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在非典的日子里--北京备战高考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6/03 14:45 东方网-文汇报 | |
作者:朱冬菊 王宇 老师在校门口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 学生在教室复习 高考防疫人员在现场修改预案细节 5月29日,北京一些中学“警卫森严”,一些“考生”模样的人进校门被要求出示“准考证”、“身份证”、“健康卡”。体温测试组的工作人员手拿测温仪对“考生”进行严格的体温检测。一些体温超高的“考生”被分别带到体温复核组,那里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双腋下温度检测。10分钟的检测后,2名体温恢复正常的“考生”获准进入考场。 这是北京为今年夏季高考进行的预演。 北京正在进行一场抗非典、迎高考的战争。 政府:防范如履薄冰 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时代集团公司,正加紧生产一种新的测温仪。新检测仪新型、测量精确度高,并且具有额头、腋下温度换算功能的红外快速体温检测功能。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5月7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考察时说,北京今年高考考场将全部采用这种测温仪,以便有效地对考生进行体温测量。 为高考研制更精确的测温仪只是北京市高考安全防护网的一小点。记者采访了解到,为确保考生在复习和高考期间的健康和安全,北京制定落实一系列严格的防范措施。 5月22日,停课近一个月的高三学生复课。为此,市教委安排人员对每个学生返校时提交的10至14天体温登记表进行检查,给返校的学生测量体温,进行健康登记。原来50多人的大班拆成20多人的小班上课;课间休息也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20分钟…… 对6月7日、8日两天的高考更是进行临战准备。全市高考考点将由原计划的90个增至210多个,考场也由原来的3200个增加到4800个。每个考点设置3个以上的备用考场,用于考试中发现有发热咳嗽症状,并经检查被排除为非典或疑似人员的考生使用。每个考场设20个考生座位,单人单排,按4列5行排列,相互间距离大于80厘米。考生和监考老师的距离增加为3米。每个考点安排多名医务人员、警卫及其他工作人员…… 对目前全市40多个仍被隔离的考生,各区县相应设置1至2个隔离考点,同时配备具有防疫设施的专车接送。市教委还根据各区县上报的规划,组织200多辆高考专用车,用以接送离考场较远的考生。这些天,北京市委、政府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频繁奔波于北京各区县、各考点、各部门,检查各项措施的安排情况。 以“保证每个考生的健康和高考权益”为主旨的专家指导组已于5月初成立,这个由教育、防疫与预防医学、心理医学、法学、防疫部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除复课期间对学校进行指导外,高考期间,专家组还将与各区县考点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指导处理紧急情况。“对今年的高考,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得周到。当考生在考场上发热咳嗽时怎么办?将对其他考生进行怎样的疏散隔离?在疏散过程中出现违反考风考纪的现象时怎么办?在疏散过程中考生时间有损失怎么办……如此种种,都要有应急措施,计划要周密,准备要充分。”负责高考工作的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钱联平一遍一遍地嘱托相关部门。 学校:教防兼顾如骥负重 许凯虽然回校上课已一周多了,但他对“现在这种学习环境还是有点不习惯”,比如戴口罩上课,他觉得闷得慌。许凯是北京市十二中学的高三学生,回校后,老师和同学戴口罩上课成了“约定俗成”,尽管自己对此有点不适应,但对这个要求他表示理解,“学校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现在非典还没有过去,戴上口罩预防万一,利己利人”。许凯说。 复课后,学生们感到学校的“变化很大”,当然老师还是那些老师,教室还是那个教室,校园也还是那座校园,可原来四五十人一个班上课,现在只有二十来个人一个班;原来畅通无阻的校门,现在却防卫森严,到了校门口,门卫友善地伸出左手将你一拦,右手随即拿出小巧的检测仪就往额上照,如测出的温度超过37.2度,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得被“扣住”作进一步的检查;教室里、走廊内经常弥漫着杀毒液浓重的气味;老师一遍遍地吩咐学生常戴口罩勤洗手…… 学生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学校防控非典、保护学生的措施。其背后是老师更多的劳动和心血。 “在非典疫情下备考,我们最担心的是一群十七八岁没经过磨难的青年,能不能承受担起高考和非典双重压力,考虑最多的是怎样让学生们健健康康走进考场,顺顺利利度过高考”。北京市十二中学校长张永启说。 