镜头。广告公司给学校5000元报酬,上镜头的孩子因此得到一件特别礼物。孩子回家跟父亲说了这事后,白先生琢磨了一夜,正是这一夜,白先生决定了一件大事: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全国著名的大明星!

  从此以后,白先生决心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放在培养女儿身上,他心中有个强烈愿望,那就是把从离婚老婆身上失去的东西,从女儿未来的光环中追回来!白先生本人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知道起码的两点:一是女儿的学习必须好,二是女儿的艺术才能必须得有专业人士指导培训。前者他白先生自己能做到,那就是严格要求女儿上好每一天课,做好每一道题。后者他白先生可以通过高薪请人达到目的。为此,白先生凭着强壮的身体,身兼三职,每个月赚回两至三千元来完成对女儿的培养。就这样白先生带女儿度过了小学6个年头。要上初中了,孩子未来的路怎么走,这可是个大问题。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明星。没有大舞台就不可能出大明星。”一位诗人气质的音乐教师对白先生说。这句话让白先生整整几夜没有睡好觉,因为有人对他说,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全国著名的大明星,不到北京的最高艺术学府学习深造,就等于白日做梦。

  于是,白先生作出了一个令很多东北人称道的选择:辞职陪女儿上北京读书。

  这是个难忘的日子:1993年9月1日。这天,白先生怀着对北京的一片敬仰和对女儿未来的无限憧憬,住进了北京丰台区的一间农民房。大城市规定就是多,外地孩子上学只能进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不可以上。白先生对此没有怨言,他反认为北京就应该这样严格管理,不过他不满意的是北京私立学校收费太高,但为了孩子能上完中学,他忍痛把哈尔滨的三间祖传老房子卖掉了,共12万元的三分之二交给了孩子上学的那所私立学校。

  每次接孩子时,白先生看到像潮水一般的接送车队停靠在学校门口,他不敢把带女儿的自行车停到附近300米以内的地方,一旦被孩子的同学们看到了,就等于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一次最严厉的心灵打击。白先生骑自行车时听那些市民指指点点说上这个私立学校的家长都是大款,心里总是暗暗叫苦。私立学校的家长会不断,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歧视,他在给学校的家长工作单位和职业一栏里填的是“民营经商户”。显然在私立学校里,大多数家长的职业都是生意人,他白先生也算其中一个吧。学校很会刮这些财大气粗的个体经商户的腰包,一到逢年过节,总要想个法子让这些有钱的家长们慷慨解囊。“六一节”到了,白先生又一次被当做家长代表被学校叫去,老师提了个小要求:希望家长们为学校修建一座游泳馆出点力,“当然是自愿啊,我们绝对不搞强求!”校长非常严肃地向家长们表示,并说一旦发现有强求之意,大家可以向上级教育局举报。马上就有真正的大款举手,说拿出10万元赞助学校。这边刚落下手,那边的另一位家长立即表示愿意出20万元无偿支持学校。最后有位据说个人资产达十个亿的学生家长一诺而出50万元。白先生在会上第一次看到了什么叫有钱人,也第一次领略到了穷人的滋味。从此他再不敢参加什么家长会了,他让女儿以“爸爸业务很忙,出国在外没时间参加”之类的话推辞。

  其实,孩子上学仅仅是一方面的开支,白先生要负担的远远不止这些。京城的艺术界大腕太多,名人也多,一个好的老师可以一夜间把自己的学生捧上天,找不到门道,转一辈子恐怕也不一定进得了艺术殿堂的门槛。白先生来北京时间一长,便多少知道些“圈里”的事,为此他给女儿设计好了几套成才方案,先是练习声乐和舞蹈功底。这两项基本功据说是未来女明星们必须具备的条件。白先生想要让女儿成为最红的明星,自然要找最杰出的老师。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收费并不太高却注重长相的“导师”,条件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演出收入归他。白先生觉得这个条件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让白先生不放心的是他总觉得这位“导师”眼里的内容不太对劲。唉,艺术家嘛,不都是那个德行!只要为了女儿的艺术才能有长进,就是火坑也得让她跳进去试一试。为了安全起见,白先生想出一个“高招”——他对那位“导师”说他愿意义务为“导师”家做家务。“导师”眼睛一亮:行啊,说好了,我不付一分钱哟?没错。白先生保证。

  女儿就这样交出去了。但白先生越干越不对头,因为那“导师”在给他女儿上体形训练课时,怎么两只魔掌总是在孩子上身乱摸!

  回到家,白先生旁敲侧击问孩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孩子说没有呀?于是白先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接着上课吧。

  时间过得很快,当白先生又一次将5000元学费交给那“导师”时,对方告诉他说下个月要带学生上南方去演出一次。大约10天时间。白先生一想:反正孩子放暑假了,倒是个实习机会。不过临出门那天,他教给女儿出门在外的几个“注意事项”。天真烂漫的女孩哪知父亲心头的担忧,只顾点头,并没在意老爸那双眼里隐藏的几多忧虑。

  在女儿出去的几天里,白先生心神不定,那天因为想女儿的事而独自呆呆地在冷冻库里忘了出来,结果被同事关在里面,差点出了人命。第二天他便不能上班了,正好这天半夜,女儿突然从外地打电话哭着要回来……

  在广东顺德一家宾馆终于找到了女儿。还好,白先生见如花似月的女儿没有出什么大事。只是这回他再不让女儿跟那个“导师”学艺了。女儿告诉父亲,就是这位“导师”在到广东顺德的第一天晚上,便让她进他房间“陪陪”。开始她并不懂“陪陪”是啥意思,后来发现不对劲时,便哭着要走。那“导师”就大发脾气,狠狠地抽了她两记耳光,气呼呼地对〖CM(3〗她说:“像你这样呆头呆脑的丫头也想出人头地?哼,只要我在圈内,就休想!”

