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C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
2“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
3对感觉是认识的起点的观点
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
4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B.知难行易
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D.因知以进行( )
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
6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
7“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
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9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 B.人类社会 C.人的思维 D.实践( )
1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终极性( )
11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
1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物主义承认的观点( )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E.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 )
2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
A.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B.反映能够与被反映者相一致
C.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
D.被反映者不以反映者的意志为转移
E.反映与被反映者是绝对同一的( )
3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
A.知先行后B.知行合一C.行先知后
D.知行始终不相离E.知之不若行知( )
4“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句话在真理观上认为
A.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B.真理是绝对的没有相对性
C.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D.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
E.真理是发展的不是凝固的( )
5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B.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
C.真理和价值的联系和统一是理论的抽象
D.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E.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 )
6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下列意识要素属于非理性因素是
A.信念和信仰B.动机和欲望C.直觉与灵感
D.猜测与顿悟E.习惯与本能( )
7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B.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E.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8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或能力
B.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D.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E.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
9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
A.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B.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D.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E.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10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感性材料十分丰富B.感性材料合乎实际
C.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D.感性材料的大量积累
E.感性材料不一定真实( )
11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永远不变的
C.实践最终一定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实践标准不具有相对性
E.凡是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不再具有相对性( )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1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
14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有
A.分析和综合B.情感、意志、欲望
C.幻想、灵感、直觉D.归纳和演绎
E.猜测、顿悟、想像( )
15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D.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
三、辨析题
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2“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3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真理是多元的。
4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1996年理科辨析题第23题)
5知之非艰,行之惟难。
6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四、分析题
1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认识论上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及重大意义。
2试用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认识能力。
3下面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笛卡尔: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须是真知识”,“真理观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观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4下列是中国哲学家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材料。
材料1
“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听其言而观其行”。
摘自孔子《公冶长》
材料2
“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摘自朱熹《语类》卷九
材料3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
摘自王阳明《全书》卷二
材料4
“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摘自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
材料5
“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且人类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行先知后”,“行易知难”。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6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4、材料5各是什么样的知行观?
(2)材料2、材料4、材料5有什么异同?
(3)材料1、材料2、材料3有什么异同?
(4)材料6与材料4、材料5有什么异同?材料6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材料1—5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何现代价值?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6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7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
8简析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
9结合认识史实例,论真理问题实践标准的辩证法。
10试述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原理及其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2简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3试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4.分析下列材料在认识论和思想路线方面的启示。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资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共同原则的确认。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两种认识论的对立,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个共同原则,因此称之为唯物论的反映论。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2B【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是考查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题干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需要考生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提炼出来。“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A项),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D项),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项)。这样将干扰项A、C、D项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项。答错此题的考生可能会误选D项。
