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位考研同学的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11/18 15:39 新浪教育 | |||||||||
作者: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吴航斌 一旦在经历了深思熟虑之后,你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自己的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甚至,应该摒弃任何足以使你走回头路的可能性。在宝贵的备考时间里犹疑、徘徊、跟风,实在是对自己的决定极端的不负责任。
我认为对英语的复习,很重要的一点是每天都要去熟悉,用句俏皮话来说,就是:“爱的不要多,每天一点点”,惟此而已。 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关键一个问题是看他的“悟性”,如果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即使他的答题很全面,字数很多,但如果不能体现出自己的东西的话,也不会有很高的评价。 某某: 前日来信已收悉。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也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要求我就考研一事谈谈自己的体会。这几天是今年研究生面试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准研究生们使得本就拥挤的燕园更加熙熙攘攘,在更多的新面孔上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向上的蓬勃朝气。这一景象也感染了我,我很乐意将我的人生中走过的一段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个回忆,这也是我和北大之间的一个永远的纪念。 1.开弓没有回头箭 你在信上说,步入大三,你打算考研。我很高兴你作这样的打算,但这并不代表我对你选择的任何鼓励,因为正确是个难辨的界限,只是你这个打算契合了我曾经的想法。 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你的考研念头是出于何种考虑,是景仰北大之风,或是对知识的爱好,还是出于现在社会高学历的压力?我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由于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比考研本身还要重要的问题,当然,很多情况下是兼而有之,我觉得在作这个选择之前,很有必要静下心来,追问自己。我自己的体会是只有在明确目标之后,才不会在以后艰苦的复习阶段中沮丧颓废乃至全盘放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动力。 还是在多年以前,我的北大梦想未曾实现,因为那是一个都不敢言说的梦想,我都没有勇气说“我想去”。自己的一个愿望就生成了:我在四年后将重新来到北大。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难以摆脱那湖光塔影、大师之风的召唤。我对自己的毕业去向一直有坚定的打算,可以说,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中,我的动机很单纯:我将我的目标定格在北大,那是一个符号,是一个向上的符号,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通过考试而已。确实,同样的也有功利的考虑,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回应这个功利的社会当然不仅仅靠理想存活,我也希望能在这个伟大的学校中获得一次知识上的旅程。 我毫不怀疑你的理由的正当性,重要的是我只想知道,你对这个决定的自信和果敢的程度,因为我觉得这种精神上的支撑和来自自我的心理暗示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决定考北大是多年前的事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北大对我的吸引力,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精神符号,一种促使我不断努力、不敢懈怠的动力来源。因为这个确切的目标,我很幸运,在考研路上,我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踌躇、犹豫、两难选择以及放弃后重新拾起的反复,而这种反复、放弃在我身边的一些同学身上得到了体现。在考试之后,同学与我交流时谈到,在准备的时候就变化频繁,最终还是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深受其害。 我在大三时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因为我的致力点在法学,因此,这一过程极其自然,没有经历过频繁的学校、专业的变化无常。我希望,自己的这一经历对你的考研有所启发,因为我觉得:一旦在经历了深思熟虑之后,你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自己的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甚至,应该摒弃任何足以使你走回头路的可能性。在宝贵的备考时间里犹疑、徘徊、跟风,实在是对自己的决定极端的不负责任。我希望你的选择是在一个冷静考虑的基础上做出的,我也相信你能对自己的选择正确把握。 可以说上面唠叨的是“思想方法”,我接下去回答你在信中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准备复习资料的问题。 2.沟通信息,自主判断 在决定报考学校和专业之后,对考研相关信息的收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了。这个过程对于外地考生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我当时在武汉,在读研之前也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因此没有机会去北大。回想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在开始的时候,确实非常的焦虑,有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一点眉目都没有,我怎么跟那些北大本校的学生竞争。