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求职招聘> 北京晨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众说纷纭:人才争夺战缘何火爆高校校园

http://edu.sina.com.cn 2000/12/05 09:32   北京晨报

  步入世纪末的最后一个月,人们已感受到日渐浓厚的寒意。然而,在萧瑟的北风中,北京的一些知名高校的学子们却体味着各大企业火一般的招聘热情,其中尤以北大清华的学生感受最为深切。在这些求贤若渴的企业中,外资企业表现得格外突出,他们以各种形式宣传自身的企业形象,推广企业理念,以求招揽最优秀的人才。面对大批优秀学子走入外企的大门,我们不禁发出疑问:究竟是什么引领了学子们的脚步?这样的人才流动对于国家是否算是人才的流失?今天,我们会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声音……

  政府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任占忠

  积极支持大学生到外企工作

  1998年前主管部门对北京高校毕业生去非国有单位(含外企)采取了制约措施,以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用人之需。1999年起,这一做法得以改变,主管部门对毕业生在外企工作表示支持。一年多来,高校毕业生到外国企业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说明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得到了广泛承认。

  为什么要支持毕业生到外企工作?首先,从国家对外开放基本政策看,既然要吸引外企来华、来京投资或经商,就应该允许和保证中国人前去工作。第二,外企是在中国本土经营,毕业生也可以随时离开外企到国企发展。这种流动,类似在中国企业之间的流动,不能说是流失。

  不可否认,毕业生到外企工作对国企也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外企职工薪酬高出国企很多,确实吸引了一批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但是,我认为,在国企和外企的用人政策上,我们不宜采用多种标准。既然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就应该支持而不能限制毕业生去外企工作;国有和其它民族企业必须也只能通过自身的发展,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的需要。同时,关系国计民生和新兴的国有和民族企业,其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国家应从政策上予以支持,使其有经济实力吸引毕业生;学校也要教育和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学生

  北京大学 周晨 赖晓东 王宁

  需要的是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现如今对于北大理工科专业和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出国深造可能是最主要的趋向之一,另外极少数的同学考研或找工作。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到北大来开招聘会,但企业类别还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已开始行动,早早进入高校举办大型招聘会,比如“宝洁”、“麦肯锡”等。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的招聘会逐步增加,而行政单位一般会在明年年初开始。

  我们在应聘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是否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待遇的问题放在后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无论是薪金待遇,还是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国企和外企的差距都比较大。笼统地说,一直以来国企在这方面都不是很重视,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而企业文化对工作于其中的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到我对生活的态度和今后长远的发展意向。

  但国企也有优势所在,在当前的体制转轨阶段,国有企业更有发展潜力,其前景远远大于外企。我们认为,国企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吸引那些已在外企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已经过外企系统的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锤炼,是最有能量的动力源泉。这才是国企吸引人才、推动发展的比较好的策略和思路。

  清华大学 李金儒

  很失望,没有西部的公司

  现在,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在忙碌着。以就业心态来讲清华的学生是比较自信的毕竟清华是一个很好的招牌学生在应聘过程中也就比较吃香了。

  我来自西部很希望在招聘会上能够看到一些西部有实力的高科技公司来招聘肯定会有一些人愿意去的但是我很失望在前不久的那次招聘会上,那么多的招聘公司中没有一家来自西部。当然很多人还是希望留京、出国或去沿海的公司这很正常,因为东部的发展环境始终是比较好的。这两年,高招并轨后毕业学生的流动相对自由便有过于集中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倾向,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才大碰撞。

  虽然,学生到外企和国企、东部和西部的两极分化会在将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但现在这种现状还难以改变西部和一些国内公司只能在他人之后选择。我觉得,对我们学生的就业指导还需要加强一些宏观的指导是必要的,否则,开发西部的人才从何而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冯云志

  情况不同选择不同

  我觉得,现在学生毕业找工作要求都比较实际,除了这份工作要符合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及其自身特长能有所发挥外,薪水、福利待遇、户口等都是很重要的考虑内容。北京学生多数可能都会选择外资企业,因为外企有成型的企业理念,在管理方法、人才培训及工作氛围和环境上都是很多国有企业难以企及的就像在IBM锻炼过两年以后出来的人与在一般企业工作了同样时间的人所具有的价值和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外地学生考虑的问题会更多一些,其中户口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在这方面,国有企业存在明显的优势。但凭借如此单一的优势,招揽到一部分人才是可能的,想留住这些人才使之长期为其服务却很困难。

  从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国展中心举办的大型企业招聘会,还是有的公司进入高校所开的招聘专场,我们都能看到,那些国际知名企业,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肯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来的多是总经理甚至总裁。基于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他们对人才的要求“best of the best”也就不算过分了。也正是这种重视打动了学子们的心。

  专家

  中国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

  人才战的大幕刚刚拉开

  1998年,麦肯锡公司已预测“全球将爆发人才大战”,最近看到关于争夺高校毕业生的报道后,我觉得已经能在中国听到这场大战的脚步声了,这是一个好兆头。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届时,人才战将空前激烈。过去我们和外国企业的竞争远隔千山万水,现在对手就在隔壁。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人才战只是一次轻度预演。