3D【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的确认。此题有一定的难度,答对此题考生必须对经验论的问题有所把握。经验论的观点是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经验论分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两种,二者的共同点都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区别在于回答感觉的来源不同。所以,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D项),答错此题的考生有可能误选A或C项。
4C【解题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了解,特别考查考生对“知行观”中最具有价值的思想、观点的把握。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考题,要求考生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所了解,还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在知行观问题上最优秀、最具有价值的思想。题中所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正确地表达了哲学家们对知行关系的看法,但A、B、D项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C项是说实践(行)是认识(知)和行相统一的基础,强调行(实践)的重要性,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答错此题,主要是由于考生对“知行观”问题不了解而盲目地选择所致。
5C【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无限反复和发展。回答此题,首先确定这句诗词是讲认识问题。这样就将D项先排除掉。然后分析A、B、C项。题干是讲真理性认识,没有涉及到感性认识,A项又被排除掉了,这样只能在B和C两项中选择。题干中的关键词“追求真理”,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问题,而不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问题(B项),所以C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回答此题要求考生必须将诗句读明白,并抓住关键词“追求真理”,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答错此题的考生,可能会误选B项。
6C【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区别点的确认。此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此题必须首先知道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共同点,然后再找区别点。在真理问题上,二者都从承认“真理的客观性”(B项)出发,承认“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A项),即承认真理的唯物论。但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所以承不承认真理的辩证法,就成为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有些考生由于对题干所问的问题不理解,可能会误选A项或B项。
7B【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具体观点的断定。题干是孔子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的典型观点。是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此题难度不大。考生只要抓住“观其行必求其功”这一重点句,就不难找出正确选项B,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将A、C、D这三个不合题意的选项排除。
8C【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不确定性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由于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对于这一基本原理考生是把握的,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或条件性的含义。A、B、D项明显错误,所以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是正确的选项。此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判断。
9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产生的基础的掌握。本题比较容易,一般考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为D项。
10B【解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问题。回答此题比较容易,一般考生都知道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它的客观性。
11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的特征的把握。本题比较容易,一般考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C项。认识的主体是指一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原则。
12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本题不算太难,但考生如果粗心的话,也容易选错。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认识论则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如果考生不加辨析容易将D作为正确答案,事实上唯心主义也可以承认认识的起点是感觉。
二、多项选择题
1BC【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选择此题必须将马克思这段论述的含义弄明白,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项),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项)。选择此题还可以用排除法。A、D、E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应当排除,只有B项和C项反映了马克思这段话的原意。此题没有难度,即便考生没有读懂马克思的话,也能找出正确选项。
2AB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确认。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相对立的认识论。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认识(反映)是对客观存在(被反映者)的反映。由此就引申出二者在反映和被反映者这一具体关系上的不同观点。题中所提供的5个备选项中,A、B、D项正确反映了反映者(认识)和被反映者(客观存在)的关系,是符合题意的。C和E项明显是错误的观点,应当排除。此题没有太大的难度,关键问题是需要考生将反映者(认识)和被反映者(客观存在)的关系弄懂,再仔细审阅每一个选项的内容。如果有的考生丢分,最有可能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每一个选项,而漏选其一。
3CDE【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知行观具体观点的掌握。题干非常明确,要求考生对唯物主义知行观进行选择。在题中给出的5个选项中,A和B项都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C、D、E项是唯物主义知行观。有的考生可能会因没理解“知行合一”的含义而盲目多选了B项,还有的考生可能误认为“知行始终不相离”是错误的而漏选D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阶段,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包括唯物的和唯心的一些典型观点要掌握。
4A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相对主义真理观错误实质的确认。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犯了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在于夸大真理的绝对性。一般来说,无论是绝对主义真理观还是相对主义真理观,他们都是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题干这句话是庄子典型的诡辨论命题。在真理观上意思是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之间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是典型的相对主义真理观,就是主观主义的真理观。解答此题难在对庄子这段话的理解上,如果有的考生根本不清楚此话为何意,肯定是盲目选择,难以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如果考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选择起来就较容易了。这5个备选答案,B项是绝对主义真理观的观点,C和E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观点,都是不合题意的。只有A和D项体现了题中的意思,是正确的选项,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5ABDE【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真理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只要考生对价值概念的含义明确,解答此题不应成难点。有的考生可能会因为对C项的内容没理解,多选了该项而丢分。
6ABCDE【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非理性因素的确认。题中所提供的5个选项,B、C、D、E作为非理性因素,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判断。疑点在A项上,有些考生有可能误认为信念和信仰是理性因素而漏选A。实际上信念和信仰与B、C、D、E中的非理性因素比较,它们的理性成分更多了一些,但它们仍没有超出“非理性”这个度的范围,所以信念和信仰仍属于不自觉、非理性的意识要素。
7CDE【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具体真理的确认。题干是列宁的一句名言,主要是讲真理的条件性。题中所提供的5个备选答案中A项和B项明显是错误的观点。C项是说真理是发展变化的,D项是说真理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E项更进一步说明了真理的具体性。C、D、E项符合了列宁的原意,是正确的选项。有的考生可能会因为不理解或根本没明白B项的意思而盲目多选了该项。
8ABCE【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此知识点为2003年修改考点,考生应重点掌握。反映、信息和选择都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所以A项是正确的,由信息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反映则是信息交换传输和接收的过程,故B项也是正确选择项,D项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也是正确的。但E项是错误的,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体的高级反映形式,故E项是错误的,E项的干扰性较强,考生复习时要注意。