通过各种手段来查找资料,不幸--现在看起来未必如此--我在北京几乎没有一个熟人朋友,当时,一度觉得像个无头苍蝇,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所幸,通过一些师兄和朋友的热情帮助,从网上找到北大法学院的考研简章,但是招生简章却明确说明法学院不指定参考教材,各个专业除了一门专业课不同之外,其他的两门综合课--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都是统一的。说实话,当时很慌张,没有指定教材,这对于追求确定性的心态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意外,但是,后来我在“不指定教材”里得到启发:“不指定参考书目”不就是到处都是参考书目吗,我认为北大法学院此举是为了让考生不局限于一家一说,而是广泛的阅读,强化拓宽知识面。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当然,在备考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北大法学院的老师的著作和言论,判断老师们的学术兴趣点,则是一种重要的应试策略。 摆脱了“指定教材”情结之后,我就在本科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有意识地广泛涉猎多种资料,明白了的一点事实是:其实对于法律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复和形式上的雷同。在明白了这一点事实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指定教材确实不是一个问题。 与此相关,还有你提出的关于知识体系的问题,我想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你说在许多教材之间,发现在知识体系上有很大的差别,应该如何取舍?其实以我个人之见,对体系的选择上面,如你所说的情况事实上是一个误区,体系只不过是知识掌握的构成形式而已,作为主编教材或者自著教材当中所选取的所谓体系和知识体现了具体学者的不同理解。对知识的分类和理解的思路,这应该是非常具体和个人化的。所以我主张在知识体系的问题上,重要的不是去根据哪一个典范体系学习,对这些体系可以作参考,却不应该拘泥。应该做的,对自己复习确实有意义的,在我看来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建立在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能力和广泛的涉猎之上的,当然这并不是指要有独立著书立说的能力,而是在确定自己的专业之后,要对同一主题的资料有广泛的涉猎,同时能够予以总结、归纳、比较和综合,在这样的工作之后,我想就不存在一个根据什么体系的问题了,因为你自己有一个知识的体系,这个体系直接体现了你对知识的把握和熟悉了解的情况。 当然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具体针对法学院情况而言的,如果是其他科目,我想就会有各自的独特性,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体会和感受了。 因此,在指定教材等信息和资源方面,我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我还记得,北大法学院每年有一个针对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考前辅导班,听说很有作用,但是,我在7月份才得知这一信息,那时辅导班已经开课了,更别说能报上名了。当时也是非常的懊恼,总觉得被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心理压力很大。现在想起来,这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在这整个复习过程中,都不敢有发飘的感觉,而是踏踏实实地全面复习,多看了一些书,甚至走了许多弯路,譬如民法中涉及到婚姻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内容是不考的,但我还是花了大气力去掌握这些知识。不过重要的还是有备无患,而不是投机取巧。这是在任何考试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当然,现在的考生有必要利用一些可能的资源去了解关于考试的动态,只是一点非常重要:即使了解了许多情况,却还是不能有投机取巧之心,保持一定的“落后感觉”是有必要的。 3.具体科目,具体对待 在具体的考研复习中,针对名目繁多的参考书,一定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参考书并非越多越好,因为这些参考书尤其是公共课,重复的很多。不过人们都有一种从外观上得到安慰的本能,如果手头书很多,自我感觉就好一些,因为有一种外在的任务感压在心头,有同学说:也得对得起自己的这些书吧。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而言,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作为复习的方法,没有必要一哄而上,应该针对具体科目的特点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首先是政治。我的感觉这是在复习中最为头痛的一门课,一方面内容繁多,且各篇内容独立,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方面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研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因此是一门短期行为的投入课程。不过,对研究生入学考试来说,在你成为研究生之前,这些试卷对你而言仅仅具有敲门砖的意义,因此即使无味,却还是必须攻克。在这个意义上,考试确实能格式化人们的个性,尤其是政治。 选一本政治理论的参考书,我的印象中也就是人大几位老师出的书,当时在手头备了两本:一本是国家教委学生司主编的,另一本是人大的几位老师主编的,其实都大同小异。不过在后期买了一套模拟题,还是有一定作用,我对政治的投入是比较少的,但还是过关了,想来也就是把以前学过的东西重新整理一下。有人问我,是不是要把诸如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邓小平理论等科目的教材进行深入的复习,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能在保证其他科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这项工作,则未尝不可,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这么做,因为教材的使用是面对初学者的,而这与考研有所不同。我认为,在充分利用一本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教材可以起到备忘的作用,在这里,教材反倒成了参考的对象。