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陈宇华以厦门市文科第一名的身份,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陈宇华从小就生活在音乐相伴随的家庭环境之中,她也从小爱好唱歌。上中学的时候,她还曾经参加过全国小百灵比赛。
也许正是因为中学时候获奖的缘故,陈宇华一到人大,就被学校艺术团选中了。她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甚至每个假期都在外面,跟着艺术团演出。
可以说,这对陈宇华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她开始对自己进行声乐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对她来说,唱歌已经不是一种业余爱好了,而是成了一种专业和工作,在她看来,这简直比经济学还重要。
当然,学习声乐对陈宇华来说,是半路出家,其中基本的乐理知识对她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这时候,陈宇华从小时侯就养成的执著发挥了作用。她热情澎湃、一门心思地从事着这项新的挑战。
她在中国音乐学院拜了一个老师,一个星期一节课,一节课10块钱,一个月就是40块钱,这在当时还是挺贵的,但陈宇华坚决这么做。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她很快就攻克了乐理难关,记录心得体会的本子足足有两个大本子。
每天饭后,陈宇华都在宿舍里对着墙练声,以至于后来整个楼、整个学校都知道,一吃完饭,就会有个人在练嗓子,咿咿呀呀,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听,那个歌唱家又练上了……”同学们都习以为常。
“哎,今天怎么没听见练声啊?”听不见她练,倒是不正常了。
走在学校里,就会有同学指指点点,说:快看快看,就是她整天在宿舍里唱个不停!
还别说,陈宇华这么练着练着,还真地练出了真本事。她把美声的唱法融合到通俗唱法之中,后来,凭着这种独创的方式参加比赛,她成了全国十大校园歌手!她的保留曲目有当时盛极一时的“滚滚红尘”,而在人大,这首歌正是因为她的演唱而在校园里流行起来的。
陈宇华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很投入地做这件事情,结果自己都被自己的感觉感动了。我当时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就是,我要作歌星!
应该说,那是一个时代在她身上的折射。
90年代初,正是校园民谣刚刚萌芽、茁壮成长的时代。在各个校园的草坪上,都经常有各个学校的学生歌手们在表演。每个学校也都有几个比较出名的歌手,比如清华的高晓松,北大的许秋汉、巴特尔等等。而人大就数陈宇华了。
很多音乐制作公司都看到了这种新的音乐趋势,准备推出一些校园民谣。
不少唱片公司的音乐经纪人就找到了陈宇华。
他们的基本想法就是让几位有名的校园歌手出一个音乐合集,然后搞一些全国巡回演唱会什么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工作!很可能,她陈宇华就可以凭此一炮打响,红遍全国了呢!
陈宇华积极地参与了排练。
我们知道,所谓的执著就是忠于自己的信念,并为之不断前行。当然忠于信念并不是说就不会变化,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信仰或者信念发生了变化,那么执著的对象当然也可以相应地发生变化。
但,真正的自主者总是会把握自己真正的信念,决然拒绝于鲜花与掌声的诱惑之外,而在荆棘之中,执著前行,百难不返。
陈宇华无疑是一个很自主、很有想法的人。
就在歌曲已经大体确定的时候,音乐公司要求签约。
然而,这时候,陈宇华犹豫了。
是的,她热爱音乐,甚至也曾梦想成为歌星,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终究会被理性的追求所自然而然地终止。作为业余爱好,唱歌是一种纯粹的享受的过程,从中,她获得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但做为一个歌手,当音乐成为一种职业,成为一种赚钱的手段,再加上这样那样的商业性操作,还有可能感觉到自己所追求、所享有的那种东西吗?
自然没有,这就让她难以接受。
陈宇华想起了自己经济学家的梦想……
最终,陈宇华做出决定:放弃歌星的迷梦,寻找真正的理想。
她拒绝了签约,宣布退出这次活动。这让经纪人们大吃一惊,吃惊之余又惋惜不已。
后来,那盘名叫“同桌的你”的校园民谣合辑,一炮打红,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你当时是我们最看好的歌手!如果……你一定可以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歌星之一!”时隔数年,一位音乐制作人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她说。
陈宇华笑了。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她当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那么她就毫不在意,决不后悔。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