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围坐在一起。“前一段时间我们举办了一次学术会议,给每位同学分配了任务,可负责拿证书的同学只拿了封皮,忘了拿芯;会场上少了一箱书,分管的同学不知道,其他同学也不知道帮助照顾一下。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团队精神应该怎么培养。”“我觉得大家应该多为别人着想。”“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相互帮助。”
……
新学期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老师就和他的11名研究生共同上了一堂“生存技能”课,共同讨论怎样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小事”。
研究生也需要学习生存技能吗?“当然需要!”沃建中说:“如果从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讲,生存能力是很重要的,而生存能力中,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应变性和策略性。在这些方面,一些研究生的能力不容乐观。”
沃建中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让一位研究生去购买一些实验器材,列好清单后,就交给这位研究生。学生拿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老师:‘这些东西到哪儿去买?’老师说:‘医疗商店有。’‘那医疗商店在哪里?’老师又说:‘可能在新街口方向。’然后,学生就骑着自行车走了,约一个半小时,他回来了。老师问他买到没有,他说:‘这家医疗商店我找到了,可是没有!’‘难道你不能找第二家吗?’他很自然地说:‘那第二家在哪里呀?’”“这让我很震惊。我一直在考虑,如果一个研究生连起码的应变能力都没有,如何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呢?”担任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生辅导员的沃建中老师决定从自己的11名研究生开始训练。从上学期开始,沃老师和他的研究生每周都要座谈一次,说出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大家讨论怎么处理。从怎么跟别人握手、怎么打电话,到如何与别人交往都涉及过。“按我的理解,研究生的生存能力不是说将来有没有饭吃,能不能找到工作。”发展心理研究所2000级硕士生刘慧娟说,可以说,没有一项研究工作是一个人完成的,要想有所成就,除了专业知识外,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是我们的生存要素。
沃建中的“生存技能”课正是针对研究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的。他要求研究生尝试承担导师的课题,学生不仅仅是课题的参与者,更是项目的承担者,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加强了。他的研究生还要到中小学教学第一线,有目的地寻找所学专业知识与基础教育的结合点。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但提高了科研能力,更懂得了应该怎样与他人沟通、合作。
2001级硕士生王迎春说:“‘生存技能’课中讨论的很多问题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的,比如礼貌问题。大家坐在一起交流沟通,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再说,即使是日常的交流,也能碰撞出火花。”“有的研究生不懂得怎样尊重他人,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他们想做好,又不知道怎么做。”沃建中老师说:“‘生存技能’课弥补了这一缺陷,学生感觉收获也很大,如果可能,我们考虑把它推广到全所的研究生中去。”(本报记者 刘万永)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新浪短信+新东方在线=新新随身英语系列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