  去他妈的休想!北京有的是比他强的。走,我们重新找人给他看看!白先生让女儿擦干眼泪。

  漫长的六年中学生活之后,白先生由初到北京时浑身散发着阳刚之气的东北壮汉,变成了从里到外透着不堪一击的弱朽之躯。“那是人苦心苦给逼成这样的。”白先生说:孩子在北京一年,学费加学艺的费用至少3万元,全靠他一个人挣出来。在北京当临时工

  一年收入最多也就万把元,其余的钱怎么来的,白先生不愿意讲。

  闷了很久,他才说出了自己的秘密:每年他卖三次血,能得5000元;每个周末外出收废品,一年也在8000元左右;除此他帮过一个小哥们在东北做成过一次大豆生意,赚了2万多元。“总之,除了没偷和没抢,什么事我都干过。”白先生说。

  同时,女儿自己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利用一个星期两小时为比她小的同学做家教。她自己的学习用具都是靠自己挣来的钱买的。白先生很自豪地从一个打好包的纸箱里取出几个不同的书包和笔盒给我看:这些都是她用自己的钱买的。

  我抚摸着一个个已经磨破的笔盒,感慨万千地想:也许白先生的孩子,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在“贵族学校”靠自己的劳动挣钱的学生了。

  “可是你花了那么大的心血,最后却为什么没有让女儿上艺术类大学呢?”我一直不理解白先生在北京苦苦挣扎了8年,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明星的他,结果在去年女儿考大学时却把她送进了一所普通大学,而没有送到他梦寐以求的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或者是舞蹈学院。

  “不是不想,而是有一天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想法太过时了,或者说太急功近利了。”白先生说,触动他有这个想法的是前年他带着女儿去某艺术学院招生现场所看到的一幕。“那天我和女儿本想观摩一下,谁知,那天的一个意外事情使我和女儿都改变了往日的明星梦追求。其实也不算是惊心动魄的大事,这种情景听艺术院校的老师们说年年都可以见到。正因为如此,才真正触动了我和女儿的心哩。那天我和女儿到音乐学院门口看招生,想不到初试的人有几千人!而且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强,女孩子个个长得像花似的,好像都曾在电影电视里见过。结果呢,这些孩子没有多少被录取。我们看到一对父女抱头痛哭,哭得伤心程度令在场的人不得不过来劝解。那女孩子一边抹眼泪一边向在场的人说,她父亲已经得癌症3年了,就是为了她考音乐学院,不惜到一个有毒的矿上干重活挣钱。3年了,他把看病的钱全都花在了女儿的学艺上,这最后的一年,她没考上,父亲再也无力到矿上为她挣钱继续学艺和考大学了……那父亲后来不顾脸面地流着眼泪对在场的人说,你们也别信明星不明星的,能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工作做的孩子就行了。人死了,还有啥求的?就是儿女成了大明星,当爹当妈的都累死了,能看见些啥呢?就算我们的儿女当了大明星,心里会有欢笑吗?没有,不会有的……”

  白先生久久没有从这段往事中收回他的思绪,而我也同样因这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而沉思。

  一个家庭的明星梦的破灭,使白先生父女俩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了另一种选择。我问他是不是因为别人的失败也动摇了你们的信心?白先生摇头说:“完全不是。我的女儿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才能都使我有足够的信心。但我们父女俩都一致同意放弃往日的明星梦,觉得这条路现在被严重误导了。如果说大学高考是千万人抢行的独木桥,那么选择当艺术家、当影视主持人等职业的路其实是比独木桥更激烈、更难走的钢丝绳。你想,现在高考全国大概是10%左右的录取率,大中城市几乎达到了50%左右的录取率。可制造明星的艺术类大学的比例是几百分之一,甚至是几千分之一!我自信我女儿可以成为这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但我想,假如我女儿成了这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那不意味着由于她的成功、而使他人的梦想彻底毁灭了吗?这太残酷了!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出现这种被人挤压的残酷,但我也不愿意看到因为我和我孩子的原因造成别的孩子和别的家庭出现这种结果,所以我和孩子决定放弃。而且我也借此希望那些仍在苦苦追求把孩子制造成明星的家长们,早早休战吧!那实在是太痛苦的厮杀,杀害的都是我们自己。”

  想不到学问不深的白先生说出了如此动听的警世之言。

  人为的制造明星在今天的中国其实是个很泛滥的现象。据说目前在北京几家电视台“寄生”的编外节目制作人大约有上千人,而他们每人手下的“学生”少则十几位,多则上百位,也就是说北京城里的几家电视台外围至少约有万人以上的少男少女(以少女居多)在等候哪一天中央电视台的大门或者北京电视台的大门给自己留出一条缝来,并期望在某“大导”的提挈之下一鸣惊人,红遍神州。北京某台文艺部的一位名导不无苦恼地向我诉说,自从他当了文艺部节目的主审后,就时不时有陌生人跑到他家堵他,你要是不理他们,说不定某个小报就出来一篇文章把你损得有苦难辩;你要是理吧,“他们有的是全家,有的是父女,有的是母女,像藤似的缠着你,说是向你送人才来了,把一个大活人往你面前一推,说这是俺家的千金、公子,如何如何的爱好艺术,如何如何的有灵气,又如何如何的向往影视艺术。有钱的,开口便直截了当地说开什么价都行,只要让我孩子能像小燕子一样演部戏。还说赵薇算什么?要是我孩子演小燕子,准比她强几倍。没钱的也一样慷慨,你大导演只要能让俺孩子演个角色,哪怕在镜头里露个脸,我们全家给你做牛做马都行。有一次我实在被一对父母的执着所感动,同时看看那女孩子也确实相貌可以,便有意让她在一个小节目里试着演个小角色。哪里想到,这位自报是高三学生的女孩,竟把二百来字的台词读错了五六个地方。我说你这个文化水平以后怎么进大学呀?她说艺术院校主要是考艺术专业,文化课成绩不是主要的。我一听就跟她急了,谁告诉你的?你以为现在还像前十几年考一二百分就可以进艺术院校?美得你!现在,人们都以为唱一首歌,演个角色,露一次面就可以成为大明星了,就可以名扬四方、财源滚滚?这是天大的教育误区。中国现有专业影视人员不下一两万人,每年又有数百人从大学门毕业,能在影视屏幕上闪闪发光的也就是那么二三十个,加上红火的歌手、乐手和其它艺术家不到一二百人,昨天还是我们熟悉的大牌明星们几年没戏接的比比皆是。就是赵薇同班同学和比她高几届的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在影视圈里打杂的有的是。”这位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的一番话,足以让沉浸于明星梦的人们清醒了。

