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新鲜的校园新闻 新浪校园通讯员招募中
新浪网校园通讯员:章斌
财富——校园链接
社团,大学不可忽视的力量,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拥有庞大数量和五花八门的种类:书友会、轮滑协会、集邮协会、剧团、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
每一个社团都拥有一批忠实的支持者,大家为同样的兴趣爱好组在一起,而社团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每个人的理想转化为现实,这样的转化中,社团出于自身的需求(学生组织,没有资金来源),将寻找相关公司商业赞助,赞助的形式是多样的,(提供经费、提供物品、提供技术支持等等),这样的结果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选择食品——美食社和**餐厅合作推出“美食节”,并有优惠赠券;
选择阅读——书友会和**书店共同开展“好书共赏”,配合打折售书;
选择娱乐——电脑爱好者协会和**游戏软件公司合办“**杯游戏大赛”;
……
每一个社团有自己的宗旨,针对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赞助商,有意无意间形形色色的公司从不同的方向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偶然的选择,必然的结果。
从社团的角度出发:他们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弥补了自身的不足,用很少的钱甚至一分钱不花服务了社员。
例如采访中对外经贸大学计算机及网络协会今年10月份与卓越网成功合办的“老狼——新专辑校园歌迷见面会”。众所周知,这样的明星见面会,场地安排、舞台灯光音响设计、道具服装及媒体宣传的巨额费用足可以让任何一个社团破产,但由于卓越网的商业赞助,协会一分钱未花,而活动在同学中引起巨大反响。与此相似的是清华大学金融协会“摩托罗拉杯校园模拟炒股大赛”。前期宣传、后期奖品、技术网络平台提供,向清华校团委提出申请是8000元人民币,而团委审批仅仅为1000元。依靠商业赞助,协会外联寻找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免费的网络交易平台;摩托罗拉公司及证券之星公司提供奖品;银河证券提供免费的授课,加上团委审批的1000元钱,轰轰烈烈的完成了预算8000元的大项目。
从社团活动组织者及策划者角度来说:这样的外联活动为社团营建了一个商业化的人际关系网络,每一个人从中得到锻炼,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活动能力。我们的一个采访对象对外经贸大学柏园园提到她的第一次外联拉赞助仍然唏嘘不已,她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外联干事一步一步成长为协会会长的,而现在,她的协会已经有了200多名会员,50多名组委。中财本部文学社的负责人张宁在采访中说道:“在大学,做社团比作班干部、学生会团委干部更能锻炼人,因为没有人会指导你该怎样做。”而很多同学眼里,大学4年校园里所能干的事情仅仅是家教、兼职,而没有发现“外联”也是一个极为锻炼人的演练平台。
统计的另一部分是纯商业性的活动。如中财英语协会常常发到每个寝食的剑桥商务英语广告,四、六级培训广告;本部红十字会“雅芳”系列化妆品的代理销售;“联想”去年到今年年初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的大型巡展;以及大学常常举办的电脑节、手机周……
财富——公司链接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公司在校园的隐性投资——赞助,获得的回报是什么呢?
还是以清华金融协会的模拟炒股活动为例:
首先当然是企业形象宣传。“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金融协会对外合作计划提供的企业回报第一条就是广泛深入的企业形象宣传。包括活动冠名权(后为摩托罗拉公司所获得),在活动所有宣传板、海报、传单、横幅上均标有“**公司与清华大学金融协会联办”的字样,在活动所有奖品上注明“本次活动奖品由**公司提供”字样。这样的显性广告效应是最具诱惑力的回报。
其次是少不了的实际利益。协会对外合作计划提供的企业回报第二条是交易平台直接在公司网站上运行(后为国泰君安提供免费网络交易平台)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每天仅此项目就有28000次的点击率,另外两个证券公司——证券之星和银河证券网站点击率也节节上升。每一个参与其中的选手和关心这个项目的学生无疑将牢牢记住这几个网址。实际利益是最具现实的回报。
第三是高瞻远瞩的人才战争。特别是针对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针对金融学院的学生,国泰君安此行可谓是醉翁之意。在合作意向书的回复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得到回复的附件,只能从采访者可中得知),国泰君安提出的一条要求是在清华的金融学院建立一个人才实践基地,其实说白了,就是想通过这些活动将清华的学生拉入它的旗下。通过类似赞助,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公司,挖掘有潜力的人才,这是最具有长期效益的回报。
针对不同的项目,还有不同的回报点。金融协会参加经管系一年一度盛会——金融酒会的邀请,金融酒会将邀请很多著名商业人士出席,无疑是扩大交际圈的好场所。其他的社团相似或不同的回报,由于不具有普遍性,在此不做分析。
链接?!
几乎接受采访的每一个做社团拉赞助的人都异口同声——难!
磨破嘴皮跑断双腿常常吃闭门羹。既然是双赢的结果,为什么难度仍那么大?
除了外联部技术问题如:项目定位出现偏差、选择公司不当、个人表达能力和口才欠缺以外。剩下的就是这种活动的硬伤了。像股市一样,校园的商机,可以是“短线炒作”,但更多是“长线投资”,看不分明投资回报率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商家都不会冒冒然跳入其中。而如何将校园这只股票业绩作好,这正是留给实践小分队思考的内容。
我们选择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大社团和证实非常成功的项目,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小社团是在夹缝中寻求生存。他们常常有很好的创意,可是没有规模,没有资金,没有实力去完成它的项目。传统的社团管理模式是会员交纳一定费用,校团委审批一定费用的自给自足的运作模式。没有办法扩大,只好将就着过。其实,校园的商机并不仅仅是靠商家来找寻,广大的同学和同学组织社团同样也可以发掘到“黄金”。这就需要大家走出旧的模式,旧的思维,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链接的另一端——公司也必须要有前瞻性的决策。
学校自身特性和中国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不可能成为商业场所,但是无可置疑它存在无限的商机。
充分发掘——你将发现校园,商机尽在掌握!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