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北大之路:漫长等待后收获光荣(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7日 10:54   新浪教育

  公共课我报了新东方的网课,不过我没有空全跟着网课。政治还是听了挺多,主要是靠序列一和序列三、四,还是挺好对付的。序列一、三看完并做完上面的题目,然后就做序列四,我就没做别的了。英语我考的不好,因为英语还是要练而不是听课听出来的,我就是看得少时文,写得少作文,不过我也用了一周去练作文,所以总算保住了英语。

  12月,就剩下一个月了,我上完了点睛班和模考班。这两个班老师特别厉害,普心、发心、教心几门课的讲授,点点俱到,总结的纲要也很明了简介,比较好用。实心老师仍然没变,不过我这回总算是能全明白他讲的课了,呵呵,表明我已经达到了他的所谓“入门”了。统计和测量也不错,一直都不错。

  之后就是看大纲解析了,我也想在看一遍课本,可是发现无论怎么安排也没法全部看完,只好挑着看,比如教心我一直没有下功夫,这个时候我还是再看了一遍,普心我基本靠大纲解析了。实验心理学还是一直不敢放松,我后来发现郭秀艳那一本也是很多知识点的,我就就看一些重点章节和一些没有的概念比如直接和间接知觉等。发心、统计和测量也基本靠大纲了,看的不是很懂得就去看书,但是可惜直到最后,非参数检验和测验应用始终不是很熟,结果我为此付出了代价,就是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

  这里插一段离题的话,我还有很多知识点都没掌握到位,这影响了我的心情。越是到临考,我的心情就越容易波动,也就是这个时候培养了一种新的爱好,重金属音乐。我是浏览一个非常喜欢的音乐网站时候发现的,感觉自己心很乱的时候,就听重金属音乐,以乱治乱,很奏效,不过不能听太久,耳朵受不了。

  1月,最后10天,我拿模考卷来做,一天一套,做了6套,连主观题都做了,然后严格按照答案估分,每次基本都有220~240之间,结果我考完之后,通过和模考题时候的感觉比较觉得差不多,就估到240,后来修正了下230,结果还是比230低了,不过低了5分而已,也算是估准了。政治呢没做别的什么模拟卷,英语做了一套,当时有70分左右,可是真考研了却差远了。可见今年英语还是有变化的。以后的考生要更加艰难了,必须真的下功夫,不可侥幸。

  做题不是目的,一定要读懂教材,英语则是读懂词汇。做题是为了能够用的出来,并且是有组织的用出来,尤其是主观题这一点更加重要,解题要有框架。我特意的训练和总结了一下客观题的技巧和主观题的框架,结果似乎还挺奏效。

  2010年1月9日开始考试,政治做完感觉良好,英语做完就想自杀,专业课做完就活过来了。后来估分八九不离十。

  第二卷 复试篇

  1. 前期准备

  1.1 资料准备

  搞清楚报考学校复试需要的各种表格、材料,先当自己可以进入复试,有时间就填好必要的表格,写好个人陈述,自我简介,还有必须的材料如成绩单(需要盖章的)。必须认真写,我后来了解到,老师会看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

  1.2 复试阅读

  本专业考生一般会被问成绩,成绩和功课挂钩,所以你分高的功课会被问,如果你说不上来,老师会怀疑你的所有优秀成绩,后果也许会让你出乎意料。跨专业考生一般都会问你看过什么书。所以你得有所准备。

  我是有针对性复习,比如说想报哪些导师就看那些方面的教科书、老师的论文等(北大初试时报的专业在复试的时候是可以修改的,所以根据后来要报的进行复习就行了)。北大复试没有什么参考书,一般可以这么办:

  应用方面:我看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

  基础方面:我看罗伯特·索尔索的认知心理学;

  复试笔试:初试的大纲解析、实验设计、评阅中英文论文、评价研究等方面。

  另外还可以看看人格心理学,或者拓展阅读初试的各门功课,把所谓超纲内容看了。

  我实际也就看了看认知的前面几章、社会的第一章和人格的第一章,而且是英文教材。后来发现复试几乎用不上。

  1.3 联系导师

  有必要联系导师,我一般发邮件。如果初试前准备得好,复试时联系导师要顺利点,不然导师很容易被别人抢光。联系导师之前,最好做些准备,看看关于他的资料、他的方向的书籍、论文,以便交流。

  1.4 结交前辈

  我通过各个背景的同学,找到一些往届考生,考研成功者或者失利者都有。我也通过各种网络、论坛,试图找到前辈的网络联系方式。注意,找人是最高效的。

  1.5 修整形象

  如果可以复试,穿的整洁一点,不需要太正式,但需要顺眼。

  1.6 熟知流程

  以下针对北大复试。

  1.6.1 听力考试

  时间:上午8:30—9:00半小时

  内容:对话式1题1道,文章式1题4道,全都是选择题,难度为6级

  1.6.2 专业笔试

  时间:上午09:30-11:30两个小时

  内容:无法猜测。一般都是要么初试大纲范围左右的,或者是一些开放题,2010考的是关于一篇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英文论文(1.主要内容翻译——摘要、引言和讨论;2.对研究的批评、建议和评价)

