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冲刺:考前必做题(2)

2013年12月17日18:36  万学海文 微博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辩证唯物主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   )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 实践是检验主观反映客观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C. 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D. 承认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5.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领导—群众”相一致的哲学基础是(   )

  A。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              

  B。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

  C。辩证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D。认识论的“认识—实践—认识”

  6.下列判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的是(   )

  A.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7.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就是说实践之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

  A。实践决定认识,而认识不能决定实践      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

  8.牛顿说:“假如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微博]们的肩膀上。”这表明(   )

  A。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B。实践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C。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重要条件          D。直接经验对科学发展无任何作用

  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对他的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B。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

  C。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        

  D。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D

  【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哲学史上就一直存在着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有的。因此,选项A、B、C是错误选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在一切旧哲学那里,社会历史观上唯心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虽然某些哲学家也试图或曾经用某种物质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剥削阶级的偏见,不可能提出系统科学的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在于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在于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更重要的在于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因此,D选项是唯一正确选项。

  2.【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选项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选项B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

  3.【答案】B

  【解析】题干引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关于世界万物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从燃烧的火中观察到宇宙正像处在一种生生不息的永恒的活火中,赫拉克利特的火近似于一种抽象物,它是世界的本原。这种本原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流动性和秩序性。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而且在其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中,火自身也要受一定原则的限制或支配,因而其运动也不是随意的,它构成这个世界存在的永恒规律。这样,赫拉克利特就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完美结合起来。B选项正确。

  A选项“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是19世纪流行于德国的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的思想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尖锐地抨击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和宗教,但它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或认为思想就是脑髓质的位移。代表人物有福格特等。此项与题干不符。CD选项与题干所体现的唯物主义观点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它们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富口袋”指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等。“富脑袋”对创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说明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B选项正确。

  AD选项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背道而驰,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选项混淆了物质和精神的本质区别,也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因此排除。

  5.【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必须和世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进行的,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具有改造客体和优化主体的功能,因此,在实践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因此,C为正确选项。

  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自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和世界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并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而自然界的变化却是相对“微小”的(马克思语),因此,造成人和世界发展、改变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选项是不准确的,人的意识固然具有能动作用,但意识的能动作用要达到改变世界和改变人自身的目的,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的途径,而不是单纯依赖意识。D选项也是不准确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但它本身就属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且,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包括其他一切社会活动。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