9C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的理解。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离不开重构,重构是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即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履行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体系的过程,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所以C、D两项为正确答案,A项错误在于主体重新构造客体信息而不是客体的过程,B和E项错误明显,应予以排除。
10ABC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内容。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首先应以实践为基础,占有丰富、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其次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分析,据此可判断A、B、C、D四项都为正确选项,E项显然不正确。
11A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指的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标准是唯一的,即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实践;二是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做出检验,考生若牢牢把握了这两点,就不难判断A和C是正确答案。
12ACE【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的几个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该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首先要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是指认识的联系、变化、发展的过程。A项正确;B项错误,正确的观点是从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的转化,毛泽东说它们是“源”和“流”的关系;C项是正确选项,表达认识发展的规律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D项错误,错在“再到抽象”这四个字;E是正确选项,表达认识的发展过程。
13ABD【解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试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把握和理解。试题中的眼看属于感性认识,不同职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感性认识,A项是正确选项,B项和D项也是正确的。C项的错误之处在于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搞倒了,E项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建构必须在对客体反映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的。
14BCE【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新增知识点非理性因素的内容包括哪些。本题比较简单,即使考生不知道非理性因素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也可以用排除法将A项和D项排除掉,因为A项和D项讲的都是辩证思维方法,因此可得出正确选项是B、C和E项。
15ABCE【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无限发展和不断反复的理解和把握。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矛盾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又由于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以及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的局限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A、B、C和E项都是正确答案,D项的错误在于只承认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而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不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对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掌握。该命题属于“不完全”辨析题型,对于此题一般考生都能作出正确判断。此题似乎没有多大难度,但是根据原理将此题回答得很全面,观点抓得较准确则是不太容易的。回答此题要紧紧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亲眼所见”,“亲眼所见”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但是“亲眼所见”到的感性认识,有真实反映也有虚假反映。必须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判定,否则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或夸大“亲眼所见”就会得出错误结论。按照这样一个答题思路就不会跑题。
2【答案要点】(1)“信”、“诚”属于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则属于客观现实结果。意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灵,才能引起和产生信。这种观点把主观的信、诚作为灵不灵的原因,颠倒了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也颠倒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2)真理具有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以主观的信、诚,以人们的信仰与否为标准。
(3)真理具有普遍性。这种观点宣传信、诚即能看到、感受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否则,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检验性,把人们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归结为他们的“不信”、“不诚”,这是伪科学反科学的卑劣手法。
【解题分析】该题通过主观唯心主义和伪科学的典型观点,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识别及对其错误实质的剖析。此命题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出正确判断。但是从哲学认识论上较全面地揭示它错在哪里,对一部分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能会出现无话可说、力不从心的现象。辨析此题,要抓住“信”和“灵”、“不诚”和“不灵”这几个关键词,理解其意思,再将它们分别归到认识论的“主观”和“客观”两个范畴中,最后再说明该命题的错误实质,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这样基本采分点也就出来了。
3【答案要点】(1)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第一,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第二,从认识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第三,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而对具体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只能有一个,即真理是一元的。
(3)多元真理观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它否认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所以是错误的。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真理相对性的理解和把握。真理的相对性与真理的绝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即真理受到了认识的广度、认识的深度和认识需要深化的限制。所以,解答此题,要抓住真理相对性的含义,也就自然排除了“真理是多元的”错误结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一元论,多元真理观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辨析此题,有的考生可能会由于对“真理是多元的”错误观点不理解,甚至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就会影响答题的思路。
4【答案要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面外露;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相对稳定、深藏在事物内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
事物的现象多种多样,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它们无本质可言,就割裂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联系。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内容。考生在十分熟悉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认真审题,分析题干中紧密相联又在层次上不同的两个观点,“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违背了任何现象都是表现本质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违背了任何本质都表现为现象,没有无本质的现象。这两个提法都是错误的,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5【答案要点】(1)“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知行观,是“知易行难”的观点。这种观点承认知和行的区别,知和行相脱节的可能,要求必须行、知与行统一、知行一致,反对只知不行、畏难不行、空说不做,这是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易难都是相对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都是困难的,但只要勇于实践、勤于思考,遵循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不断地变难为易,取得改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
(3)该命题将知易行难绝对化,具有形而上学观点的倾向。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上的知行观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此知识点是2003年的重点,请考生加以重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是古代一种朴素的知行观,是“知易行难”的观点,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将知易行难绝对化是不可取的,把握了以上几点,回答此题就较为全面正确了。