  在南京,当我讲起电影学院1999年招生的“后赵薇现象”时,朋友笑说这并不稀奇。前一年,电视剧《小萝卜头》的剧组招聘演员引发了一场争当明星的大战。剧组在重拍这部历史题材电视剧时,导演考虑到“小萝卜头”的特殊形象,“要漂亮,看上去要有三四十年代的感觉,弱弱的小可怜的样子,当然孩子还必须有灵气……”原定开机时间快到了,可主角仍没合适的,于是有人提出公开招聘,这样可能选择的面更宽些。《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透露消息:剧组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小萝卜头”演员,一个3至4岁,一个7至8岁。岂料从剧组透露信息到开机拍摄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共有10万余名少年儿童经家长们之手,参加竞选“小萝卜头”。最后从这10万余名竞选者中,杭州的小唐天被剧组“一眼盯上”,成为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出动的唯一一位“一步登天”的小明星。

  一个人选10万人争!可见中国人追逐明星梦多么狂热。

  现实生活使得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做明星便真的可以一步登天的错觉,因而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才道路上出现了许多无谓的投入和盲目的追求,这个误区该让中国人清醒了。

  与此同时,十分相信神和喜欢造神的中国人,又特别迷信那些制造天才的神话,可谓急功近利,使尽招数。记不得哪家电视报道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30来岁的农民,把自己12岁的女儿培养成了神童,1998年考进大学。他的招术就是不进学校,因为他的理论是,传统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目的只是为了高考一关,用12年时间太长,他便按照历年考大学的要求,自制“教学大纲”,每天把孩子关在一间小屋里进行封闭式教学。从电视镜头里看到这位家长的孩子很一般,看不出有特别的灵气。但这位把自己女儿制造成“神童”的家长,还真的把12岁的女儿送进了大学。这种教育路子培养出的孩子,是否值得提倡,暂且不论,当这位家长把12岁的女儿送进大学的消息传出后,湖南、江西、湖北等好几个省的家长带着孩子,要求进这位农民开的“神童学校”。当地教委得知后,说这是非法办校,劝说那些送孩子来的家长把孩子领回去,重新进正规学校。谁知家长们一个也不听官员的话,他们说,我们培养孩子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考上大学,至于选择什么方式谁也管不着,只要能保证孩子考上大学,他(指那农民)用什么方法我们都不在乎。据悉这个电视报道播出后,该农民的“神童学校”又一下多了两倍的学生。几十位来自各地的孩子正在那里进行着“神童”的教育与训练,有的孩子家长甚至连自己的家都不要了,陪着孩子在当地住下,他们一心期待两三年后自己的孩子能稳稳当当地走进大学门……

  有人问那位农民“校长”为何有此突发奇想,他回答很简单:科技大学不是也在搞大学少年班?那是国家花大钱在搞,我一分不花国家的钱,同样出了少年大学生,利国利民,你们应该表扬我才对头!

  有人再问这位农民“校长”:你把女儿培养成“神童”了,她进了大学又能怎样呢?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没有想过她上了大学以后会怎样,但重要的是她比别的孩子提前好几年上了大学,中国的家长对子女们能有什么愿望?不就是希望他们上大学嘛!我的本领就是我已经做到了。

  瞧,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是啊,中国人对后代的期望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成名成家,“学而优则仕”。也许正是这个不朽的心愿,才使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教育传统里总有甩不掉的造神模式和造神本身带来的奇特效应。

  现在40来岁的人都应该清楚地记得,当1977年国家恢复停止了许多年的高考,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人狂喜地重新拿起书本,走进新奇而陌生的大学校门时,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也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坐进了比他年岁大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身边。他就是名噪一时的神童——宁铂。这位被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发现并向时任副总理的方毅同志推荐的少年神童,具有超常的智力,2岁半就能背诵30多首毛主席诗词,3岁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六七岁开始攻读医书,并掌握许多中草药,八九岁时已经能下围棋、熟讲《水浒》……“请科技大学去了解一下,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副总理大笔一挥,当年12月底,正值全国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最紧张阶段,江西省招生办派出要员,直赴宁铂家乡对这位神童面试,结果发现果真情况属实。这宁铂不仅在文学、数学、医学和棋艺上才能超群,还有相当高的实际能力,如主考老师跟他下围棋3盘,老师输了2盘。考试结束后,小宁铂还当场提笔写了一首七律诗。

  “好好!太好了!有思想,有观点,有文采。此乃真神童也。”考官大人们无不拍手叫绝。宁铂从此作为中国的神童代表,在科学的春天里广为国人传诵。正是这一神童的出现,使得全国各地迅速冒出了无数的神童来。那时中国是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党中央高层人士对智力超常少年给予极大重视,第一个神童大学生班——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便由此诞生。之后,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等著名大学都相继办起了“少年班”,一时间,中国的“神童”到处都是。像宁铂这样的少年天才的事迹,确实深深地影响和鼓舞了被“文革”耽误了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发愤图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与决心。

  宁铂式的神童,给“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在拨乱反正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更给新时期中国高考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华社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周年回眸的一篇报道中这样说:科技大学在20年间已向全国各地招生共710多名15岁以下的大学生,已毕业15届共550名学生,其中72%考取国内外研究生,100多名已获博士学位,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本科生。少年班创造了中国教育界的一系列之“最”:11岁的大学生、15岁的研究生、23岁的博士生、26岁的副教授、30岁的教授,他们渐渐显示群体优势,在国内外一些著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中崭露头角,担任重要工作。13岁考进科大少年班的施展毕业后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举攻克数学界著名的难题:“关于布朗运动的数学模型”,刚届30岁就已成为法国居里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在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大少年班学生张家杰是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所有这些,都充分让人相信,神童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有辉煌业绩的,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知本家”时代后,有关二三十岁的博士在美国华尔街大展异彩、威震世界金融界的一条条诱人的报道,怎不叫国人叹为观止!

