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热”真的降温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10:55   大河网

  相关评论:“考研热”真的降温了吗?

  赵志疆

  2008年我省考研人数与2007年相比降幅达8%,是考研人数连续多年创下历史新高后首次下滑。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今年经济状况不容乐观,2009年考研人数可能继续降低,考研大军催生的考研辅导生意已大不如前,各个辅导班纷纷降价“促销”。

  虽然考研人数有可能继续降低,但据此而判断“考研热”已经降温,显然为时尚早。

  自从1999年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以来,从2000年到2007年的短短几年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从19万人扩张到110万人,真可谓热浪逼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本身旨在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而不仅局限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考研热”日益升温的过程中,考生为什么对考研趋之若鹜呢?

  也许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为了就业。实际上,“考研热”的兴起不仅是因为扩招打开了方便之门,更是因为普遍存在唯文凭是举的用人理念,再加上大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和感染,使得考研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学术研究,而是沦为博弈职场的“敲门砖”。

  所谓“博士一礼堂,硕士一操场”就是对全民考研的生动比喻,而考研热的不断升温也绝不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以及大学生渴望从事学术研究的激情,充其量不过是互取所需的“经济理性”使然。

  毋庸讳言,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不算好,用工形势更是日趋紧张,但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一纸文凭越容易成为从容应对职场的“敲门砖”。毕竟,“知识改变命运”并非虚言,而学历遴选也还是社会流动中的重要评判标准。虽然考研人数暂时出现下降,但并不足以说明研究生教育已经回归培养专才的正途,也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已经能足够理性地看待考研,只是大学生经过投入产出比较之后所作出的功利选择。可以这样说,考研人数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考生日趋理性,而是他们学会了用更加经济的头脑打量这一求职工具。基于此,一时一地的人数变化委实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北大校长许智宏就曾指出,考研人数增加或减少10%左右都很正常。

  如果研究生教育不能尽快回归其专业型人才培养本位,如果研究生质量不能得以保障,并营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学生的考研理性难能真正回归——选择考研可能输掉未来,放弃考研则可能输掉现在,从而陷入两难。在此之前,片面渲染考研热降温,只能遮蔽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报名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