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在职考研人数增多 考研心态更趋多元

2017年12月24日 08:56 新华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南京东南大学考点考生进入考场。 刘 莉摄南京东南大学考点考生进入考场。 刘 莉摄
考生在常州大学考点复习。 陈 暐摄考生在常州大学考点复习。 陈 暐摄
南通大学主校区考点考生进场前抓紧复习。尤 炼摄南通大学主校区考点考生进场前抓紧复习。尤 炼摄

  23日7点29分,南京地铁3号线浮桥站至鸡鸣寺站路段内,一位戴眼镜身着黑色羽绒服的小伙子在车厢内时而低头看手上划满杠杠的几页资料,时而抬头背诵记忆。

  “是去考研吗?”记者笑问。“是的。”“哪个学校的?”“南邮的。”“去哪个学校考?”“南林大。”

  当日8点30分,为期3天的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本报记者分赴南大、东大等考点,现场记录一组考研镜头。

  临考景象让人动容

  23日7点30分,距开考还有1小时,记者来到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考点,顿时被眼前临考景象所吸引,只见考场门前的台阶上,一些考生特别是女生,不顾数九寒天石阶的冰冷,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看资料,做考前最后的冲刺,看了让人动容。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7点50分,记者在东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山院考点前看到,抓住考前最后时间复习的考生也不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女生龚晓涵正在大声背诵,老远就能听到她清脆的嗓门。小龚报考的是东大公共管理专业,今年3月开始复习迎考,“临阵磨枪”是希望自己能考出最佳状态。

  男生鸦辰光正在等着进考场。“紧张吗?”记者问道。“不紧张,高考都过来了,考研还怕什么?”鸦辰光的回答颇有几分豪气。不过豪言的背后可没少下功夫。小鸦报考的是东大法学专业,去年开始备考,起早睡晚复习是常态。“尤其最后两个月,几乎天天备考到零点,其他准备考研的同学也一样。”

  “我感到女儿考研比考大学还要辛苦。”来自宜兴的一位送考家长感言,女儿本科读的是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专业,这次报考东大建筑专业。“女儿复习备考期间,我来南京看过几次,有好几次看到她复习到夜里快一点才睡觉。”

  考研心态更趋多元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考研人数再创新高。

  报考2018年江苏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也有增无减。按报考点统计,江苏24个研究生报考点共接受170873人报考,增幅18%;按招生单位统计,全国共有213599人报考我省47家招生单位,增幅为14.3%。

  保研人数占了不少高校硕士招生可观的比例,考研竞争因此更加激烈。以东大为例,全国各地已有1600多保研生先期获得2018年该校硕士研究生“入场券”,占招录比例的40%左右。东大研招办主任宛敏解释说,保研生不是“一考定乾坤”,而是要看大学期间一到三年级总的学习成绩,包括参赛获奖情况及综合素质考量等,所以能取得保研资格的一般都是同届学生中的佼佼者,这样高质量的生源所有高校都很青睐。

  而在考研竞争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一些考生的心情也变得相当复杂。“我儿子报考的专业才招五六个人,但报考的人有100多个,儿子想到这个就感到紧张,昨天夜里翻来覆去到3点才睡着。”从镇江赶来送考的一位家长说。

  “儿子今年是第二次考研。”南京晓庄学院一位送考家长说,儿子去年毕业后原本已考上南京一所中专校的教师,当时觉得不够理想,便决定考研。可是,在复习考研期间,儿子感到考上教师职位越来越不容易了,就是小学教师竞争也很激烈。而后悔的同时发现,今年考研人数比往年还要多,要考上研究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这次考研心里特别纠结。“今天早上儿子就喝了一口粥,吃了一个鸡蛋白子,就再也吃不下了。”

  “我儿子也挺纠结的。”南京工业大学一位考生家长苦笑说,儿子本科学的是环境设计专业,找工作并不难,就在他备战考研期间,班上的不少同学都落实就业单位,而儿子备战考研顾不上找工作,现在考研的人这么多,考研结果却是个未知数,心情能好吗?

  在职考研人数增多

  考研并不容易,为何“考研大军”不见少?

  “大二时看到学校宣传栏上张贴着学长学姐的考研喜报,那时我就有了考研的念头。”南京某独立学院大四学生冯镜旋说,考研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自我提升的体现。就读于省内一所二本高校新闻系的缪家斌,此次报考的是南京大学新闻系专业硕士。他坦言:“考研是想接触更好的平台。”

  报考2018年东大研究生的人数达1.89万多人,较去年增加近3000人。东大研招办主任宛敏表示,从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纳入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知识更新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在职考研大军中,东大增加的研考人数中大部分是在职考研者。

  在南大仙林校区考点,在职考研的人数不少,虽然平时因为工作繁忙复习时间不多,但不少考生还是信心满满。“去年也报考了南大,因为工作原因耽误了考试,今年还想试一试。”在江苏某省级媒体工作的考生王健告诉记者,他关注近年硕士研究生的考题变化,总的来看越来越切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出题的思路和角度也很灵活:“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这对于在职考生来说,是一大利好。”

  “现在统一是学历、学位双证,如果能考上,含金量还是不小的。”另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在职考生张朔坦言,在职考生更看重的是双证给个人带来的学历“加分”,虽然考研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毕竟每年都能报考。“原来双证基本要脱产,等于放弃原单位的工作,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职人员考上以后无论留在原单位,还是寻找新工作,都有优势,考研的积极性当然会提高。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职工学历层次提高也是好事。”

  本报记者 蒋廷玉 王 拓 杨频萍

  本报实习生 张骏懿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1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