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拼搏--而立之年考研 别有滋味在心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3/21 15:02 新浪教育 | |||||||||
作者:兰州大学硕士 吴锦奎 现在,五岁的女儿已知道什么是研究生了。她经常很自豪地告诉别人她爸爸是一个研究生。 他问起我还想不想考研究生时,我模棱两可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如果想考就得抓紧
当时我的心里除了失望外,还有些羞愧。三十岁了,我还是没能“立”起来。 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考研是一项水平测验,它和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个人的心理应该坚强些。考研比高考少些残酷性,即使考不上我们还有另外的、也可能比较好的选择。 1998年7月的一天,当我将准备报考研究生的想法先告诉妻子时,她以为我又在开玩笑。是啊,在大多数人看来,我考研还真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大学本科毕业,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又成了家,还有了小孩,最主要的是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已七年有余,还能考得上吗?当时三岁多的女儿对“研究生”这个字眼感到很模糊,于是当她问我什么是“研究生”时,妻子就用开玩笑的口吻告诉她,“研究生”就是一些专门“抽烟喝酒”的人。对于喝酒,女儿是很熟悉的,我喜欢喝些酒,烟她没见我抽过,因此她特地建议让我抽些烟就行了。现在,五岁的她已知道什么是研究生了。她经常很自豪地告诉别人她爸爸是一个研究生。 其实,在我的内心里是一直希望自己能上研究生的。1991年毕业那一年我就考过一次研,当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差,研究生的补贴也低,我实在无法再向供我上了四年大学的哥哥要钱,加之那几年社会上对知识的偏见,因此在报考后基本上未做准备就进了考场,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第一次考研失败后,我想先工作两三年再回学校,经济条件能稍好些。工作后,由于待遇和环境还都比较好,加之自身也变得更实在、更社会化,在“惰性”的牵引下,我也慢慢地有了“过日子”的想法。1995年有段时间也动过考研的念头,但自己又以“有了小孩”这个借口把它否定了。这样又过了近三年的时间。1998年,我现在的导师为一个项目到了我的工作单位,他问起我还想不想考研究生时,我模棱两可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如果想考就得抓紧点,年龄不饶人啊。这句话他是叹息着说出来的,我懂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到现在还萦绕在我的耳边。真的,我都快三十岁了。让我决定考研的是另外一件事:导师走后不久,我打听到单位上有几个委培研究生的名额,学校虽不是很好,但毕竟是去读研究生,因此我也报了名,但最后未被推荐。事后我才了解到名额下来时,推荐人员已内定,我们只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我的脾气比较倔,既然单位不给我推荐,上不了委培,我就凭自己的能力去考。 我要参加考试必须征得单位的同意。值得庆幸的是,我的领导是一位极大度的人,他对我考研的想法很支持,但又告诫我手头的工作不能落下。这样,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确定要考研之后,考哪个方向又成了问题。大学里我学的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在单位上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相差极大,因为是搞科技信息,因此只能偶尔接触到相关专业的报道和论文。说真的,几年时间内专业课已忘得差不多了,如果想考本专业,专业课没多大优势,还有让人头疼的全国统考的高等数学(二)。考文科的某个方向吧,尽管可以绕过高等数学,但专业课考试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记忆性的东西更让人害怕。在经过反复考虑和权衡后,我还是选择了本专业,毕竟捡起来还是相对容易一些。另外,我还有一个很“社会”的想法,我想昔日的老师们会给我在专业课上给予适当的“照顾”。当我将这个想法很委婉地告诉老师时,他用了一句很直接的话:“要考你就老老实实地考,不要将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带到学校里来。”当时我的心里除了失望外,还有些羞愧。三十岁了,我还是没能“立”起来。 一切平静下来后,必须要考虑的是时间安排问题。我算了一下,离考试还有六个多月时间,而且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复习,还有一些必要的社会应酬及一些料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就在10月初,中国档案学会致函邀请我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档案学术讨论会,我的论文入选并将在会上宣读。我为写这篇论文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每个省只有一篇论文入选,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机会难得,领导让我一定去参加这个会议,这些都使本来很紧张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 对于要考的五门课程,除了英语我一直没放弃,心里有些谱之外,其余的四门课很难说还知道多少,因此,能否有充分的复习时间将直接决定我的命运。我只有在“挤”字上下功夫了。早晨六点半起床,洗漱、跑步、吃早饭占四十分钟左右,这样在上班前能挤出近一个小时;上班的八个小时中,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无用时间,可节约出三个小时;中午可挤出四十分钟左右;晚上吃过饭后就有大块的时间了,这样每天至少能保证有八个小时复习,星期六、日当然时间更充裕一些。粗略地估计了时间后,我舒了一口气,时间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紧张。我又恢复了一些自信。有了时间,就要对其进行合理分配,我将整个复习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教材。