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0年政治试卷解析(理科):单选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3日 20:46   新浪考试

  200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卷及解析(理科)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6分)

  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选项辨析】“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此题中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同时又坚持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性。所以正确答案选C。选项A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选项B是能动性的一个方面,选项D也是能动性的一个方面。

  【相关知识点链接】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②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此外,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提示与点拨】由于选项C是能动性的表现,所以考生可能误选此项。意识的能动作用为历年哲学考查的重点内容,还经常以辨析题的形式考查。

  2.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 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 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 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基本观点及其主要形态。

  【选项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哲学派别按照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派别:唯物主义阵营认为,物质和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阵营认为,意识和精神为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意念移物”中的“意念”是属于主观主义范畴,很明显命题中是强调意识和精神的决定作用,所以属于唯心主义派别。但是唯心主义又分为两个分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感觉、意识、信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脱离人的、脱离了物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意念是人的主观感觉,则题干的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分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2)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提示与点拨】考生如果对唯心主义的分支比较模糊很容易选择B项。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的区分考查是考生应当掌握的基础性的知识。

  3.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辨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认识的主题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内容。

  【选项辨析】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的和思维活动的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包括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实践活动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内容和本质上是统一的,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反映客观辩证法。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此题的客观和主观并不含有“唯心”与“唯物”、“抽象”与“具体”的含义,其他选项不正确。

  【相关知识点链接】辩证思维方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它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的和思维活动的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包括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实践活动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内容和本质上是统一的,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反映客观辩证法。

  【提示与点拨】本题内容已在2004年的考生大纲中删除,以后大纲未作调整,但还应当注意。

  4.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选项辨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研究使用价值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商品的价值,为了更好的研究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东西之间的可以交换的介质,任何商品之间都包含着一种相同的东西,即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交换的量的关系或者比例就是使用价值。这是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所以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着。故正确答案是D项。A、B、C选项都是指的商品使用价值,没有体现出考查使用价值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链接】(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人需要它,不能成为商品。但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即它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由于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5.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 商品二因素原理

  B.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 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 劳动二重性原理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劳动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原理的关系。

  【选项辨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理解抽象劳动和理解价值紧密相关,重要的是把握住它们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选项A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具有的两种属性,选项B是用来分析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的,选项C用来分析资本的不同部分周转的速度的快慢,均不合题意。

  【相关知识点链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理解抽象劳动和理解价值紧密相关,重要的是把握住它们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提示与点拨】考生要抓住“关键是运用”的问法,注意区分其他选项的区分方法。

  6. 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理解。

  【选项辨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的理论就是解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形态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便臣为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首要问题。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对劳动力和劳动必须科学地加以区分。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内的劳动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的耗费和发挥,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

  从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可以看出,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现实生活中,在现象上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引起的。第一,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工人出卖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交换一样,买者支付一定量货币,卖者交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劳动的能力。由于劳动能力潜藏于人体,只能在劳动过程中体现。所以,人们直观见到的是工人的劳动。这样,工人出卖的好像是劳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的价格了。第二,工人往往是在劳动之后才得到工资,也给人一种假象,认为工资就是工人出卖劳动所取得的报酬。第三,工人劳动时间越长或劳动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多,这些都进一步加强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可以进一步认清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提示与点拨】考生要抓住“首先要区分”的问法,审清题意。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选项辨析】资本主义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得到提高,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了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单个资本能够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更大的资本或者国家为这些资本获得高额利润服务,于是国家资本主义诞生了。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所以正确答案是D。

  【相关知识点链接】(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的矛盾尖锐化起来,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仅由私人垄断资本无法解决,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要凭借国家的力量加以缓解。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航天、海洋开发、核能等新兴部门和企业的开发,需要巨额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私人垄断资本往往力量不够也不愿承担,需要国家直接投资或资助。②经济现代化要求发展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通信,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而这些部门和事业的发展,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长,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承担,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兴办。③生产高度社会化,部门、地区之间联系更密切,要求经济协调发展,克服“市场失灵”,必须借助国家力量干预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④科技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失业问题增加;资本剥削程度提高,贫富分化严重,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需要国家采取措施增加就业,改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以缓和阶级矛盾。⑤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市场问题、克服生产过剩、遏制危机的频繁发生更加突出,垄断资本迫切需要借助国家力量,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政府采购、出口信贷、出口补贴等)来开拓、扩大国内外市场。可见,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在经济生活中取得支配地位,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营铁路、邮政、电话等基础性设施,国家举办储金局、专卖事业等。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期。这个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有为适应战争需要和反危机应急措施的特殊性,国家给生产军需品的私人垄断组织以津贴、优惠贷款,美国执行罗斯福的“新政”,干预经济生活、反危机等。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在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基本形式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国家直接掌握国有企业垄断资本);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对私人垄断企业运行的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第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提示与点拨】A、B、C选项只是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其他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

  8.“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A. 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B. 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 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 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有关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内容。

