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备考预测(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5日 10:57   北京领航考研

  九、价值观原理

  (一)背诵要点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3、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与具体事件相结合出大型分析题。

  十、大综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一)背诵要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相反就阻碍社会和经济基础的发展。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就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二)  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材料出大型分析题。

  十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一)背诵要点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其中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材料出大型分析题。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一)背诵要点

  1、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含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性、规律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性。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历史主体不仅要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尺度,而且也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尺度,影响和改造客体,使客体产生适合于主体的效益。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2、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与历史必然性的统一。社会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当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历史往往提供给人们多种可能性供人们进行选择,在这个条件下主体的选择性对社会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内在统一的,是一致的。

  3、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材料出大型分析题。

  十三、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一)背诵要点

  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

  2、 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事实背景出大型分析题。

  十四、大综合: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一)背诵要点

  1、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客观存在着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的梦想。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二)复习备考指南

  结合具体材料可出综合性大型分析题。

  第二部分 二类复习重点

  1、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表现。(可出选择题)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出选择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可出选择题)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可出选择题)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下定义的前提。(可出选择题)

  6、物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可出选择题)

  7、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可出选择题)

  8、意识的产生、本质、能动作用。(可出选择题)

  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出选择题)

  10、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作用。(可出选择题和大型分析题)

  11、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表现。(可出选择题)

  12、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辩证法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可出选择题和大型分析题)

  1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可出选择题)

  14、现象和本质、假象和错觉、假象和本质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15、内容和形式及其关系。(可出选择题)

  16、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17、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可出选择题)

  18、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19、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可出选择题)

  20、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可出选择题) 

  2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可出选择题)

  2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23、认识的本质。(可出大型分析题)

  24、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出选择题)

  25、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可出选择题)

  26、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的功能。(可出选择题)

  2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可出选择题)

  28、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可出选择题)

  29、社会发展中的必然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可出选择题)

  30、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可出选择题)

  31、、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