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09年考研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重点方向预测(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11:29   万学海文

  ★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及政策(运用宏观调控理论分析我国今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比如人民币汇率改革、稳定房价措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今年的通货膨胀、中外贸易摩擦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相关材料

  材料: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面临日益紧迫的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让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再次改弦易辙,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

  (1)简述宏观调控的含义与基本目标,并简析为什么我国政府要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经济运行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总体性的指导和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调节手段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计划的手段和市场的手段,计划的手段就是指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活动进行调节。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上半年之所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当时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明显,需要加强金融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

  下半年我国政府之所以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因为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也面临困难局面。在这种特殊政经环境下,必须提振市场信心,防止经济萎缩,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简要分析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三大动力)及当前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动力的必要性。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包括: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当前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外贸出口存在现实的困难,就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必要性有: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金融危机造成的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因此,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简述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国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有: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一是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三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四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全力解决有效内需不足的矛盾; 五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结合我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来说明政府的经济职能)

  ★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内容及措施(联系抗震救灾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如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联系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的内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应如何发展经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政治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