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高校招生》2003年1月号 > 正文

与时俱进乘势而上 全面推进高考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3/03/09 20:41  《高校招生》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林蕙青

  编者按 2002年11月29日―12月2日,全国高考改革评价工作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同志在开班仪式上将在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对今后高考改革的初步设想与学员进行了交流。林司长的讲话,立意深刻,视角新颖,对即将全面推进的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据讲话录音整理出来,供广大读者学习和参考。标题为编者所
加。

  一、高考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什么是教育创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讲话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然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更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高考进一步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全面推进,必将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乃至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层次、各级各类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主要是“精英教育”,难以适应新的要求。高等教育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我们用几年时间,快速地由精英教育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现在有些省市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了50%。高等教育大众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如入学标准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毕业生就业多样性,社会需求多样性等等。扩招、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快速变化以及教育的多样性导致高等教育的定位、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服务口径比原来要宽得多,不再是仅仅培养少数、很窄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同时,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方面,也要承担一部分任务。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将对高考改革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高考改革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

  1999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此为标志,启动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3年的努力,《意见》提出的高考改革任务已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考试内容的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高考科目的设置改革已初步实现,目前全国31个省市都实行了“3+X”,其中26个省实行了“3+文(理)综”,当然,从更本质、更广泛的意义来讲,离“3+X”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录取方式的改革全线告捷,取得了根本性、带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进展,2002年,全部录取采取了网上远程录取模式,90%的学生通过网上录取进入高校;考试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几个省市就一年进行两次高考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高考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综上所述,无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而言,还是从近几年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走向了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从高考改革自身的发展变化来看,都意味着高考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的高考改革是基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二、今后一段时期高考改革的初步设想   

   当前,高考改革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层次上移和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在近年来高考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新举措,继续深化改革,积极进行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制度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成熟。高考改革在指导思想上要遵循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方向,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招生考试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性功能,因此,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要符合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要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保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高校招生领域逐步实现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目前,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考试和录取偏重于统一性,有利于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考试录取制度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招生管理和监督不够有力和有效,有助于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管理监督制度尚待完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确立的阶段目标是逐步建立起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自我约束、政府和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制度。

  高校招生制度包括考试、录取、管理等方面,是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改革要深入研究、全面规划、系统推进。同时,要确立重点、分步实施,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关系高校招生制度建设的若干重要方面或环节上取得重大进展。

  (一)考试制度改革

  1、继续深入进行高考内容改革。总体上要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立意要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命题范围要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命题内容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是与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联系。

  2、继续推进“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要将统一性与多样性、选择性相结合,在满足高校选拔人才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考生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要进一步在更广泛、更本质意义上体现“X”的开放性、灵活性、选择性。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对考试科目选择权,鼓励高等学校根据办学层次、办学方向、专业培养目标等要求选择考试科目。选择科目门数可以有所不同,选择范围包括高中已经开设的所有课程和文综、理综、文理综合。同一考试科目也可以进行不同水平的考试。继续鼓励各省(区、市)根据省情探索不同的科目设置方案、推进改革的进程。

  3、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探索并建立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多元化考试评价体系。中学特别是高中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诚信的评价体系,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更多的学生成长信息,逐步使中学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

  (二)录取制度改革

  录取制度改革主要是改变仅凭一次文化考试成绩简单按分数排队录取的倾向,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高等学校多元化评价、择优录取的制度。

  1、进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试点。部分具备条件、自律意识强、制度有保障、管理严格的高等学校,按照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办法公开化、结果公示化的要求制定招生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可以在招生计划一定数量范围内,在考生高考成绩达到院校所在批次投档控制分数线上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新生的试点。

  2、进行高职(高专)学校“自主开放录取”的改革试点。有条件的省(区、市)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制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允许部分高职(专科)院校自定标准,考生和高校双向选择,学校自主录取。

  3、继续完善保送生制度。按照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要求,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省级优秀学生、在科学研究发明和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实行免试入学制度。

  4、对于国家建设特殊需要(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或学校确需学生具备专业特长(如艺术、体育、外语等)的领域,进行单独招生试点。

