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不易”--评2003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6/08 15:24 扬子晚报 | |||
昨天上午开考的高考语文,考生反映总体上不难,语文知识部分考题比较容易,但作文却不太好写。在南京九中考点,一位刚走出考场的考生告诉记者,他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了前面的题目,作文题目看起来很好理解,主题思想也容易把握,但是下笔却不太容易。他考虑了半个多小时,才勉强下笔。在另一个考点,一些考生却反映,他们没想到作文的话题这么通俗、富有生活化,但是他们也坦言,要想找一个好的题材却不太容易。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洪耀厚对今年作文题的难易发表了他的看法。 他说,初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感到它浅中寓深,易中有难。它给人的感觉首先是“易”。一是不出所料:仍是话题作文,也不是抗非典之类的热门话题。二是不会没东西写:命题者提示现实生活中既有“相同相似”、也有“不同或相反”的情况,考生根据“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进行正反两面的联想,应该不会没有东西可写。三是不会跑题:材料由寓言和提示两部分组成,而“要求”的第一点就是“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估计大多数考生都应紧盯住“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进行构思。然而,给人感觉的“易”中却隐含着“不易”。首先,此话题极少有现成的范文佳作可模仿,这使想凭熟记范文对付高考的一部分考生感到出乎意料的“不易”。其次,此话题是一个“关系”话题,且命题者没有明说是什么关系,这又使缺乏认识穿透力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因看不透这个“关系”而偏离话题的轴心。 洪老师说,“易”中有“不易”,是今年高考作文的突出“亮点。第一,它指引考生从现实生活中多角度地搜寻写作材料,对“假话空话”连篇的中学生作文现状是强有力的“矫枉”。第二,它要考生在思辨中立意构思,是对中学生在语文读写中必须自觉地进行思维训练,而不应浅尝辄止的最有力的告诫。第三,它也启示语文老师,亦步亦趋于往年高考式的作文备考指导是行不通的,要紧紧抓住表现真情实感这个作文的核心问题进行扎实的训练,同时也要有大胆的创新意识。自1999年以来的高考话题,以及大量模拟高考话题的话题,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的思维都在这种“单刀直入”式的习惯中不同程度地僵化,而高考作文题不会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的原则精神,又被作了孤立的简单的理解,以上这些所形成的“创新空间”,可惜许多人都有所忽视,即使有所觉察也未能自觉地大胆涉足。而高考命题的专家们却能洞若观火、居高临下,我认为这应该受到普遍的肯定和称赞。 但洪老师相信江苏的考生不会被“不易”难倒的。尤其是那些平时文风纯正训练有素的考生,一定能够准确吃透话题隐含的“关系”,放眼现实的社会和世界,从而引类联想,大题小做,深题浅做,写出有情有理、文采飞扬的佳作来。(琳阳)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