6【答案要点】这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一种科学的论断。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每一个人或每一代人总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程度的限制,总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主观条件及生命的有限性等条件的限制,他或他们所达到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是非至上的。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只有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因此,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辩证统一的。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导致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又会导致思维僵化和绝对主义。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理解和把握。这句话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一种正确论断,分析此题时,要讲清思维的至上性是指就人类思维的本性来讲,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们总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故其认识总是有限的、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是辩证统一的,否认任何一方都会导致错误。
四、分析题
1【答案要点】(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2)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想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这是因为,第一,正是因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得以产生和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都是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遵循它,就会不断取得胜利,背离它,就会遭受挫折或失败。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原来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起适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以及哲学认识论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回答此题首先概括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原理。然后分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最后再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关于意义要抓住三点: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考生回答此题容易在两个方面丢分,一是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表述不准确,二是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不周全。
2【答案要点】(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
(2)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
(3)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认识主体含义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对于主体和客体这对认识论重要范畴的含义,一般考生是掌握的。但是对认识主体的特征、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增强认识主体能力的条件和途径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大部分考生不是充分掌握和了解的。因此导致考生在简单回答认识主体的概念之后就陷入了无话继续再说的尴尬境地,于是便离开论题随意发挥,如此难以得高分。这就要求考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和范畴,不仅要记住它的含义,还要理解与此概念相关的其他知识,这样遇到类似问题,就不致于“无话可说”。
3【答案要点】(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确认。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考生一般都可以掌握,但对于割裂二者的关系所犯的两种错误,即唯理论和经验论及其错误观点,有的考生就不一定清楚了。回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特点,再依此为根据分析每一个材料的具体观点,最后再断定它们的哲学倾向。聪明的考生可以从问答(3)中找到问答(1)和(2)的答案。
4【答案要点】(1)材料1是“知先行后”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材料2是“知先行后”、“行为重”的唯心主义知行观。材料4是“行则知之”的唯物主义知行观,材料5是“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唯物主义知行观。
(2)材料2、材料4、材料5的相同之处都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和材料5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材料2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材料5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解释知行学说。
(3)材料1、材料2、材料3的相同之处都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不同之处:材料1和材料2强调“知行统一”是合理的,而材料3强调“知行合一”是完全错误的。
(4)材料6与材料4、材料5的相同之处都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材料5是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而材料6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是毛泽东在其哲学著作《实践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两千多年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争议进行了批判的总结和革命的改造,将其融合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5)材料1—5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唯物和唯心之分,但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的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材料。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关系的各种观点,即唯物论观点、辩证法观点、唯心论观点的把握和理解。此题综合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观点,它反映了知行观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回答各种问题除了弄明白每个材料中的内容之外,就是要看每个材料是谁的观点,再根据每位哲学家的哲学倾向去断定它属于哪种知行观。最后必须重点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都具有合理因素,都具有现代借鉴作用和价值。此题虽然不是很难,但非常准确完整地回答每一问题也是不容易的。
5【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题。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回答此题要把握的关键点有: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其次,实践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或“纽带”;第三,要阐明实践标准对我国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这样该题的解答就比较全面正确。
6【答案要点】(1)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其含义是:一是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认识的客观内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就人的认识本质而言,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其含义是:一是真理只是对无限世界的一部分的正确反应,是有限的、相对的:二是每一认识只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层次方面的正确反映,也是有限的、相对的。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二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关系。第一,二者是对立的,无限、绝对与有限、相对是对立的;第二,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是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脱离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反之亦然;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中有绝对、绝对中有相对。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三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第三,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这一知识点非常重要,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解答此题的思路非常简单,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真理的绝对性;第二,真理的相对性;第三,二者的辩证关系。
7【答案要点】这是由正确的前提推出错误的结论的命题。
(1)先实践,然后产生认识,这是就认识的发生和来源而言的。认识不是主观自生的,不从事任何实践活动,同外界不发生联系,是不能产生认识的。就认识的发展而言,也是首先由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的认识指不能正确指导实践,阻碍实践发展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不见得都是落后于实践发展的。
(2)从实践中产生的正确认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进行科学的预见,作为行动的先导,指导实践活动的发展。
(3)从实践的产生、发展过程而言,人们总是知先行后,即首先依据一定的认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确定实践目的和方案,进行设计,然后去实施。这正是人类自觉实践活动的特点。
