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泽源
曾经,在来往于上海与广州的火车车厢里,我这个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了那些对自己对世界尚未丧失“惊讶和迷惑”的男生与女生们的提问:“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正义?”“你相信上帝相信命运吗?”“你能为我占一卦吗?”
哲学能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么?
六年来,我在形上与形下之间,在“求道”和“求技”的矛盾中,几经徘徊,上下求索。
曾经,怀着好奇的心情批读过那本只花6元钱购得的有着乌黑发亮封面的《圣经》。在那朴实的语句中间,我看到了历史与怪诞的交错,读到了神性与人性的重叠,触及了自由与意志的张扬。
曾经,沉迷于那部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之中,在那些对我而言具有“颠覆性”的古怪的文字与符号中间,占筮与哲理互交叉,理性与直觉相统一,天地与人文相融通……在那宽敞清爽的通宵教室里,一种难以言说的“探赜索隐”的哲学乐趣升上心头,我用心刻下了冯契先生的话: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
曾经,虔诚地翻阅过那本由目不识丁的禅宗六祖惠能讲出来的《坛经》。那种令人惊喜让人神往的“顿悟成佛”,那神秘的“拈花微笑”式的境界,紧紧地占据了我整个的身心。当那年五月的某天,我静静地游踯在扬州的瘦西湖与大明寺、镇江的焦山与金山寺之间,在那烟雨轻笼的绿树红花丛中,在那悠扬的钟声回荡于清幽庄严而又辉煌的山门边上,我刹那间似乎发现了《坛经》的玄机,我找到了曲径通幽的路径。
曾经,象读小说一样徜徉于《理想国》中。那位并非以其牛高马大的身躯征服同类却以其博大浩淼的哲学思想震烁古今的柏拉图,运用了完全不同于现代这种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的哲学术语及学术范式的表达技巧,通过书中的主人公苏格拉底与人们的“辩证”的对话,柏氏拓开了人类粗浅狭窄模糊的视域,以种种奇妙的比喻让我们洞见了那印在国家本性之上的人性图景。
曾经……六年的曾经,都刻下了哲学的痕迹。我想,哲学就象咖啡豆一样,当你把看似枯涩的它煮于生命历程时,那小小的东西将会改变你的人生——就如一杯清水变成了香气四溢的美液一样,正如辛稼轩先生所云:“味无味处有真味”,诚哉斯言。(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点评:
知识的索求、德性的培养,是人生的两大永恒主题。知识能引导人们创造价值,德性可塑人类美好、良善的精神文明。而哲学的魅力,在于激扬人们的理性思维和实践智慧,合理思考知识和德性的互动关系,推进功利价值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升。此可谓,哲学因其“无用”而故为大用。(施炎平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