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一片白云横谷头,几多飞鸟尽迷巢。——佛光禅师
这句诗很好地阐释了一批跨校考研者的状态:单纯追求报考名校、牛校。而犹如天上美丽白云般的名校,让莘莘学子偏离了自己的目标,迷失了最终的方向。对于近些年热门的传播学考研学子,情况更是如此。
一、考研动机
一些人也许是看到身边的朋友都选择考研,于是也想试一把,体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一些人还未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希望读研成为一个缓冲器;一些人想通过读研获得一个更高的学历,以增加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实力;还有的人心中一直抱有名校梦想,将考研看做一个圆梦的过程。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考研动机应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支持考生度过漫长的复习时光。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考研路上,许多人没能坚持到最后便中场退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内驱力”,没有“将考研进行到底的信念”,而强大的内驱力是建立在兴趣、意志的基础上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何考研的人,是无法面对日复一日重温书本的枯燥。对某一学科浓厚的兴趣将成为我们考研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器,会强化我们坚持到底的毅力。此外,还有一些人,虽然有强烈的动机,但在复习过程中发现所报学校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认为自己准备不够充分,无法顺利应考。正如一辆疾驰的轿车,既要有强大的马达,还要有良好的方向盘,以控制目标方向。所谓“方向不对,走路白费”,我们要理性地选择目标院校。
二、理性择校
一些跨校考研者择校时抱着非名校不报的决心,“随心所欲”地选择心仪已久的学校,没有经过一番仔细的斟酌。如果我们能从择校可行性的角度加以分析,考研应是一件“度德量力”的事情,应是在考虑到自己能力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所以很多人便抱着“取乎其上”的态度,想要奋力一搏,最终却败兴而归。要知道名校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向来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因此在我们踏上名校之旅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的优劣长短。考研人大体可分为“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同专业、跨校跨专业性”四类,其中,“本校本专业”无疑是占有最大优势的。凭借着“地利人和”之便,他们对于在学校所学内容、任课教师都是那么熟悉。与校外考生相比,在讲求“信息是一种资源”的今天,他们掌握了信息优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是需要我们刻意加以弥补的。
传播学所在的新闻传播类下划于文学类,是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许多有志于考研的理工类考生认为本专业考研题目太难,于是转而寻找相对容易的文科专业跨考,所谓“文转理难如天,理转文易如端”,于是新闻传播类也就成为了众多学子扎堆报考的学科。传播学这一学科从国外兴起到传入国内时间并不久。与新闻学相比,传播学的内容也更为广博而难懂,因为在这一学科正式创立前,许多已经从事传播工作相关研究的先驱都是从其他学科毕业的。因此,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从诞生之日起便大量汲取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营养。
三、注意事项
当下,国内许多大学都开有传播学专业,对于有志于从事传播学研究的考生,在报考时具体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关注地区。国家将我国高校所在地区大体按照由东向西的顺序划分为A 、B、C三区,招生分数也递减。可以看出,分数要求与高校所在地的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分数越高。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有些学校分数较高,但不一定学术能力就强,也许只是因为位于经济发达区。对于那些更看重学校学术能力的考生,选择B区、C区较有实力的学校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第二,对于具体学校的选择,应关注该校的“报名/录取比例”。从报名人数中,可以看出该校该专业是否热门;从录取人数中,可以看出招生规模;通过两者的比例可估计竞争激烈程度。新闻传播类中,好的学校或许会达到十几至二十比一,报考这种学校就需要我们好好斟酌。
第三,学校历年试题。由于每所学校的试题风格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试题,每人做题时的适应度也不同。例如,有些学校会更注重指定参考书中基础知识的考核,考题中规中矩;有些学校更喜欢学生答题时思维的开阔性, 需要对几本书的内容加以整合;有些学校偏爱研究方法的运用,会涉及定量计算,需要你有一定的数学功底。总之,要充分考虑自己所长与学校所出试题拟合度。
第四,命题老师。我们知道,导师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所出试题有时也会偏爱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这也是为何许多过来人建议考生阅读导师写过的文章作品。
第五,奖学金状况。每个学校的奖学金制度不同,如果想要节省读研成本,就要关注一下学校的奖学金、公费情况。
总之,对于考研学子,在择校时,应坚持兴趣和能力双导向的原则,切忌只顾自己所好而不顾实际能力,盲目报考“名校”,所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们所要寻求的应是心目中那所最贴近自己能力的学校。有人会认为报考时寻找一所名校,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实际上,所报考的名校很可能因为报考人数太多,为了加大考生的区分度而存在压分现象,即故意压低考生分数,以减少复试上线人数。这样,低分者即使调剂也会很困难。此外,即使调剂成功,也许调到的院校也与当初梦想的学校水平相去甚远,还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如果这样,那当初为何不选择一所自己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学校呢!
考研路上,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合理的择校则是美梦成真的基石。愿所有跨校考生都能在理性择校中成就美丽人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