在这个阶段,要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吃透。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可以,最困难的莫过于词汇量,因此每天对着词汇表复习四十个左右的单词,对不太熟悉或不认识的单词作重点标记和重复学习,并参照有关复习资料,做一两个阅读理解或翻译,一周写一篇作文,每天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政治课内容繁杂,记忆性的东西较多,虽说记忆力有所下降,但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使我的理解能力增强,我每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重要的部分做出标记,重点记忆。高等数学对我而言是最困难的,上学时学得不是很好。因此,在复习时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每天约三个小时,除了看课本,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外,还需要大量做题。开始时觉得比较难,做题速度也慢,但到后面有了大的提高。专业课在拿起课本后,看到似曾相识的内容,还真的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通过一小段时间的复习,记忆中的东西就逐渐明朗起来,毕竟是过去花过很多时间。各门课的进度不同,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第一阶段顺利完成。 第二阶段为全面巩固提高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前后融会贯通,根据试题的类型,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综合练习。有许多考题是综合题型,内容涉及面广,特别是政治和专业课,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同一个问题,因此对前后所学的内容进行贯通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阶段花了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最后一个阶段是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对所有内容作总的复习,更重要的是做模拟题。做模拟题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了解题型和题的深度,另一方面是卡住三个小时的时间,让自己有一种考试的感觉,这种心理上的锻炼非常有益。 我的考试在另外一个城市进行,考前两天动身到那个城市,在离考点不太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很清静的房间。考英语的前一个晚上,我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以至失眠了。我不断地给自己做“思想工作”:考不上,你还有个不错的工作呢。最后勉强睡了几个小时。以后的两个晚上,倒也很安然了。我觉得自己还行。 复习考试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特别是当它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时候。作为一个考研的过来人和有工作经历的人,我想多说几句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考研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时间表。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拥有的时间也不同,对不同课程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必须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特别注重平时的积累。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特别是像英语这样的科目,平时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临时性的强化可能收到一定效果,但不会太大。 3.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考研是一项水平测验,它和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指望在考试中押中大量的题根本是不可能的。有些复习资料的作者说直接命中多少分,但我们应该看到,他的复习资料原本就涵盖了几乎所有内容。 4.劳逸结合,不要将自己搞得太累。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是非常必要的,它不是在浪费时间。在一些学校,我看到通宵教室里有些人确实也能复习一个通宵,但依我的经验,一个通宵苦熬要以几个白天为代价,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5.心理上应当坚强一些。我不说心理健康问题,我只想说一个人的心理应该坚强些。考研比高考少些残酷性,即使考不上我们还有另外的、也可能比较好的选择。(作者系兰州大学地质系地质工程专业99级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名) 作者小传 1970年出生于“苦甲天下”的甘肃省会宁县。1987年考入兰州大学地质系,1991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的镍都”--甘肃省金昌市,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工作八年,期间从事过冶炼、环保、文秘等工作。1999年重新回到兰大读研究生,在学校的氛围中,有一种久违了的愉快感。2002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本文选自桑磊主编的《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丛书之《风雨考研路》,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任何媒体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