  20多年过去了,关于中国有没有神童,大学少年班的路子是否真的成功,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和议论的焦点。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这样的话题,就在于中国对造神运动始终情有独钟,它源于我们上一辈人对后一代人寄予的希望之巨、之热切。就像希望孩子成为“小燕子”那样一夜成名的明星一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数理化方面有宁铂般的超常能力,中国的各个阶层的家长不免人人都有此心。这就使得“神童”们头上的光环更加神秘化。

  天才神童真的有吗?

  1999年11月中旬,我来到了如今全国唯一的保留少年大学预备班的苏州中学调查。接待我的是苏州中学校长倪振民先生。这也是我作为苏州人第一次踏进这所从小在我心目中非常神圣的中国名校。吴江桥下古运河畔的苏州中学,也许是今天中国几万所中学中建校时间最长的中学了。1035年,47岁的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到苏州任郡守,范大人在城里转了一圈后选定了一块建宅风水宝地——南园。“妙妙,此地真好,在此建宅,世世代代必生公卿。”一位风水先生在范仲淹面前连连称道。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回神一思:既然此处风水最好,“与其吾家得此富贵,不如在此办所学校,让天下读书人都在此深造而共得此富贵呢?”范仲淹不愧是一代名士,他立即将自己的想法上奏仁宗皇帝,请求捐地建学,造就人才。仁宗皇帝甚喜,准得奏章,从此苏州有了学校,“甲于东南”的吴学也由此开始,并一直沿袭至今。范仲淹捐地办学的故事在江南广为传诵,而作为建校于此的苏州中学虽几经易名,但其根基在近千年间却始终未移过南园宝地一步。至于这里出过多少名士才子,真可谓不计其数。我只知道仅20世纪之后就有孙中山的大秘书陈去病、语言学家吕叔湘、国学大师钱穆、教育家王国维、叶圣陶、政治家孙起孟等一大批学者在此执教过。在名师熏陶下的苏州中学,莘莘学子中人才辈出。当代名人有史学家胡绳、顾颉刚、教育家匡亚明、科学家钱伟长、文学家于伶、严辰、陆文夫和国家女排教练袁伟民等都出身南园宝地。仅苏州中学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31人之多,这个数字与北京大学现有的院士数量不相上下。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苏州中学在最近的20多年里,还为国家教育事业担当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即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输送少年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的摇篮。

  那应该是个神秘的地方,走进这所熟悉而又陌生的学校时,我猜测着校长是不是愿意接受我这个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神童”的特殊来访者?不想,倪校长一谈“身世”,我们马上成了“自家人”——当年他插队的地方和我曾经干过不少年农活的乡村是近邻。一种天然的亲近,使我有机会比较客观和真实地对中国现存的“神童”现象作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我真的很感谢倪校长,他的大智若愚的学者风范使我获益匪浅。

  倪校长向我介绍,苏州中学的“大学少年预备班”是当时根据教育部精神,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的,始建于1985年。首先是针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招生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更好更系统地发掘少年天才?是否从小学毕业就开始抓而不是大学招生时才进行?故而苏州中学成立了“大学少年预备班”,客观上成了产生大学神童们的摇篮。事实上15年来,他们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倪校长谈起此事颇有自豪感,因为15年来,每年大学从全国招收的那些特别优秀的少年大学生中前1至5名几乎都是他们苏州中学出来的,而现在又从大学毕业走向更高学府深造、成为国内外著名人才的也正是这些少年天才。据说自从苏州中学这样的大学少年预备班建立后,相关大学的“少年班”招生一般不再向社会上直接寻觅与招考了,而是从这些中学预备班里选招,这样减少了很多盲目性;而经历了中学预备班两年时间的系统培养,该是“神童”的也就显露出来了,不像以往某些大学少年班招来的学生,开始确实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天才智力,可上大学后,渐渐的“神童”不神了,怎么也跟不上同班同学,退也不是留也不是,使本来一个还算比较优秀的孩子给毁了,造成多方被动。从中学预备班招生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

  那么中学的“大学少年预备班”的学生是怎样招来的呢?苏州中学在招收时,由中国科技大学与他们本校的老师共同组成主考官,开始是跑到各地去招收,后来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家长和当地的老师、官员都会主动给孩子报名。预备班的学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年龄。一般来说不能超过13周岁,同大学少年班入学年龄条件相吻合。二是初中毕业生水平,考生不受是否是应届生限制,但必须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甚至是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水平,以便下一步孩子们能够顺利地接受高中甚至比普通高中更深、更广的知识教育。通常“招生启事”公布后,考生可以自己填写报名,也可以由家长、学校、地方有关机构推荐,这是学校掌握的第一手最初资料。在此基础上,由学校根据学生分布情况设置几个考点,进行初试。初试采用笔试,考数学、语文、英语和理化,成绩突出的再进行复试,其比例一般为4∶1左右,能进入复试的则有很大可能可以进入预备班,如苏州中学1985、1986、1987、1988年最初4届的报考人数分别是145人、136人、153人和305人,能参加复试的分别是28人、22人、28人、28人。这个比例好像有很大的人为性。倪校长证实了这一点,他说主要是考虑他们每年只招收20人左右一个班,“但从初试到复试筛选的比例是符合客观情况的。”倪校长进一步解释说,在复试后仍有一些学生被刷下来,如苏州中学前4届的最后招生分别是21人、16人、20人和20人,宁缺勿滥是他们最基本的原则。

  进入预备班的孩子,用学校比较规范的话说,这些孩子都是属于智力超常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神童”。我特别认真地问倪校长:到底有没有“神童”?他听后笑笑。倪校长显然是位学识严谨的人,他是这样回答我的:“神童”这个概念在教育和科学上是不存在的,但孩子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聪明与不聪明是存在的。他说他考察“预备班”的孩子时发现,这些孩子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坐得住”。