(4)在社会发展中,先进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思想,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相对独立的突出表现。
上述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先进思想的存在,是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片面、机械的理解。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及认识对实践的作用的掌握和理解,通过对命题的分析,可以发展“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这是从实践的发生和来源来讲的,但结论“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是错误的。因此答对此题,除了作出以上分析外,还要阐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就对问题作了比较全面地回答。
8【答案要点】(1)反映是一物在和他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复制、再现他物,接受和保留他物信息,留下痕迹”的过程、属性和能力,包括非生物的反映、生物的反映、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以及人的意识等。
(2)信息是他物的性质、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物中以某种方式的再现,它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包括非生物信息、生物信息、社会和意识信息等。信息不等于物质,它依赖于物质(信息源及其信息传输、接收),是物质的属性和功能的表现,反映则是信息交换传输和接收过程。反映和信息都是物质的普通属性。
(3)选择则是一物区分他物及其信息,从而表现出不同和特定运动、变化的能力。
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体的高级反映形式,从客体中获取、加工、改造信息,从而在主体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观念系统的过程。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第一,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主体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以及观念和知识,分化和确定出认识对象。
第二,主体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第三,人脑的思维活动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解题分析】本题为2003年修改考点,考查考生对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答对此题要把握住几个关键点,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定义,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体的高级反映形式以及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把握了这几个要点,就能正确回答此题了。
9【答案要点】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绝对化,阻碍科学的发展。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问题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要指出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二者的统一,然后再结合具体史例加以阐述即可。
10【答案要点】认识发展过程包括: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在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认识经过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由认识到实践,就是用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飞跃。只有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并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是认识运动的规律。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自然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自然科学工作者必然坚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实验、观察和搜集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整理材料,揭示事物的规律性,并抽象上升为理论。如此不断反复进行,以验证、丰富、发展自然科学。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理,该知识是历年考试的一个重点,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对应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这是原理部分,本题要结合自然科学加以阐述,若遇到其他情况,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1【答案要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①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②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该知识点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回答此题首先要阐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然后阐明割裂二者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若遇到论述题,还可结合具体材料或实例加以论证。
12【答案要点】(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①“知而非艰,行之惟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②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③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④荀子提出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先知后,知来源于行。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地,不知地之厚也。”知既然来源于行,行就要高于知,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重“行”,把行看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
(2)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行观:①宋代的程朱学派提出“知先行后”说,知在先,知不依赖于行的观点。②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③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并强调知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知行始终不相离”的辩证法命题。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
(3)孙中山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而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作用。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可以历史为序,全面反映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发展的全过程,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后必须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现代意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此题是2003年考试重点,还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13【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在整个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同时承认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知、情、意这三大意识要素中,“知”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和“意”即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属于非理性因素。同时人们还把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的心理形式,如幻想、想像、猜想、顿悟、直觉、灵感等,也包含在人的“非理性”的因素中。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人的活动总有情感的因素贯穿其中,认识活动也不例外。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以活力和生气,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意志同感情一样,对人的认识的进程也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认识活动不能缺少人的意志。在认识过程中,幻想、想像、直觉、顿悟、灵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非理性因素,和思维的逻辑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的作用,也看到非理性因素可能产生的消极的作用。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是2003年新增知识点,考生应注意掌握。人的认识过程十分复杂,其中理性因素起着主要作用,但不能否认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知”属于理性因素,“情”和“意”属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和思维的逻辑形式一起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注意非理性因素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14【答案要点】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概况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考纲要点的有机结合。这道试题要求考生熟悉江泽民的“七一”重要讲话的有关内容。“讲话”中要求做到“五个必须”,第一个“必须”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题目要求分析的材料就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原文,答案就是江泽民同志的结论。这是最准确最权威的答案。
选自张俊芳主编的《2003版考研政治高分突破》,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