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张蕾(研二)
最近,有不少准备参加2008年研究生考试的学弟学妹来向我打听,本院哪位导师科研项目多,在业界认识的人多,投在谁的门下最有前途。作为过来人,我相当理解学弟学妹们的想法,在残酷的就业压力下,大家都想跟个好导师,有个好出路。我以前也这么想,可现在我却想奉劝学弟学妹,选导师时别太功利,关键是要“合适”。
研究生报到后不久,院系通常会安排一个导师见面会,我们管这个叫“相亲”。
在一年多前的那次导师见面会上,最先发言的是一位副校长。这位老先生没有多谈学术成果和研究方向,只说了两句话,“我今年带的两个学生,一个留在校党委宣传部,还有一个被我推荐到一所兄弟院校做辅导员。”一听这话,周围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都两眼放光。
没办法,我们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找工作的,所以选导师时必然要以就业为导向。导师选对了,没毕业工作就有着落了;选错了,连实习单位都找不到。
于是一场见面会下来,我和两位舍友依据就业这个标准,给导师分了三六九等。
首选的是“当权派”,代表人物有那位副校长、新上任三个月的院长,还有本地一家晚报的总编辑——据说他的学生毕业后都进了那家报社。其次是“少壮派”,比如一位30多岁的副院长,本校毕业,在北京的主流媒体混过两年,自称哥儿们遍天下,介绍个实习单位至少不成问题。再往后才是“学术派”,基本没出过校门,一心在书斋里做学问,属于考博学生的首选。还有就是“边缘派”了,这种导师大多身在外地,一年见不着两次面。
填志愿时,我想选的都是“当权派”。可究竟选谁,也颇费思量。我最想选的是刚退休的老院长,著作等身,老太太又挺和蔼。可别的同学都劝,说人走茶凉,要想找到好工作,要选新任院长。可又有消息灵通的“土著学生”透露,老院长是本院首任院长的嫡传弟子,这位“老老院长”退休已久,但影响力尚在,门下弟子遍及全校,想毕业后留在院里工作还得她点头……
思前想后,我还是选了新任院长。选完了我才想起来打听导师的研究方向,可打听来的结果先给我泼了一头冷水。原来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三农问题”,这和我感兴趣的传播学相去甚远。再加上新官上任,导师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没工夫指导学生,更别提帮我联系实习单位、找工作了。本来以为拜在院长门下我就前程无忧了,可看现在这架势,我还得要靠自我奋斗。
反观老院长,无官一身轻,三天两头请学生到家里吃饭,还经常组织学生看电影,写影评,指导论文。这样的“师生情”让我羡慕,但却不敢奢望和自己的导师培养出多么深厚的情谊。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