  1.6.3 英语&专业面试

  时间:上午8:30开始约20分钟 

  内容:基础与发展——聊天式,中文自介;应用——提问式,英文自介。自我介绍1分钟左右。本专业的问专业问题,跨专业的问选择心理学的历程,对你有兴趣,会被多问。排在前面,会被多问。如果你很丰富,会被多问。以上都是相对的。

  1.7 录取标准

  北大的复试阶段成绩为百分制,复试权重50%,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可见初试仅仅算个50%,而复试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复试扭转乾坤。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能进入复试。

  2. 笔试准备

  2.1 听力的准备

  做历年六级听力即可。

  2.2 专业的准备

  准备好主观题的答题方法、评阅中英文论文的方法、评价研究的方法、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初试的内容回顾一下。这个阶段除了复习或者学习一些重要知识之外,还要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这几点,考什么都几乎不怕了。

  3. 面试准备

  3.1 毕业论文

  本专业的考生,一般都会遭遇论文话题的,最好自己熟悉好了,到时候可不能照着念书,要自己能够简要的叙述。

  3.2 中、英文自我介绍(1分钟)

  网上有很多模板,不过最近流行反模板化,据说英语考试的作文明显有模板的感觉会立马打低分,所以自我介绍也是,如果可以,尽可能具备个人特色,并且准备好多个版本,分为语言种类、时间长短。

  3.3 专业问题

  回答专业问题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框架,不要太随意,至少不要脱口而出。

  3.4 其他问题

  反应要迅速,能幽默的幽默,能诚恳的诚恳,能稳重不多说的要精练。准备一个算是你的亮点的话题,到时候可以拿出来聊天。

  4. 复试历程

  2010年3月20日,听力笔试和专业笔试。听力笔试半小时,比我想象的简单,我之前练了一周的听力,但是仍然和六级不大一样,所以有点不大适应。主要是因为听力很久没有联系了,美国大片里边的口语够不着听力的水平。

  专业笔试两小时,是一篇论文,北大一个老师的,英文版。研究主题好像是什么,在分担责任的情况下,人们对分配公平的需求要比分享收益的情况下的要大。题目是:1.翻译主要内容(摘要、引言和讨论);2.对研究给出批评、建议和评价。

  考完笔试之后,感觉还是挺好的。实际上,笔试占多大的比重,挺往届师兄姐说好像并不大。但是认真对待,步步为营总是不错的。

  2010年3月21日,面试。面试分两组,应用的一组,基础的一组。应用的好像是一次面两个考生,基础的是一次面一个考生。基础的所有老师一起面试一个一个的考生。我们的面试顺序应该是按照成绩排名的,我的成绩并不占优势,从排名就知道了。我排在中后。还没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三五成群的在聊天,很巧的是后来跟我聊天的几个考生全都上了。

  一般前一号面试的考生进去了,后一号的考生就在外面等,到我的时候等都没等就直接进去了。我还是很紧张的,虽然老师们就像前面的同学说的那样,笑容满面。我忘了把门关上,打算再倒回去关门,结果后来进来的红衣女老师给关上了。进去之后为首的老师就让我坐下,叫我不要紧张,然后让我自我介绍。然后,老师自然就问你对心理学的那个方向感兴趣,为什么。然后又问我看了什么书,我都学过什么数学和信息课程,以及是否做过数学建模等问题。我事先有准备,当然对答如流。后来有个青年眼镜男老师又问,你对动物实验感兴趣么,我说从小喜欢养花花草草小动物,大学还选修过生物实验,挺感兴趣的。然后为首老师问:“你有女朋友么?”我说:“有了没了,又有了又没了。”说完全体老师当场哄堂大笑,为首老师又说:“北大有很多美女,可以认识认识。”我立马接话:“我当然希望老师能够给我一个机会进北大认识美女了。”于是为首老师说问完了,让我叫下一个考生进来。我当时觉得好像什么都没问,当然我指的是专业问题一个也没有问。我就反问老师,您还没有问我专业问题呢?他说问完了不用再问了,我不甘心,于是提到,我想反问老师一个问题。接着就说了我思考的一个关于认知模型的问题。然后我主动要求结束,问了一下为首老师那考生的名字,就出去叫人了。

  面试完之后我和几位刚认识的考生一起,和其他人一起在外面等着。听老师说不要走远。然后有一些同学之后又被叫进去再面试。我和几个当场认识的同学吃了一顿饭之后就离开了北大。复试结束。

  考完之后我并不是很焦急,一种很洒脱的样子。但是我之后知道有认识的同学后来又接到电话问愿意去深圳不,答应就是被录取了,我就变本加厉的焦虑了,我怕什么也得不到。不过两天之后又平静了。实在不必担忧,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我要让自己休息了。所以,耐心的等,实在急得不行,就每周五问一次。

  漫长等待,2010年4月9日星期五下午,终于出了拟录取名单,总算圆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