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争、紧张、动荡。
1.江泽民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作了论述,提出了“三个不变”的基本判断:一是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会改变;三是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三个基本判断是建立在“三个总体与三个局部”判断基础之上的。2002年1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来访的蒙古国总理时说,纵观国际形势的发展演变,我们仍对这个世界 充满信心。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
2.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和平、缓和、稳定,主要表现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合作不断加强,各种地区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一些地区性军事冲突和战争趋向缓和,导致直接军事对抗的紧张状态很多通过和平的方式得到解决。
3.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如阿富汗、巴以、印巴、巴尔干地区)、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最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及前苏联、东欧国家中推行西方式民主和多党制,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1.无论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都要以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作为基础和保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反对霸权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单极与多极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时代进步和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因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2.当前国际旧秩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事业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旧秩序是指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其基本特征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强权即公理”;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在国际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垄断。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总的来说,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在以下方面共同做出努力:
(1)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2)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
(3)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
(4)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要求;
(5)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三)中国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1)早在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言时,就提出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到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又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1988年12月2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当前国际政治出现了由对抗转到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的新情况。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们应该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同年12月21日,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米·甘地时,进一步强调:“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党的十四大指出:“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我们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十条对外方针中,第三条继续强调: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3) 1997年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签署两国《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同日,江泽民主席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题为《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 1999年3月27日,江泽民主席在瑞士访问时发表讲话,认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应该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他再次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1)应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2)应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3)应坚持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4)应坚持新生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5)应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2.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加快发展,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些新举措、新动向、新风貌,表现在:
(1)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它是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要求。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一主张体现了对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对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尊重,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准则的维护,因而得到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2)与一些国家(如俄、美、法、日等)和区域组织(如东盟、欧盟、非盟)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努力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风格,开拓了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建立何种国际新秩序,是当前以及未来国际斗争的一个焦点。今后,围绕新秩序的斗争和磨合还会长期存在。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又要对现实采取灵活的态度。在服从和服务国际战略中心目标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
选自林代昭主编的《形势与政策备考指南》,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