  (三)管理制度改革

  依法行政,依法治招,是深化高校招生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高等学校和考生的权利与责任,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高校是招生考试录取的行为主体,自主招生、自我约束,地方招办监督服务,国家宏观管理的管理体制。

  1、政府要根据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快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条例》,制定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组织及处罚条例,同时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性意见等,逐步将一些指令性意见转变为指导性意见,实现宏观管理,为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和促进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创造有利条件并提供制度性保障。

  2、强化高等学校自我约束和监督制约机制。当前,高等学校要对生源计划的合理性,包括地区分布、专业设置和规模等负责,要进一步依法规范和完善高校招生章程,使招生章程真正成为高校对社会作出的全面、准确、规范的招生承诺,真正成为约束高校招生行为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考生和地方招办监督高校招生行为的重要依据。

  3、加快适应高考全面改革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录取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模式,全面实现远程录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招生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增加录取过程和录取结果的透明度;增加有利于实行综合评价的电子化个人信息。

  4、要加强对考试、录取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当前,着重加强对各种特殊类型和特殊形式招生的严格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增强严格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群众反映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社会和政府对考试、录取过程的监督,加大对舞弊、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罚力度。

  三、在下一段高考改革中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当前,高考存在几方面的“太多”。一是承载的功能太多。有专家讲,高考本质上是一次社会分工,承载了太多的功能。高考最直接的作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基础教育有导向作用,对高等教育有基础性作用。此外,有的地方还把计划生育政策等也与高考挂钩。二是高考本身两难性问题太多。如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共性要求基础教育要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个性又要求不能千人一面。又如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网上录取在录取手段上是一次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和公正。同时,高校选拔人才是最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一项工作,机械化地选拔又不能满足选择中千差万别的个体的要求。还有宏观和微观的问题,通才和专才的问题等等。高考本身的两难性问题太多,导致高考改革的难度很大。三是影响因素太多。政治、经济、文化、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以及公众的承受心理等,如边远地区与现代化都市公众的承受心理和考虑问题的视角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是影响改革的因素。因此,在推动下一段高考改革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在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上,要注重改革,又确保稳定。要积极、稳步地推进高考改革,稳中求进,稳中求改。在改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国情、诚信环境、公众的承受心理以及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共性(国家的共同要求)和多样化模式(各省的省情)的关系

  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整个社会发展、公众承受心理等一系列的不平衡。因此国家虽在某些改革目标上有统一要求,但又不作统一的硬性的要求,允许各省根据省情确定自己的方案。

  理想目标和实施操作方案的关系

  高考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是很好的理念和目标。但如果操作不到位,具体实施不到位,目标也很难实现。操作层面的问题对整个高考改革进程的影响重大,因此实施方案一定要科学、周密、细致。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快感体验尽在天堂《冰镜湖》 特別邀请传奇玩家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3530 滑雪 运动鞋
 
  新浪精彩短信


新闻冲浪知天下事
赢MP3、彩屏手机

缤纷天地无限下载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Twins ] 风筝与风
[光 良] 握你的手
[许慧欣] 特别来宾
[和 弦] 给我感觉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产业资讯诚招代理!

企 业 黄 页
在线商机
买:全电动注射机
卖:安康年金保险
企业推荐
 上海越臣服饰公司
 苏州张玲时装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免费讲座英语PMP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职业特工队 爱情快递
· 赢彩屏手机,订新闻冲浪!
· 独家射雕英雄传彩图
· 两性学堂 和爱人共享激情时刻!
· 缤纷春季,让手机也“缤纷”一下
· 每月5元!“激情男女”尽享狂野浪漫
· 海湾战云密布 聚焦美伊最新动态
· 百变铃声千变酷图 每月5元轻松拥有
· 点歌祝福传递柔情蜜意 语音祝福
头条新闻
(30元/月)
新闻冲浪
(8元/月)
激情男女
(5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短信宝贝可爱秀 诱惑的青春 生日祝福 韩国PUCCA卡通
  你想让你的爱情开花结果吗?短信宝贝,让你们体验爱情的甜蜜,儿女的可爱,家庭的温馨。发送0到888808,即可注册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