  “同样的小孩,一般上40分钟课就不行了,有的成绩差的孩子在课堂最多能静得下心20来分钟,可预备班的这些孩子就大不一样,他们通常可以认真地听你讲三四个小时的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能坐得住的时间等于我们成人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对知识、对事物的学习与研究比同龄学生要强得多。”倪校长进而给我揭示“神童”的秘密:“从我们的预备班生源来看,所谓智力超常者,他们的家庭环境占主导作用。比如教师的孩子或者在家接触较高知识层次的爷爷奶奶等。应该说,这些孩子中真正属于超常智力者仅占20%左右,大部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正是由于这些孩子从小受的环境影响,比如一些山区或者条件不太好的地方的教师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在家没有人照顾,就被教书的父母带进了学校、带进了教室,他们在很小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开始接受初等教育知识,两三岁的小孩,从人的脑力开发科学角度讲,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些孩子正是在此时得到了外界有意无意的脑能开发,所以日后他们的智力明显比同龄孩子强。一些有爷爷奶奶关照的孩子也是这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神童产生的根源。当然,先天特别聪明的孩子也不是没有,但那种孩子的比例实在太少。我们招收的几百名少年预备班学生中,可能有那么几个而已。”

  原来“神童”并不神呀!只要他们有意无意接受了一种特别的环境,就有可能成为天才神童呀!但是当产生“神童”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像宁铂3岁时就能背诵几十段毛主席诗词并计算很多数学题,今天很多小朋友也可以轻易做到,人们迷信和刻意制造和追求“神童”的现象为什么不仅没有停止反倒仍然趋于疯狂呢?

  倪校长在我请他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非常严肃,他说:作为一名中国名校的校长和一名有使命感的中国教育工作者,他认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具有古老文化的国家,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国家,必须有科学大师,必须有政治和经济包括文学方面的大师,这是时代和我们作为一个大国所必须具有的,大师的产生就多少可以被认为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人物,这些天才人物确实有超凡的智慧与能力。但是,这样的天才不是制造出来的,靠刻意的制造是永远出不来的。因此,广大家长们要做的是,如何符合科学的思想与规律,较早较好地进行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把孩子培养成素质型与专业型相结合的人才,这才是根本的任务。倪校长向我透露:目前中国各大学的少年班已经越来越少,只有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还在保留。各地曾蜂拥而上的“大学少年预备班”,现在基本都停了,只有苏州中学还在坚持着。他们之所以坚持办下去基于3点考虑:一是他们已经办了这么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二是中国如此一个伟大的国家,确实有一些非常超众的人才需要发现和早期的有系统的培养。三是中国是个教育大国,其教育模式不应单一,应该丰富多彩些。

  “目前办少年预备班有很多困难,好多学校办不下去是有客观原因的,比如国家的9年义务教育制,对孩子入学年龄限制很死,这样要在13周岁前就能完成初中毕业学习并不容易,而大学少年班的最高年龄定在15周岁。其二是少年预备班的投资是普通高中班的3倍,一些学校很难承担起这样的负担。生源也是个问题,我们最多一年有500多人报名,现在只有六七十人报名……另外,现在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个人独立生活能力不断下降,高考又开始改革,以前大学少年班参加高考是不考政治的,3+X就不行了,这些都是使少年班越办越难的因素……”倪校长坦言苦恼。

  看来,20余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神童”之路由盛到衰,也说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天才少年的成长并不是靠人为的制造就可以出得来的。正如苏州中学倪校长所言:是天才的我们应该给予特别的发现与培养,不是天才的我们也不要刻意去制造和折磨孩子们,让后一代在符合科学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成长,这是最重要和最可取的。

  在每一年高考中少一些“神童”,多一些优秀生,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家长就都该知足了。

  三问天:“黑客”何其多?

  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先进了?还是我们的网络有太多的空子可钻?但我们不得不清楚地面对一件事:那就是日益严重的智力犯罪现象。只要稍稍注意一下法制报刊,就会发现一个信息:高校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犯罪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而且他们的手段之高明、之隐蔽、之贪婪,都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可以认为,凡先进的技术领域、凡金额巨大的金融案件中,不会没有高学历者参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让全世界都感到惶恐的“CIH”之类的病毒,不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是很难制造出来的。那些利用信用卡“搜狐”银行的巨额钱财,那些利用网络进行诈骗,那些专袭无绳通信的高手,哪一个不是高智商者?

  “黑客”不仅仅出现在高技术领域,也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我们的道德行为当中。不信你做一些调查统计就会发现: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发生灾难时,最能献爱心和伸出援助之手的常常不是通过高智商赚大钱的人,而是那些拿钱不多、自己还不一定过得下去的工薪阶层或者平民百姓;当大街上出现歹徒血淋淋地向你刺杀过来时,第一个上前见义勇为的也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常常是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平常百姓。在家庭,做父母的磨破了嘴,让孩子去擦一次地、刷一次碗仍感觉特别的费劲,可当给子女几百元钱时,他就会笑眯眯地叫一声爹好妈好……如此反差,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们的孩子知识都在提高,素质却在普遍下降,尤其是行为规范与道德水准更是在无情地溃退。

  与父母的一次口角,可以离家出走;一次不顺心的管教,可以向父母举刀砍去;个人利益受到稍稍的损失,就会大闹天宫,折腾个翻天覆地……所有这些心胸狭窄、无情无义、残忍可憎的表现,难道不令我们反思今天的高分低能对整个民族的危害吗?为了实现每年的高考率,为了保证孩子能走过“独木桥”,为了跳龙门的那一瞬间的跃起,中国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到底有多少?

  显然,高智力犯罪的增多,并不全部怪罪于我们的教育,但“中国的应试教育是不把人弄成废物就绝不收场”的事实仍客观存在。在一次中学生家长会上,一位学生的大声疾呼,赢得雷鸣般的掌声。且不说此话是否有些偏激,它至少表明学生们是何等地痛恨应试教育。

  浏览目前的报刊,几乎一谈到“教育改革”,就会有大谈“素质教育”的文章出现,这个口号实际上从80年代初高考走上正轨后,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便天天高喊不止。事实是,素质教育的宣传越喊越高,声势越来越大,而实际状态中应试教育的鞭子越举越高,往学生身上越抽越厉害。为写此文,我曾留意1999年11月的《法制文摘报》,顺便摘下几篇报道,大家读后可以有一种直接的感觉:

  报道之一:据《今晚报》报道:天津市第十九中学一个老师因班上有十几名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便让这些学生站在讲台前,当众自己打自己耳光。有的学生考试成绩26分,就让他从26开始,边打边数数,一直打到53记耳光——因为这个数到了良好的分数线。有一个同学不敢自己打自己,老师就气愤地上前亲自动手打他。11名同学放学后,都红肿着脸,直到在家长追问下才说出真情。

  报道之二:陕西消息,9月27日上午10时许,陕西黄陵县田庄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葛某正上数学课,22岁的老师葛小侠因他教的数学作业未完成,该老师就向全班宣布:每人须向没有完成作业的葛某抽10鞭,于是全班50个同学中有28个同学举起教鞭抽打这个孩子,40分钟后,这位学生被打得大小便失禁,倒在地上呕吐不止,最后被人送回家,至今不敢上学……

  报道之三:安徽消息,大别山某校老师,因为一个学生的作业本做得潦草,便令罚做1000遍,并且必须在当天完成。这个学生在做到300多遍时,已经眼花脑晕,但老师坚决不让他休息和吃饭。该学生硬是做到600多遍时,昏倒在桌上,老师看到后,气愤地走去泼了一碗冷水,训斥学生不许再偷懒,否则再罚1000遍。就这样,这个学生不得不继续做题,直到最后不知人事……老师第二天还在教室里对学生们说:谁不认真做作业,某某同学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榜样。

  报道之四:11月22日郑州电,记者在葛埠口乡一学校看到,该校教学楼二楼距地面3米多高,楼下是硬土地,上面砖头裸露。11月6日,6名男生没完成家庭作业,数学老师熊某某勒令他们到走廊上去写。过一会儿,这些学生仍没写完,一学生说:“我不会做。”熊老师说了气话:“人家都会你不会?你真笨,跳楼算了。”然后就回教室继续上课。该班教室在二楼,这个学生真的钻过扩栏,抓着下边的铁管跳了下去。回到教室后他对老师说:“我跳下去了,让我进班吧。”熊某某表示不信。那学生无奈说:“不信我再跳给你看。”当着老师的面他又跳了一次楼。熊老师便对其余5名学生说:“你们也做不出来吗?那都跳下去吧!”5名学生便排着队依样跳了下去。其中一名落地时扭伤了脚,当即坐在地上不能走动……

  ……

  例子太多了,我先后从这个月的报上剪下十几条类似的报道,实在不忍心让这些非人的残酷例子叫读者跟着受罪。据一家中小学教育调查信息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每年发生的教师以残暴的手段摧残学生的案件不下百起,而每一案件所使用的手段与方法,大多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在教师粗鲁的专制教育下,很多学生的心理出现不正常,有人曾对东北三省的42所中学、60所小学的30000余名学生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疾病。中国中小学生“学生与发展课题组”发布的另一则最新研究成果是:一多半的中学生认为学校的老师教育方法有问题,其中对近三分之一的老师“极不满意”,“他们像电影里的坏人对待我们”——学生们说。这个课题组还公布一个数字:高中生仅有463%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学习”而上学的,换句话说,有9537%的同学讨厌学校的老师与老师的教育方法。在升学率和与之相关的提薪与提职等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以极端手段对待学生似乎已经在中国中小学里成为普遍的现象。

  “亲爱的叔叔们,我时常在听你们憎恨网上的‘黑客',然而你们可知道,在我们学校,‘黑客'天天在袭击我们。他们道貌岸然,他们彬彬有礼,但那是在他们欢喜的时候,或者看到了他们满意的学习成绩,了不起的名次排序时。我们无比憎恨这样的‘黑客',因为他们的权威无法使我们有所反抗,每一次稍稍的不从,结果将是我们细嫩的皮肉受尽蹂躏,或者天真的心灵毁灭。救救我们吧,大哥哥大姐姐们,把你们制克病毒的本领留一块给我们,即使将来用我们全部的生命与努力作抵押……”这段署名“21世纪新网友”留在一个不起眼网上的话,是位知道我正在写高考报告的网友特意为我摘载下的。也正是这位“21世纪新网友”的呐喊,使我必须在本文写进关于教育战线上的“黑客”问题。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本不该生产出那些高智商的犯罪“黑客”来,但我想既然这类“黑客”现象是存在的,那么是不是该想一想它产生的原因呢?于是它使我联想起中国目前在中小学校特别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严重得不能再严重的应试教育危机。自然,在这中间充当“黑客”的无疑是那些高高举着教鞭,来不来就对学生施加淫威的某些教书先生。因为这些校园“黑客”们至今仍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他们的行为而给我们的下一代,给整个民族造成的“病毒效应”,绝对比“CIH”更令人胆战心惊。

  有一件事我以为非常典型地说明校园“黑客”的危害。一本叫《盲点》的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1992年11月16日这一天,某地一个偏僻的山村发生了一件令全村人惊呆的事:5个女学生(三个9岁,一个8岁,一个10岁)集体上吊自杀。报道如此说——

  ……这天早上,侯芳芳、吴兰兰、袁媛、徐影4个小姑娘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急匆匆去上学,家长们并没有注意到一张张小脸上的神秘表情,在她们的书包里已偷偷多了一样文具之外的东西。来到学校,她们汇在一个角落处把东西拿出来,每人都是一条宽5寸长3尺的“白孝布”。

  “这个行吗?听大人说上吊都是用棕绳。”年仅8岁的袁媛天真地问。

  “行,怎么不行。”信心十足的侯芳芳说,“电视上不都是用白布吗?”几个小女孩叽叽喳喳议论了一会儿死是怎么回事,死后会怎样。他们没有害怕也没有伤感,仿佛在商量着一场游戏。

  这一天她们照样上课,做作业,回答老师问题,一个个与往常一样。两节课后,她们又聚在一起,说是要试试看行不行,几个人就到学校后面的一片桃树下,选了一棵很小的桃树,布条拴了好一会儿才拴好。可是谁也不愿先试,还是老练的侯芳芳先来:“试你们都不敢,真死怎么办?”她一边说一边把脖子挂上去。谁知刚一踩空,树枝“叭”地一声断了,侯芳芳重重地摔到地上。几个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她们像没事一样,拉上侯芳芳收拾了东西马上又去上课。

