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01:30   新浪考试

  三、分析题

  1.运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原理,分析说明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发挥主体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目的】本题是考查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作用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和观念向实践转化的任务。

  (2)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发挥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人为本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担负起主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作用。

  【解题思路】人的主体性问题是今年较为重视的一个知识点,考生要特别引起注意。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说到底也是一个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主体的创造能动性的意义与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考生回答本题要紧紧抓住认识主体是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在认识活动中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这个关节点,再去分析主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如何增强主体能力,发挥其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就比较全面地将本题所要求的要点回答出来。

  【举一反三】本题可命制不定向选择题。

  2.下列是有关认识问题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自然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人的,恰像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进身内来一般”。

  “当我们用手或唇接触有触觉的东西时,我们不只感觉到石头和木头,不只感触到骨肉,我们还感觉到触觉;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的热情音调。因此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自我’——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即使不能用平凡的,粗糙的感觉认识,也能用有训练的感觉认识,即使不能用解剖家或化学家的眼睛认识,也能用哲学家的眼睛认识”。

  ——摘自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

  材料2

  “我们凭什么能够证明心中的知觉定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引起的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人心的力量生起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一种无形而不可知的精神的暗示生起呢?我们凭什么来证明它们不能由更难知晓的一种特别的原因生起呢?”

  ——摘自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材料3

  “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

  ——摘自荀子《解蔽》《正名》

  材料4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良能”。

  ——摘自孟子《尽心上》

  材料5

  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自体”的世界,这个“物自体”的世界是不可知的,是超乎经验之外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可能达到的“彼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此岸世界”(现象)。

  ——摘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材料6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在认识论上的哲学倾向及局限性。

  (2)比较材料2和材料5的异同。

  (3)指出材料2和材料5各自的错误实质。

  (4)指出材料3的哲学倾向,并解释材料3的含义。

  (5)指出材料4的哲学倾向,并解释材料4的含义。

  (6)比较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异同。

  (7)材料1、材料3、材料6与材料4有什么区别?

  【命题目的】这是一道有关认识论问题的综合分析题。

  【参考答案】(1)材料1在认识论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因为它坚持了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反映论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在认识论上不懂实践、不懂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因此是机械反映论。

  (2)材料2和材料5的共同点都否认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都是不可知论哲学。二者的区别在于:材料2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观点,完全否认人的认识能力,最后必然导致怀疑主义;材料5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观点,认为人能够达到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达不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材料2的错误实质是割裂了感觉和外界事物的关系;材料5的错误实质是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4)材料3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是说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世界能够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能力与外界事物相结合就是认识。用耳朵听才能听到声音,用眼睛看才能看到东西。

  (5)材料4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是说人的认识、知识是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而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仁、义、礼、智之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不用学习和思虑,与生俱来。

  (6)材料6、材料1、材料3三者都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材料6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材料1和材料3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区别在于:在认识论问题上承不承认实践、懂不懂辩证法。材料1、材料3由于不承认实践,不懂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是机械反映论。而材料6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地反映,是能动反映论。

  (7)材料1、材料3、材料6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材料4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回答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解题思路】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对不可知论的确认;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把握。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生解答本题必须对认识论的一些派别、基本观点和典型代表人物有一个总体掌握。否则是难以解答的。通过本题,提示考生在复习时,对那些相关的包括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哲学观点、典型代表人物一定统一起来理解和记忆。反对单打一的复习,如此一遇见综合题就会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举一反三】本题可命制不定项选择题。

  3.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观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直到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乃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是利己主义”。

  ——引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材料2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引自王守仁:《答友人问》、《传习录下》

  “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

  “理智是一种行动,绝对不再是什么”。

  ——引自费希特:《“知识学”引论》第一篇

  实践理念“比以前考察过的认识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实践的理念即行动”。

  ——引自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材料3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2)材料2中王守仁、费希特、黑格尔在实践观问题上各自的特点及他们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3)谈谈对材料3的实践观的理解。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的实践观以及历史上实践观的不同形态。

