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命题有五大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 17:44   跨考教育

  尤国珍

  2010年考研政治已经在今天上午结束,与前几年试卷相比较,2010年考研政治试卷无论从命题范围、考察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在设置新情景,结合时政热点,引导考生结合特定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做了更多的努力与尝试,且难度适中,从而使该份试卷更具有考察考生实际能力的倾向。通过对于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命题特点。

  一、基础知识仍是重中之重

  在考研政治复习中首先注意、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一个点,就是基础知识,基本的概念。2010年考研政治试题的命题再次体现了这个特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题,命题点都十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部分,题干材料较长,但问题设置和选项安排均很明显的显现基础知识的考核是重中之重,哲学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分析题的考点均较为综合,从给出的材料内容及特点看,均要求考生对相关历史,政治、经济热点焦点问题作到“心中有数”,材料和问题中均存在隐性考查点。可见,在考研政治试题中,夯实基础才是重中之重,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光靠考前的突击背诵是起不了多大多用的。

  二、联系社会“热点”、重要时事命题

  2010年的考试大纲和今年的真题中都将十七大报告精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等作为考察重点。如:试卷第34题就考查了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民生建设,第35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38题考察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加密切

  综观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很多题目既是理论上的重点,又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如:对新中国60周年的考察、对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生建设的考察等。最后一个分析题考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内容,实际上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考的。今年报纸上经常提“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话题,所以今年结合创新型国家进行考察。其中出的两个问题,一个问“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说明了什么,无非是说中国创新型不足。第二个问为什么说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就要回答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措施了。

  四、既强调综合性又不失灵活性

  2010年真题题目的形式生动活泼,如哲学原理部分第34题考了认识论中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这个分析题材料讲述了大师梅兰芳在演戏中出现失误,但很快做了调整,而且“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由此引申出“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的结论。很显然,这个题是考察哲学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关键是不断总结认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所以,梅兰芳作为大师一方面不能避免犯错误,但另一方面由于其经验丰富,又能很好的化错误为更正确的认识。材料分析36题结合新中国60周年考察新中国的成立。这既结合了当前的时政热点,又考察了很多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这个题的材料比较简单,一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场景,一个是《人民日报》上胡锦涛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讲话。两个问题,第一个问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无非是答出孙中山民主革命真正目标和实际取得的成果。第二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显然就是回答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了。

  五、重点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非常重视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选题第1题通过意大利人和恩格斯的对话考察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单选题12题结合古代典故考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多选题第20题,结合西方“历史终结论”的观点和金融危机考察规律的作用等。分析题第35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材料一通过一系列数字讲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材料二讲述了中共十七大后,我们党在医疗、社会保险等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时采取的一些措施。问题的两问比较简单,第一问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原因,第二问问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这在我们的辅导材料中答案都比较明显,而且最后的辅导中我还特意给同学强调要记住。但回答这题有一点必须注意,回答完理论措施后,一定要结合材料,这样才是材料分析题的答法。

  考试结束之后欢迎参与政治英语数学讨论,发表你的观点和感受,与网友对一对答案。今年试题难不难?新浪教育特约多位名师在论坛进行24小时答疑。送考试祝福,请点击进入许愿专区。自我感觉考得不好的,欢迎进来发泄一下。欢迎参与2010年考研成绩预测复试线预测,并查看其他人的估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