  【选项辨析】此题引用的是陈独秀的一段话。这段话对中国革命中的阶级力量的对比和匹配做出了不正确的回答,认为在当时的国共合作中的国民革命,幼稚的无产阶级只能是成熟的资产阶级的辅助力量,国民革命要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和统帅。这段话的实质就是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所以正确答案选C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领导权问题,即由资产阶级领导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问题。1948年1月毛泽东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兼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提示与点拨】是不是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基本的重大问题。

  9.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 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延安整风的内容和任务。

  【选项辨析】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创造了通过整风运动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好形式。1942年的延安整风涌动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正对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此题不仅要考查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考生还要进一步理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三者之间的关系。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是主观主义的具体表现,两者的根源就是主观主义。因此,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就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只要全党的恶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得到了纠正,思想路线端正了,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也就解决了。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

  【相关知识点链接】1942年的延安整风涌动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正对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此题不仅要考查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考生还要进一步理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三者之间的关系。延安整风运动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方向问题。

  【提示与点拨】考生要正确区分出“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0.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新民主主义总路线提出的背景。

  【选项辨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以后,革命形势发展变化很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各项运动蓬勃地开展,中国人民的革命处于胜利的前夜。在胜利的形式下出现了一些不顾党的政策和模糊党的中心工作的情况。1947年和1948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发现了问题,决心下大力气纠正各项工作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言行,规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了使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政策和策略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刻也不要忘记这个总路线和总任务,保障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条总路线就是毛泽东在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因此,正确选项是C。

  【相关知识点链接】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以后,革命形势发展变化很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各项运动蓬勃地开展,中国人民的革命处于胜利的前夜。在胜利的形式下出现了一些不顾党的政策和模糊党的中心工作的情况。1947年和1948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发现了问题,决心下大力气纠正各项工作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言行,规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了使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政策和策略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刻也不要忘记这个总路线和总任务,保障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提示与点拨】很多考生认为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自然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选择了B项。

  1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最主要的矛盾。

  【选项辨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矛盾,又有外部的矛盾;既有对立阶级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就有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中国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是近代中国的基本任务。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革命性质和任务,正确制定革命路线和方针的基础。“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列宁对中国社会的预见和论述,在对近代中国实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认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矛盾,又有外部的矛盾;既有对立阶级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就有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中国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是近代中国的基本任务。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

  【提示与点拨】考生必须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两对主要矛盾和一对最主要的矛盾,这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12.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营经济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选项辨析】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应按其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入。所以,它既不同于股份制,又不同于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共享,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股份制虽然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应按其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入。所以,它既不同于股份制,又不同于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共享,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要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

  【提示与点拨】中共十五大报告曾明确指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命题的理解。

  【选项辨析】此题的论断出自中共十三大报告。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其他选项都是干扰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不同于过渡时期,因而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决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即公有制经济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科学文化落后的社会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目前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不同于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提示与点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是历年考研的一个重点内容,考生应当着重掌握。

  14.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

  A.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 追求速度向注重效益转变

  D. 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认识。

  【选项辨析】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经济面临着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C、D两项与题干的“增长方式”不符。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要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经济增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规模扩大,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提高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

  【提示与点拨】考生要分清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A. 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 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 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 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选项辨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坚持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就是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正确认识、理论和方针、政策逐步变成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具体形式和具体制度,并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使之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有三个要点: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第三,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民主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能离开法治。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权利、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制度和运作程序、经济生活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民主自治等,都需要有法制加以确认、规范和通过严格执法加以保障。任何违反法律的所谓民主,都会对社会秩序和他人的民主权利造成损害,必然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依法治国的内容。

  【相关知识点链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提示与点拨】其他三项是干扰项,本题要结合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16. 1999年10月,国家立法机构拒绝批准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条约》的有核国家的是

  A. 英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法国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的记忆和掌握”的内容。

  【选项辨析】《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联合国大会1996年9月10日通过的,但是只有得到所有签约国的批准,条约才能生效。5个核大国立法机构对此条约的态度至关重要。到1999年10月,英国、法国立法机关已经批准此条约,俄罗斯立法机关当时尚未讨论对该条约的态度,2000年4月21日俄罗斯杜马批准了该条约。10月份重申打算批准该条约。1999年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以51:18票的投票结果拒绝批准该条约,这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所以正确答案是B。

  【相关知识点链接】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克林顿执政时期提出的“一个目标”(美国领导地位)、“三个支柱”(经济、安全、民主)的对外战略总构想,实行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以及“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表明了美国在冷战后的战略,实质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人权”为旗帜,对外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北约东扩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是实施其战略的重大步骤。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采取退出“反导条约”等一系列措施,目的依然在于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这既引起了世界各种力量对多极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

  【提示与点拨】部分考生易选C项,当时俄罗斯还没有通过对该条约的批准,但是绝对没有拒绝通过该条约。考生应对重大国际时事多加关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