  【参考答案】(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但他们只是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肯定了科学实验这种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的作用,并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和论证,因此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例如,费尔巴哈也提到实践,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他说的实践只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是饮食男女这类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或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他完全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

  (2)材料2中王守仁和费希特的知行观都是把“行”归结为知,把客观的实践消融于主观的精神活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人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用客观存在的观念来克服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又用实践的观念克服客观观念的片面性。前一方面属于理念的理论活动,后一方面属于理念的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从主观的观念达到客观真理,这个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绝对观念”这种客观精神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仍然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3)材料3中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历史上看,是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又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改造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达到统一的基础。

  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因而也属于实践的范畴。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实践观不管是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还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正确地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揭示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回答本题没有太多的难点,紧紧围绕着每个问题,到材料中找答案。

  【举一反三】可以与认识论其他原理综合命制分析题。

  4.关于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科学家、哲学家们作出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材料2

  休谟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材料是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

  材料3

  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须的足够的感官。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

  (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作出回答。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及不可知论的错误所在。

  【参考答案】(1)材料1的观点带有不可知论的倾向。材料2的观点是不可知论。材料3的观点是可知论。(2)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没有看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3)人的感官是把人的意识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而不是把二者分隔开来的屏障,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官,我们的知觉就能达到与知觉到的事物本质相符合。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分辨感性知觉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解题思路】本题中所给出的三个材料都是关于认识论方面的,对于这一点考生可以判断。如果出现错误的理解会出在材料2上。有的考生会误认为休谟在谈感性经验问题而判定材料2是经验论观点。回答本题应紧紧围绕着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再到别处去找答案。

  【举一反三】本题可命制选择题。

  5.下面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笛卡尔: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须是真知识”,“真理观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观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命题目的】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确认。

  【参考答案】(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题思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考生一般都可以掌握,但对于割裂二者的关系所犯的两种错误,即唯理论和经验论及其错误观点,有的考生就不一定清楚了。回答辨别本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特点,再依此为依据,分析每一个材料的具体观点,最后再断定它们的哲学倾向。聪明的考生可以从问答(3)中找到问答(1)和(2)的答案。

  【举一反三】本题可命制选择题。

  6.下列是中国哲学家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材料:

  材料1

  “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听其言而观其行”。

  摘自孔子《公冶长》

  材料2

  “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摘自朱熹《语类》卷九

  材料3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

  摘自王阳明《全书》卷二

  材料4

  “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则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摘自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

  材料5

  “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且人类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行先知后”,“行易知难”。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6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4、材料5各是什么样的知行观?

  (2)材料2、材料4、材料5有什么异同?

  (3)材料1、材料2、材料3有什么异同?

  (4)材料6与材料4、材料5有什么异同?材料6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材料1~5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何现代价值?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关系的各种观点,即唯物论观点、辩证法观点、唯心论观点的把握和理解。

  【参考答案】(1)材料1是“知先行后”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材料2是“知先行后”、“行为重”的唯心主义知行观。材料4是“行则知之”的唯物主义知行观。材料5是“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唯物主义知行观。

  (2)材料2、材料4、材料5的相同之处都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和材料5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材料2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材料5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解释知行学说。

  (3)材料1、材料2、材料3的相同之处都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不同之处:材料1和材料2强调“知行统一”是合理的;而材料3强调“知行合一”是完全错误的。

  (4)材料6与材料4、材料5的相同之处都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材料5是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而材料6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是毛泽东在其哲学著作《实践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两千多年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争议进行了批判的总结和革命的改造,将其融合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5)材料1~5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唯物和唯心之分,但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的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材料。

  【解题思路】本题综合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观点。它反映了知行观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回答各种问题除了弄明白每个材料中的内容之外,就是要看每个材料是谁的观点,再根据每位哲学家的哲学倾向去断定它属于哪种知行观。最后必须重点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都具有合理因素,都具有现代借鉴作用和价值。本题虽然不是很难,但非常准确完整地回答每一问题也是不容易的。

  【举一反三】本题可命制不定项选择题。

[上一页] [1] [2] [3]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