  放学了,她们4个集中在“试死”的地方,又来了个叫李平平的小姑娘问她们去干什么,袁媛回答说是去上吊。几个人都说读书太难,死了算了。李平平被说动了。可是她没有白孝布,急得差点哭了,她们答应等她去找。果然不一会儿李平平高高兴兴又找了条“白孝布”。几个人慌慌张张去找了好几个地方都不满意,最后选在离学校约1公里远的一条悬空的自来水管下面,几个人用小手抓住那水管试了试,说是这里好,不像桃树会断,再说下面是一片青草坪挺干净的。于是她们就把布条拴了上去,布条下面都留有一个空套子,被风吹得晃晃荡荡的。有人提议和父母老师告别,几个人齐刷刷跪在草坪上,天真的脸变得肃穆了。这一“仪式”结束,正要准备“实施”,吴兰兰猛然想起今天要到舅舅家去“吃酒”,或许舅舅还会给她2元钱买糖吃,不等小伙伴们同意,她拔腿就跑了。吴兰兰一走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便有些动摇了。只有侯芳芳仍十分坚决,她说:“你们这些胆小鬼,你们不死我死,但不准你们告诉任何人,如果哪个敢当叛徒,我会变鬼来找她的。”

  说完她写了张纸条留给老师,大意是她死后一辈子也见不到老师了,但她愿意去死,这样以后就再不会有人能打她、骂她、批评她了。她把纸条交给袁媛,就义无返顾地挂上脖子。当她在水管下面挣扎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吓得愣住了,继而各自向自己家里跑去。

  这些孩子回家后,的确遵从侯芳芳所嘱,没有告诉任何人。待第二天上午芳芳父母找到她的时候,已是一具冰凉的尸体。

  侯芳芳的父亲是国家干部,70年代末由学校分到这个小镇工作,与本镇一农村姑娘结婚后,生下一女一子。农民出身的侯父,深知在这山沟里干农活的艰苦和得到一个工作的不易,要跳出“农门”的出路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夫妻俩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一对儿女的学习上。芳芳爱学习,接受能力强,在父母的辅导下,还未上学就已把一年级的课学完。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成绩在班上总是居第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担任了班干部、少先队中队委。遗憾的是芳芳的弟弟对学习毫无兴趣,靠读书成才希望渺茫。于是,芳芳成了这个家光宗耀祖、跳出“农门”的希望,也成了父母在人面前炫耀的“金牌”。为了让这块“金牌”继续发出光芒,达到父母的目的,父母给她定了严格的“家规”:考试成绩必须双科100分,下午放学4点20分到家。年年还得评上三好学生。达到这个“标准”不容易,哪能每次考试都是满分呢?为此挨打也是常有的事了。她常把自己和弟弟相比,产生了受歧视、受虐待的感觉。她对同学说:“我要是个男孩就好了,这样哪怕成绩不好也不会挨打了。”

  不知是孩子想求得父母对她的一点爱,还是在家庭的严格教育下使这姑娘懂事早的缘故,芳芳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很能干,煮饭、喂猪、挑水、洗衣她都干得井井有条。就在悲剧发生的前一个月,芳芳的奶奶去世,父母到60多公里外的老家奔丧。一去就是好几天,芳芳在家里除了操持家务,还要辅导弟弟学习。尽管如此,父母对芳芳的严厉仍是有增无减。有一次,她曾因成绩达不到100分而一夜不敢回家;又一次曾因脚背被弟弟用斧子砸伤后,反被母亲臭骂……

  她慢慢感到爸爸妈妈都不爱她,小小年纪变得少年老成。虽然因为她“成熟”,邻居们夸她,亲戚朋友赞她,但是人们并未发现,在她身上缺少了同龄人的天真活泼。

  由于学习成绩好、懂事早的原因,侯芳芳在学校、年级、班上都担任了职务,成了学校里的“小忙人”,她除了完成自己的作业,还努力做好老师交待的事。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次老师要她带领同学们打扫卫生,卫生没有打扫完,她就和几个同学踢毽子去了。老师发现后,没有批评任何同学,却把她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一通,说她是“干部”,要起表率作用,过后她想不通,悄悄蹲在墙角哭了好久。

  又有一次,老师安排她组织早读课,那些调皮的男孩子把她的书包藏起来了,她就凭着背熟的课文带领同学们早读。因有一句课文一时记不起来,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恰在这时老师进来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她,说她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她又委屈,又惭愧,哭着跑出了教室。

  当然她在学校还经常受表扬,每次评奖都有她的份。老师们经常把她作为楷模,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别看是些小学生,他们也懂得讽刺、挖苦、奚落人,如果回回成绩考第一倒也没事,稍有一次失误就会成为那些顽皮学生挖苦的对象,起哄、围攻她,弄得她好久都抬不起头来。

  她那张稚嫩的小脸时常挂满忧郁。她对要好的同学说,在家里要当优等生,而在学校宁愿当差等生。

  她觉得自己活得太累了,还不如死了好。死是一种解脱。这种想法在她读二年级时就有了。

  那次也是因为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标准”被父母打了一顿以后,她偷偷跑到一座山脚下哭了很长时间,后被一位过路的老汉发现了,问她干什么,她说:“老爷爷,我不想回家了,我想死,但我不知道怎样死才好,你能告诉我吗?”

  老汉吓了一跳,“小姑娘,花都还没有打骨朵儿哩,怎么就会想死呀!快随我回家去,看你父母不收拾你。”

  侯芳芳死活不愿回家,后来老汉答应不告诉她父母,她才勉强随老汉回家去了。

  以后死的阴影就时常笼罩在她的心头。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便时常诉说着各自读书的艰难,讨论着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死后感觉怎么样。有一次,几个小姑娘在一起算了一下账,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如果到高中毕业,还有整整9年。天呀,9年时间要考多少试,做多少作业,要挨多少打、骂和批评呀。开始她们想到过逃学,到处流浪,哪怕拾垃圾也比读书轻松。但又听说没有家的小孩会被坏人装进麻袋运去卖了,还有可能被挖掉眼睛,那样不更痛苦吗?小姑娘们感到茫然了,熬下去吧,这样读书实在是太累太累,去走那条“惟一”剩下的绝路吧。

  于是就出现了那集体自杀的悲惨一幕……

  好了,这样悲惨的故事如果再读下去,我们只会有窒息的感觉。在一串串常人无法理解的事件中,大家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身为传知授业的教师们,难道就真的一点不懂暴风雨不可能助长禾苗成长,雷鸣闪电不可能让百鸟欢啼吗?