5月26日,记者在采访北京市十二中学时了解到,这个学校在5月22日复课当天就做了“高三年级复课期间防控非典工作预案”,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防控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对非典疫情应急处理、后勤保障等做了精心策划,对教学课程、教学管理做了精心安排。 同日,记者在清华附中采访时看到了该校数易其稿的“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手册”,“手册”规定:高三学生在校期间,各班学生不得串班,住宿生不串宿舍;个人物品不乱放,同学间不相互借东西,不用他人水杯喝水;上厕所后必须冲水,用洗手液洗手30秒钟以上;学生每天自备2-3个符合规格的口罩,建议上课时戴口罩,找老师答疑时必须戴口罩……复课期间学校的消毒程序、通风程序等也作了详细规定。据了解,北京各中学、各考点,都有类似北京十二中和清华附中的防控非典的措施。 每年的4月下旬和5月是全面复习和提高阶段,但今年因非典停课了。“非典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再者事情既然来了,我们就要坦然面对,要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北京市十二中张永启校长说。 为此,复课后学校改变原教学计划,着重从两方面辅导学生,一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平稳他们的情绪,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危机和困难,增强他们的信心。在课程方面,变“普遍”为“个别”,就是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具体辅导,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知识的弱点,进行重点复习;变授课为答疑。 北京的大多数中学都是高考考点,制订高考期间防控非典预案成为各校近期的又一重要任务。考场消毒次数、方法、时间、范围及封闭和通风时间等都在考虑范畴,应急情况处理预案也要做。清华附中准备这样处理突发事件:“如有考场发现同学发热,考务组将启动一个备用考场和一组备用监考教师,应急组成员配合考务组按照既定路线转移其他考生到备用考场继续考试。如患病考生经现场防疫医生确认不能坚持继续考试,应急组成员立即将考生带入隔离室,同时向主考汇报,等待医疗救护车,密切观察考生情况,采取必要救护措施,做好相关记录。” 清华附中校长赵庆刚还给记者详细画出了不同考生和工作人员进出考场所走的路线图,“一旦有学生发热咳嗽,学校将保证该学生与其他考生不使用同一考场,甚至不使用同一路线撤离。” 学生:亦攻亦防如同战士 经过一个多月的“非常备考”,刘梦雅似乎成熟了许多。 刘梦雅是北京市十二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她说经历非典后,对许多事情的看法与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觉得学习是负担,现在觉得这学习机会很难得。” 记者在十二中采访二个多小时,除了应邀的几位老师和同学外,未见其他同学出现。刘梦雅说,他们都在教室里学习。 复课后,那些原本爱玩、学习经常要老师督促的同学也变得十分用功。课间休息被同学们用来讨论问题,午饭后有的学生跑到模型陈列室,摸着模型,琢磨道理,有的在食堂里看新闻,了解更多课外信息和知识。老师看到学生这样,反过来敦促他们走出教室去活动活动。 懂得珍惜学习机会,珍惜时间,或许是停课给学生带来的最大收获。“可能是吧。我觉得停课不一定是件坏事。”学文科的邵媛说,“我们学文科的,其实在高考前需要有一段时间自己学习,归纳提高,拾遗补漏,停课正好有这个机会”。“停课期间,老师一直‘跟着’我们,各科老师经常给我们发帖子,不是提出学习建议,就是疑难问题解答,不发帖子就打电话,总之,每天都有沟通。” 这样,停课期间,邵媛的作息时间与在校时差不多,每天早7时起床,跑一个小时的步,8点听半个小时的英语听力,9点开始学习其它课目,每课目安排两个小时,中午休息一会儿,晚上看看电视新闻,再学习几个钟头。 在网上做模拟试题,通过网络向老师提问,与老师探讨问题,是停课期间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网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增强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复课后,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学生们除了做习题、看书、检漏补缺,找老师解疑释惑、与同学探讨问题外,还自觉地量体温、填健康表,随时洗手,与人交流时,群体活动或上课时戴上口罩。 口罩云,白白花花, 体温潮,测测查查, 洗手勤,冲冲刷刷, 吃饭新,领领发发, 胸卡多,密密麻麻, 座位少,稀稀拉拉。 抢时间答卷,沙沙哗哗; 戴口罩讲题,呜呜啊啊。 风风火火冲冲杀杀。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的这首诗,生动记录了非典阴影下的北京8万高考生最后的备考生活。(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订阅非常笑话 掌握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