因为,在市面上出售的那些“应试大全”、“辅导讲义”等等,还是将一些考点归纳了,是典型的以应试为中心的编目,它们的针对性要比教材强。在复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这一选择应该说是比较经济的。 英语的复习,也是一个没有任何所谓“技巧”的过程。我个人在英语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考试成绩还是不错。其实经历了考研之前的四六级考试,我认为考研的单词也应该积累得差不多了,不应该在考研复习中还在拼命地补单词。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有三套资料,一是《阅读理解220》,还有一本是模拟试题,同时还备了历年考研真题作为复习的参考。对英语的复习,主要是每天做一个单元的阅读理解,每周定时做一份模拟试卷,在做题之后,进行细致的查漏补缺工作。可以说,这就是我的复习主貌,而且我认为对英语的复习,很重要的一点是每天都要去熟悉,用句俏皮话来说,就是:“爱的不要多,每天一点点”,惟此而已。 应该说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专业课的复习。与政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复习政治是短期行为的话,那么对专业课的复习则是长远投入,甚至跑到了考试的前面去。出于对法学这一学科的强烈兴趣,当然也不排除对职业前景的乐观,我在复习过程中,对法学的相关问题,都有一种探究个中缘由的动力。总之,我觉得许多人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大多是从自己的爱好出发的,大家在对自己本专业复习时,也是最舍得下大力气的,因为这毕竟是以后自己的学术方向。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我觉得不同专业,往往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大家在复习中自己去把握体会了。 4.考试答题,张扬个性 在“教材情结“的背后,其实也体现了考生答题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努力去寻找所谓“报考学校老师的观点”,因此,往往在复习和应试中会出现这种情况:熟记某位老师的什么观点,或者在某些问题上熟记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考试中,却仅仅停留在一个描述和介绍的层面。这样的话,在试卷上是难以体现作为考生本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可以说,即使你看了很多书,掌握了许多知识,但是如果不能在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时,利用多种视角,多种分析工具来进行分析判断的话,这是很难令老师记忆深刻的。在一次讨论会上,我的现任导师也曾经就这个问题谈过作为导师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关键一个问题是看他的“悟性”,如果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即使他的答题很全面,字数很多,但如果不能体现出自己的东西的话,也不会有很高的评价。他透露,在批改试卷时,有些考生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可以看出考生的阅读面很广,然而,由于他的答题也就仅仅停留在一个描述的层次上,却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不能体现出自己的分析能力,这是很可惜的。 我想,当然也不是完全反对描述,事实上,有些考题考察的就是考生的基本识记能力,但是,有必要重视的是要在一个比较好的知识积累上实现转化和突破。这是答题(主要是专业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那么这样的所谓创新和个性体现当然是无根之谈,较之前者,则又低了一个层次。 当然,以上所谈的仅仅是以我参加的法学考试而言的,对于文科考生可能会有所启发。不过事实上,正如读书是读活还是读死一样,如果知识的积累纯粹是积累,而不会进行转化,那么,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是缺乏研究潜力的表现。 5.面试之时,沉着自信 我是4月6日到北京的,和我女朋友一起,感谢她,在我最重要的时刻陪伴我度过,分担忧虑,共享欢乐。从汉口出发到北京西站,一宿之行,很疲劳,心却是一点都不疲劳,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而我的去向则是我多年的梦想之地--北大。6日早上坐着北京最破的332路公共汽车晃晃悠悠来到北大西门,在门前下了车,我看到了,从南至北,我现在就在北大的门口。清晰地记得,在西门外面,我驻足良久,吁一口气,从正门走了进去。那天是2001年4月16日,面试的前一天。 面试很顺利,我们专业分成三组,我是第二组,主考老师三人,在完成一个限时笔试后,三位老师各问了一个问题,考生在规定时间里做出回答。 当我走出房间时,刚刚熟悉的几位同学相互问候,这时,担任面试记录的一位女老师走出来,微笑着对我说:周老师(主考老师)对你很满意,说这位学生逻辑严密,表达流利。我明白,我的北大,真正地向我开放了。 不知不觉,未名湖的柳树绿了,红花开了,又是一个四月。我与北大,已经共同走过了一个年头。在这一年里,我奔波于图书馆和教学楼之间,倒很少去那风景优美的未名湖了,那是我前几年只能出现在梦中的图画。现在偶尔有同学拜访,我才会随同去看一看。 回首走过的路,哭过、笑过,有过忧虑也有开心,虽然,以后的路还有很长,但是我幸运自己获得了一个新的起点。我想,做任何一件事,总是付出才有回报。我相信,能在新的一年里,在下一个四月,见到你欢乐的笑容。 祝你 复习顺利,考研成功! 你的朋友:吴航斌 2002年4月17日于北大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2001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小传 1977年10月出生于浙江富阳。身处偏远,心向四方,二十岁出浙江。食武昌鱼,饮金龙泉;相识益友,畅谈无忌。华中四年,甚为感念。然知不可耽于一处。身不由己,心本不安;武汉之恋,终须割舍。托本命年之福,继西行武汉又得北上之缘。感高科技之盛,受沙尘暴之苦。 性喜静,好遐思。明日常思考,今日难理料。匆匆而茫然,挥之不去;郁郁而寡欢,也常有之。但想起明天,则常开怀而笑,只有纯欢乐! 本文选自桑磊主编的《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丛书之《考研战略战术》,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任何媒体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