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国内多家报纸刊发、转载了题为《5000万“差生”该谁负责》的专题报道。日前,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负责人就这一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全国少工委从来没有搞过任何针对“差生”的所谓调查,“5000万”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该报道称,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 认为有什么希望,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全国少工委就此情况进行了调查。经查,这一说法源自某报记者周兴旺等编著的《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一书。该书的作者之一周兴旺承认“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是其杜撰的,这些数据与全国少工委无关。他在给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的情况说明中写到:“关于差生的统计数据与全国少工委无关,属于我个人记忆错误所致。我诚恳地向全国少工委道歉,并声明此统计数据不是由全国少工委提供的。”
这位负责人说,全国少工委一直把服务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奉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坚决维护少年儿童的一切正当权益。根据中国少先队章程,凡是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遵守队章,都可以成为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没有“差生”的概念。
这位负责人强调,对于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少年儿童,教育者应该一视同仁,决不能用所谓“差生”的说法来评价他们。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爱护、尊重、理解、关心和指导,任何歧视性的言行都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洪言)
启事
拙著《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6月版)提到“据全国少工委统计,全国近3亿大中小学生当中,有5000万青少年被认为是‘差生’”,这一统计数据并非由全国少工委统计,而是源于他处,与全国少工委无关。特向广大读者与全国少工委致歉。
周兴旺
2001年7月16日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