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解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0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09:35 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中国农业大学在广泛调查兄弟院校改革试点经验、充分听取校内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方案及补充规定,并开始实施。 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初步效果如何?未来走向怎样?既为全校师生所关心,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柯炳生就大家关心的十大相关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以前的体制有很多不合理之处:第一,在国家下拨研究生培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研究生在入学时被划分为公费生和自费生。两类学生在缴纳学费、享受奖助学金和医疗服务方面,差别较大;并且自费生无论入学后如何努力,学业如何突出,其待遇差别从入校到毕业都不能改变。第二,导师招生数量的分配不合理。尽管有对导师科研情况和经费数量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在落实上有难度、有漏洞,导致招生数量在导师之间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第三,在招生工作中,导师选拔研究生的自主权不够充分,不利于导师责任制的落实。第四,我校研究生的奖助水平较低,影响了优秀研究生生源报考我校的积极性。这些体制方面的不合理,都突出地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问题二、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大体稳定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培养质量。要提高培养质量,就是要获得好学生,并且把好学生送给水平高的和工作条件好的导师。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强化职责,明确权利;建立健全研究生资助体系,全面推行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制度,拓宽研究生培养经费来源;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激发研究生创新实践的热情;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改革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问题三、改革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第一,取消公费、自费区别,对所有非在职新生免收学费,实行同样的公费医疗待遇,实行同等的奖助学金待遇。第二,全面提高助学金待遇标准。第三,强化导师的权力和责任。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