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璨:在爱情来临时掘第一桶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2/20 19:16 21世纪人才报 | ||
金兵 张璨此刻就站在我眼前,一头浅浅的短发,一身黑白分明的衣裙,看她的笑容禁不住有种眩晕的感觉--你不能想象一个身家1.2亿美元、2000年《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排行第23的富豪,竟然就是这么一个纯情(对,纯情,没用错词,虽然她已经37岁了)的学生味十足的女人!在北京建达大厦24层办公室里,张璨的办公桌上,她12岁的女儿正在相框里以各种姿 在这玫瑰花的香氛里,谈起张璨和她先生阎俊杰的爱情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1986年7月,张璨拿着北大给她的一纸说明大三那一年,由于有人举报张璨三年前考上了东北的某大学但没去报到。按当时规定,有学不上的考生必须停考一年。张璨突然被注销了学籍,成了全北大惟一一个!,开始到处找工作,在这途中她遭遇了她的爱情。 一天,张璨揣着推荐信,到中关村的四通公司求职。路上遇见了大学同学,同学对她说:"你还需要找工作吗?难道没想过自己干?"于是张璨被同学领到中关村一间不起眼的小平房里,在那里她见到了阎俊杰,这个北大的研究生正光着脊梁埋头编写《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而他的事业就是一个印名片的小门市。 经过短暂的矛盾和困惑,这年的12月,张璨决定跟阎俊杰一起创业。当时阎俊杰已经承包了英华公司经理部。公司的架子虽然已经初步搭起来了,但业务不过是把别人的旧机器买过来,刷新后再卖出去,赚其中有限的差价。当时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房子是租农民的,公司是借别人的,他们拿不出钱注册自己的公司。 没有本钱,他们把别人的电脑借到自己店来当样品,如果有人来买,谈妥价,交上钱,他们便撒腿出门,飞快地弄回一台电脑交给客户。就这样一点点地开始原始积累。 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张璨得到了最大的一笔生意:"1987年初,我们到了沈阳。本来是去大庆谈生意,但是谈得非常不顺利。我们两个就坐在哈尔滨火车站前面发愁:怎么办?上哪儿去呀?这时突然听到广播讲,到沈阳的列车马上就要开了,于是我们撒腿就跑。这有点像盲流笑。我们在火车上一直站到4点多钟,后来列车长可能看我们两个学生模样,觉得比较可怜。就说,你们要卧铺吗?于是我们就找了一个卧铺坐了一会儿,5点多钟到了沈阳。" 一到沈阳,夫妻俩就发现自己被财神垂青了。在沈阳,他们发现一个公司库房里有很多旧的胶干纸。花了几百块钱买下来,又雇了一辆车拉回北京,雇车的钱比这个东西本身还贵。张璨说:"那个时候我的愿望就是什么时候能成为真正的白领。小阎的愿望更简单,就是什么时候手指甲没有黑的油泥了,能每天换一件干净的衬衣去上班。那笔生意,让我们赚了5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了不起的大钱。" 有了第一笔钱,夫妻俩开始折腾起来。他们曾经在中关村开过一个"红格子"西餐厅,这是中关村第一家西餐厅。张璨苦心经营,什么招都试了,烛光晚会、生日蛋糕大派送等等,但就是招不来顾客。再把西餐改中餐,厨子从钓鱼台国宾馆请,服务小姐经过严格的培训,早点是包子、馄饨、稀粥样样有,张璨亲自围上围裙,包馄饨,炸油条,可还是不挣钱。她又请乐队伴奏闹腾,最后闹腾到只剩下一台架子鼓。 这一折腾,竟然赔了60万。1992年,张璨和丈夫重新回到电脑行业。这次他们在友谊宾馆租了一套房子做办公室,注册了现在的达因公司。 1993年,张璨夫妇开始涉足陌生的房地产业,但真正使达因腾飞的机缘,是在1994年,公司成为康柏公司亚洲地区最大的代理商。时至今日,很多人对此仍有疑问:达因不过是一家小公司,凭什么取得鼎鼎大名的康柏的信任?张璨的解释只有简单的两个字:真诚。跟康柏在香港的代理商谈判时,他们的真诚和热情给了对方非常强烈的信心,康柏开始试着把一部分大陆的代理权交给他们。张璨说,总有很多书教人们在面试和谈判时应该怎样穿戴、怎样措辞、怎样表达,实际上这些都是误导。实际上你只需要展现你的本色,把你真正想告诉他的事情说清楚就行了,越没有技巧,反而越好。 对于正在创业中的人,张璨的劝戒意味深长:人得倒着走,就如拔剑,刚开始得悠着点,慢慢的出鞘,慢慢的锋利,有所把握才能锋芒毕露。况且,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种表现形式的,不是只有比尔·盖茨一种成功。 而且张璨到现在也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她说,因为她知道,作为一个职业来讲,成功只是一段。特别是前些天当她看《东方时空》栏目讲大宇公司的故事时,思想上更是受到很大的震动。张璨说,在1993年她还开着面包车的时候,就特别想拥有一辆大宇车。但是现在怎么样呢,大宇公司的老板已经被通缉了。而且据说,他是在瑞士吃着三明治写自传生活着。所以作为一个职业,作为一个人,就像孔子说的,必须修身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