  我最近在考察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发现,他们把“人才招聘”叫做“职位推销”,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推销者的位置上。他们说“人才大战”的提法太残酷,不如叫“人才追求”。所以,他们的求贤广告都是温馨的工作环境的画面,他们希望大学生来他们公司实习、作毕业论文,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

  五中全会报告中关于“吸引人才”的提法值得我们深思。中国要走向开放,人才的流动是大势所趋,是不能阻挡的潮流,短期内会给国家带来阵痛。但从长远看,它更有利于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尊重人才”的观念,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互相传递,也使年轻的大学生在这些企业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外企的人才战略给我们很多启示,尊重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为人才流动创造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让青年才俊不仅能实现物质愿望,更能实现自我价值。很多高校也应意识到这一点,用学术和市场的双重眼光办学,使自己的学生拿得出手,这也是北大和清华等名校学生为什么深受企业欢迎的原因。

  企业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力资源部总监 卢开宇

  我们关注人才本地化

  中国的人才资源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日趋成熟的阶段。教育部关于11月20日后企业可进入高校招聘,为企业吸引人才,也为毕业生进行多面选择搭起了一个良好的人才平台。我们也在积极参与这个丰收的时节。我们一直在努力推介安捷伦的人才理念:我们经常请高校学生来参观公司环境,一些研究课题放在高校去做,公司领导到高校去演讲等,不断传播我们的企业价值观,为吸引人才作准备。

  造成今年的毕业生人才争夺战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加入WTO在即,将有更多的外国小公司进入中国,这将造成更为激烈的人才争夺;二是中国民营企业日渐壮大,他们以更积极的姿态在争夺人才;三是现在的人才市场已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我们参与清华等高校的招聘活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很多专业设置与安捷伦所需要的东西是一致的,二是他们也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形成了一个毕业生人力资源超市。我们也很欣赏这些学生对学术的追求和敬业精神,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应变和创新的能力。我们欢迎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使安捷伦的人才多元化,带来多元的思想。

  我认为,外企进入高校招人不是冲击而是带动了人才市场的发展,不是拉大而是缩小了所谓的人才马太效应。我们看到,在高校的招聘中,不少国内企业表现得相当出色,他们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贴近市场,吸引人才我们实际是一起来开发中国这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市场。

  IBM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周晶

  不看学校而看素质

  上周一,一些企业在北大、清华开办招聘会,但这一次,IBM并没有加入人才争夺大战。我们以前也曾经这样跑过很多大专院校,精力花费很大,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今年,我们和中华人才网合作,改作网上招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招聘人才的质量。

  IBM一直把招聘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来规划。近年来,IBM已累计投资1亿美元在国内各重点大学建立计算机室。我们有一个20多人的大学合作部,专门负责在大学树立和推广IBM的形象,如组织大学生进行比赛、扶持他们的科技开发等。由此,IBM对大学生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很多人在毕业时希望能进入IBM工作。

  以前,IBM招聘人才看重分数、学校和技能,现在更看重一个学生的素质,这包括他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工作热情。每次招聘时,我都与招聘者谈半个或一个小时,问一些关于工作和社会热点的问题,特别关注这个学生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是否愿意帮助别人等。我们更看重一个人是否诚实和正直,从一个人的智商再看到情商,我们更欣赏有活力、聪明、幽默、有组织能力和亲和感的人。

  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 段伟菊

  反思“北大清华”情结

  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业吃香其实不是新闻大家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只是今年外企开始了比以往更大规模的招聘活动,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个现象,并反思这一现象背后的诸多问题。

  一是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正在与其他高校之间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这可能会造成一种教育的两极分化。这两所学校每年圈定了全国几乎所有的文理科高考状元享有国内培养学生成长的最好条件,最佳的教育资源培养的毕业生自然成了人们心中的宠儿。

  二是我们要以新的标准去看待其他高校的学生。我国在五十年代的院校调整中,把当时很多优秀的专业分到了其他学校,有的则单独成立了一个院校,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只不过这些学校不在北京或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而已。如果外企只盯着清华和北大,这多少有一些形式主义和唯心的色彩。

  三是我们的国企也应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下一些工夫,向一些优秀的外企学习,不仅要有拼抢人才的意识,也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同样可以在其他学校选出一批优秀的人才来。(策划 杨秀梅 采写 王正鹏 叶青 廖厚才)




 相关链接
华中师大调查显示:一个学生毕业四个岗位等着(2000/12/05/ 08:41)
求职先问待遇坐等单位上门 大学生就业观堪忧(2000/12/04/ 23:26)
主动与市场接轨 高校热衷“包装”毕业生(2000/12/04/ 20:35)
英才自荐榜(12.4)(2000/12/04/ 18:10)
大学校园里的最后一战:从毕业到就业 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0年世界小姐选美
美国总统大选
新浪招聘网站
时尚精品图片库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网上学园提供学习电脑网络技术文章
全国男篮甲A联赛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