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张琳实习生方夷敏) “他明明保送研究生了,怎么还要去面试?”目前,各种招聘会在广东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些已被保送读研的应届毕业生也忍不住跃跃欲试,甚至真刀实枪地与其他同学一起竞争。这种现象在广东高校毕业生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记者在某重点大学的BBS上发现,仅一周内,就有10多名保研生被指名道姓出现在某些 大企业的复试甚至录用名单中。而天河某高校的一位毕业生也向记者透露,其同宿舍的三名保研生中,有两人已制作好精美的简历,并频繁地出入于校园招聘会中。
保研生:多条出路练好兵
既然已经保送研究生,为什么还参加招聘会?
一些就业前景不太好的专业如文史类的保研生表示,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多找一条出路。某高校一位历史系保研生称,如果现在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她会马上放弃保研资格。因为,过了这个“村”,将来即便研究生毕业也未必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倒是读研究生,“工作后还有很多途径再读。”
更多的保研生表示,参加招聘是为了获取求职经验。海珠区某高校的小黄对记者说,他很想通过各种招聘活动来试试自己学习以外的能力。到现在为止,小黄已通过了4家用人单位的面试,其中两家大企业已明确表示会录用他。但小黄却说,他肯定不会去上班,“因为3年后,我的价码会更高!”
毕业生:这对我们不公平
对于已被保送研究生的同学还参加应聘,大部分毕业生都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会减少自己的就业机会。
“他们这种行为非常自私!”石牌某高校的小陈气愤地对记者说。前段时间,在一家他心仪已久的单位面试中,小陈就被一位保研生挤掉了名额。“他们是将自己的快感建立在别人的失业上!”小陈激动地声讨。
用人单位:这毁了学生的信誉
保研生把应聘视作锻炼自己的手段也遭到了大部分用人单位的否定。据记者了解,许多企业在招聘前都已制定了计划,初试、面试都已定好人数,如果应聘者在招聘后期突然变卦,或多或少会对他们的计划带来影响,甚至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道德和信用产生怀疑。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一名保研生曾去某大企业参加面试想锻炼自己能力,面试时表现很出色,企业也非常满意,企业欲马上签约,谁料关键时刻该生却嘻嘻一笑道:“对不起,我是保研生,不能与你签约。”随即笑着离去。该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愤怒之极,决定再也不要该校该专业的应聘生,就连已通过面试的学生也被殃及。
高校:不支持这种行为
据了解,对于部分保研生的这种行为,不少高校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华南理工大学几年前就明文规定,保研生必须就读,绝对不能参加就业。中山大学则规定,如果不经过该校研究生院及导师同意,就业指导中心将不对保研生发放就业协议书。
就业指导中心:无须过多干涉
但另一方面,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人士却认为没必要对此加以干涉,因为这并不会给其他同学的就业带来大的影响,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有好处,能增强竞争力。不过,这位人士也指出,“如果保研生因为找到好的单位而与学校违约,就不可取了。”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