  “在升学率的高压下,我们有苦,我们无奈,我们实在拿不出别的法子。”法庭上,一位向学生施淫威的老师哭丧着脸,抱怨道。可笑和滑稽总是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

  有次开家长会,当家长们提出应该改一改现在的应试教育,校长便反问大家:“我们搞了那么多年教育,上面的经验也是一部又一部的介绍,但我们学来学去结果是‘找不着北’。”一位家长则说:“你们翻翻《毛主席论教育》一书,他老人家早就说过:现在的课程太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劳动及必要的社会活动。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另一位家长发言道:“70年前的1929年12月,毛主席在所作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里就早已传授过教育方法: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说到这里,这位家长提高嗓门说:“我补充两点:11要利用计算机;12也可以抽空看些电视节目。”

  这个家长会是“开炸了”,后来校长和老师们都忍俊不禁。大家反思,比起毛主席说那些话时,我们的时代进步了许多,但对待教育问题上这些简单而并不复杂的道理,为什么我们一直弄不明白呢?为什么非得把我们好端端的孩子逼成疯子,逼成残疾,逼成傻子,最后不得不拿起刀子来杀自己的家长和尊敬的老师呢?

  据说后来家长会开得好多人哭了起来,校长也哭了,老师也哭了。

  我想这一幕一定很凄美,如果孩子们看到后也会很感动的。只是这样的家长会太少了,几乎不太可能出现。所有的家长会都变成了浑身上下充满火药味的老师和校长的无休止地动员研究和出谋划策的战术动员。难怪学生们说有的校长和老师是不折不扣的“希特勒”,家长是法西斯的帮凶。

  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形成敌我阵线,亲人与骨肉之间没有了亲情,这种情形下即使培养出了天才,也一定是最无情和最具破坏力的可怕“杀手”。

  不是没有出路,而是必须有心。北京育鸿中学校长王永勤先生便是这样的有心人。他的学校之所以享有崇高声望,在于他善于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那道深深的沟壑,他认为面对新世纪,如何做好教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就像一面镜子,学生们想的字字句句都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在“黑客”盛行的今天,我们借得王永勤先生整理出的他的学生的“心声”,请所有的老师们听听孩子们是怎样“愿意做老师的朋友,喜欢老师的微笑”的:

  高三年级学生:

  身为21世纪的教师,我想应有一个“全球战略”,即应多吸收一些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及科学的教学制度,应加紧让素质教育普及开,让众多中国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让大脑不再成为一个被装满的容器,而成为一个将被创造点燃的火把。(王连智)

  (1)有耐心;(2)有爱心;(3)有情趣;(4)有责任感;(5)能理解学生;(6)能够微笑授课;(7)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张烁)

  初一年级学生:

  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只希望教师爱笑,不偏心,关心同学。也许大人们都认为老师严肃点好,但学生眼里的教师不留作业,爱开玩笑才是一位“顶好”的老师。但我不同意不留作业。写作业、复习功课是学生的一种天职,你要不写作业还算学生吗?笑,是每个人都会的,但有的老师上课却喜欢板着脸,让同学们一看就没心思上课。不偏心,是每个同学的愿望,在教师面前应该人人平等。(田静鑫)

  在我心中,教师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要和同学们成为朋友,愿意听取同学们的心声。然后不要当面批评同学,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尊心,也就是要面子。还有,讲课时要幽默,上课时会开玩笑,因为上课时老师只讲课,同学容易走神。最后,不要总是找家长,我想如果您们好好和同学们讲道理,他们会听的。亲爱的老师,我们真心希望您和我们是好朋友。(段金楠)

  初二年级学生:

  您们说过,21世纪是与世界的距离缩小的时代,您能否也与我们的距离缩小呢?我希望您们能提醒我们,而不是歧视我们,您们能帮助我们,而不是检查我们。您们如果能与我们真正交上朋友,我想:您只要说一句,我们就一定能做得很好。我希望您能更多了解我们,我真心的期待着,我相信您们一定能做到。(胡由杰)

  初三年级学生:

  我希望教师首先应面带笑容,无论是上课还是课下,因为这样能使同学们感到亲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爱笑的老师更容易激发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李荣)

  我们作为跨世纪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我们面临毕业,面临中考和高考,家长对我们施加压力,老师对我们施加压力。我们都知道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一节课45分钟,好不容易下课了,老师还要拖堂。我们每天在学校面对着那么多的科目,回家又对着那么多让人头痛的作业,我们真的很累。我们需要多点休息,需要多点自由,需要多点理解。我们心目中的老师应有幽默感,可以和我们成为朋友。我希望老师不要太严肃,可不可以笑一下?

  最后,说一句:教师们辛苦了!(秘莹)

  瞧,多懂事的孩子们。

  读了这些朴实无华的孩子的话,我想那些靠教鞭与惩罚手段的“黑客”教师们该把高扬的教鞭放下了吧!学生们只希望您们对他们笑一笑,只要“笑一笑”,其它的“什么都好说”。而且,您们不是常常自己感觉没有办法吗?那就把学生们教给您的本领都用一遍吧!

  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再顽皮、再笨拙的孩子也会温顺和聪明起来。亲爱的中国教师们,世界上还有比学生们自己想出的办法能更好地教育他们本人吗?




 相关链接
第四章 苦水倒不尽 青春好烦恼 (二)(2000/07/17/ 22:27)
第四章 苦水倒不尽 青春好烦恼 (一)(2000/07/17/ 22:12)
第五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2000/07/17/ 21:53)
第三章 目击高考现场(二)(2000/07/17/ 21:43)
为亿万学子呼吁--《中国高考报告》网络版专题 
 新浪推荐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性知识问答专区
巩俐希望工程广告风波
温布尔登网球赛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电视剧《中关村》征集剧情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