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比去年增加67万,多了近五成。四年前让学生兴奋的“扩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却显得格外沉重……
学生:四年前让他们兴奋的“扩招”,如今显得寒气逼人
一个骤然降雨的黄昏,一个被雨淋湿的女孩,今年即将大学毕业,在参加多次招聘会 仍无就业希望之后,在公共汽车站,哭了起来。人们过来劝慰,知道原因后,一位老者给了她一个电话。第二天她拨通那个电话,那是一家大型纺织公司,老者是里面的实力人物。最后,公司录用了她。
这个故事在上海部分高校里流传着。它反映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在迷茫恐慌里期待同情和奇迹。
对此,记者在采访中体会颇深。作为2003级复旦大学国政系本科生,金姬对找工作的事忧心忡忡。她告诉记者,今年该系毕业生比去年多1?3,班里仅有两人敲定了工作。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低。对月薪的期望,由3000元跌到2000元,现在只剩下1500元了。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来自澳门的小林,已把对月薪的期望调到1000元。至于是否专业对口,是否合自己的兴趣,工作单位的规模和发展前景……也都被调低乃至剔除。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研究生施家仓谈起毕业也叹起苦经。去年12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一场只针对研究生的招聘会,现场的拥挤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比上班高峰的地铁还挤!”散场时,他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很多招聘单位的桌上堆满简历,他们一般只会带走一部分,很多简历则随意丢在桌上或地上。回来后,他在同学留言录上幽了一默:“参加招聘会时少穿衣服,那可是个力气活啊!”
他们的心态还算是好的。而在浙江省最早的民办高校树人大学,说起就业,城建学院某寝室所有同学都表情黯然:今年杭州高校毕业生达9万人,手中这张民办高校的大专文凭能有多少竞争力?
“反正大型招聘会1月中旬才开,到时候再看吧!”女生庄静说:“眼前还是逃避,到时候看运气了。这四年,每年学费都高达9800元,如果找不到工作,太对不起父母了!”
沮丧的她带记者一起参加了杭州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面试,参加面试有40多人,庄静的面试只进行了几分钟。记者采访了那家公司的张经理,他指着一叠厚厚的简历说,今年他们只招一两个人,但收到的简历却比去年多得多,其中浙大、中国美院的研究生都有,去年是没有的。
“没办法,今年毕业的学生太多!”接受采访的学生,常这样解释自己的就业困境。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比去年增加67万,多了近五成。四年前让学生兴奋的“扩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却显得格外沉重。
教育部门:每年扩招三到四成,就业压力确实不小
扩招,确实让高校感到很大的压力。四年前第一届扩招时,他们已经预料到今天的问题。
1998年,为了拉动内需,并解决国企改革引起的就业压力,专家提出高校扩招方案。始作俑者是亚洲开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他预测,如果三年中高校扩招一倍,就可以在增加学费的基础上,拉动服务业、建筑业等有关行业的投资,最终消费上千亿元人民币,对GDP的贡献每年可达半个百分点以上。
当时也有专家反对。异议集中于两点,一是引起教育资源过于紧张,教育质量下降;二是日后就业困难。最终,大家还是基本达成了扩招共识--当时中国高教规模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比越南、泰国、柬埔寨都低,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是发展中国家最高的,这是很不正常的。
于是,扩招迅即启动,力度相当惊人。1998年到2001年三年扩招,我国高校在校生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214万人,净增571万人,几乎翻了一番。
扩招至少拉动8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有力促进了以扩大内需--包括高教及相关行业部分的投资与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自1999年起,国家3年累计安排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向高等教育,并带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
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今后仍有强劲的上升势头。社会资金的大量注入,不仅为扩招提供基本保障,也有效带动了经济增长。
然而,骤然加大的就业压力也如期而至。
上海,2003年全市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31%,学生就业让高校及教育部门头疼。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谢安邦教授面有忧色,他说,上海各高校对于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有清晰的认识,为了确保本届大学生顺利就业,很多学校在拓展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指导、主动联系企业召开各种招生接收会议方面,都加大了力度。
在采访北京和上海部分高校的毕业分配办公室时,记者也感到如临大敌的气氛。一位工作人员抱怨:每年扩招三到四成,压力太大了!
树人大学去年毕业生700多人,一次就业的学生达500多。今年毕业生上涨到2100多人,用人单位却没有增多。负责学生分配的陈处长在学校里操办了几场招聘会,效果不理想。“今年用人单位比往年要挑,有的开始说招50个的,最后才招了两个。”
出路:扩招不能回答的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大学生感到扩招后的就业压力未尝不是好事,可以促使他们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最终促使就业问题的解决。
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教授认为,就业难原因很多:一是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学生所学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技能、高素质人才;二是社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而且应该采取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袁志刚提出,对一些愿意去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社会应给予较高的礼遇,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和非常灵活的流动机制,消除植根于学生心目中“到欠发达地区没有前途”的印象。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因择地、择位等原因造成的“人才过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邱泽奇教授认为,这并非朝夕之功。首先,学生要确立劳动力市场观念,了解自身的定位,找到最适合发挥的岗位,而不一定是最热门的岗位。其次,要加强培育劳动力市场。
他认为,现在就业信息不够通畅、沟通形式不够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比如一些欠发达地区,很难在招聘会上找到它们的信息。学生就业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薪水,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非常重要。如果欠发达地区能在这些方面做得到位,会解决引进人才的难题。媒体曾报道过博士生当村官,原因就在于此。
当记者问邱泽奇教授,在他的学生中,不考虑薪水,而是把自身发展放在第一位,去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多吗?邱教授承认很少,绝大多数还是首选高薪。记者再问,他的学生中,离开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找工作的多吗?邱教授说,极少。
确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施家仓告诉记者的一件事显得意味深长。作为安徽庐江人,他参加了一场县领导来沪邀请本乡大学生的宴会,县里热情地欢迎他们日后回家乡投资,却不希望他们返乡工作:“好”工作本地人还争不过来呢!
真的返乡,也不那么容易。大学生尽管学历高,但在目前的体制下,他们在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可能未必有竞争力。
施家仓当时就真切地感到“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虚”,让他很难受。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年轻的脸上有一种荒凉从午后阳光下滋生出来,让记者想起那天陪庄静面试后赶去杭州参加的一个小型招聘会--我们去晚了,招聘会业已结束,只留下一地狼藉的纸片。人去楼空的会场中,庄静那失望的表情让记者久久难忘。(顾春)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