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援助 寒门学子欲打工自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7 11:48 华商晨报 | |||
核心提示:18岁的赵忠庆少年丧母,不幸中的万幸在于,他的成长一直沐浴在继母无私的疼爱中。他的家庭每个月合起来只有300元的收入,在这个高消费的大都市里生活,这个家庭的窘迫可想而知,身处贫困的他,却执拗地拒绝来自社会的援助,他自信自己会用双手突破厄境,打拼出美丽的未来…… 拒绝援助寒门 学子欲打工自救 在沈阳这个高消费的城市里,300元能干什么?对于很多青年来说,它也许只值一顿便饭,但对于赵忠庆一家来说,这却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 少年丧母,继母为他撑起一方晴空 赵忠庆今年只有18岁,但是他额头上深深的抬头纹无声地诉说着与这个年龄不相衬的苦难经历。 厄运遇阳光 继母为他撑起一片晴空 赵忠庆是个苦孩子,上初中二年级时,母亲就患上了癌症,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然而母亲最终还是离他而去。赵忠庆不会忘记,那是1997年。 母亲过世一年多后,父亲娶回一位新妈妈。“新妈妈的名字叫香玉,跟我生母的名字一样,”赵忠庆笑着说。这位新妈妈是农村人,朴实善良,对待忠庆犹如亲生,一家人生活得倒也和和美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忠庆的父亲和继母在一夜之间都下岗了。父亲的身体比较差,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劳务市场上干点零活,一个月只有300多元的收入。继母很要强,到处找活干,然而风湿的老病却让她经常手脚麻木,根本无法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赵忠庆不会忘记,那段灰色的日子在1999年,那时忠庆刚刚考入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 勤奋终有得 考上梦想的大学 “在我们家吃顿鸡蛋就算是好的了,我们一年也吃不到几顿肉,”继母眼含泪水地说道,“前几天孩子老姨来,说孩子没长起来,可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家,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呀……上回体检,表格上写的都是营养不良,看着那些字,我心疼啊……” 高三时的那个冬天,忠庆的家里交不起采暖费,暖气被停了,全家人冻得受不了。然而就是这样,忠庆还是坚强地学着,他每晚都学到12点。“那时,我只能靠我理想中的大学来激励我自己学习,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希望,”他笑着说。 忠庆高考那天,继母也想给儿子补补脑。她在市场上转悠了好几圈,才狠下心来,买了斤肉,回家包了顿饺子。饺子太少了,那天继母和父亲都没舍得动筷子,忠庆却记得那是他5年来吃得最好吃的一顿饭。 在走入考场的那一刻,忠庆深情地回头望了望继母,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摆摆手,向妈妈笑了笑。他事后回忆说:“那时我突然间想到了妈妈待我的不容易,那一刻我真地想要去拥抱我的妈妈……” 高考结束后,忠庆自估成绩600分,被他朝思暮想的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录取。这个专业在辽宁只招生3人,忠庆的成绩是三人中最高的。 执拗拒援助 把关爱留给其他人 说起忠庆这次上学所需的钱,继母就皱起了眉头,她说:“孩子上学第一年少说也要8000元,可是除了政府捐赠的3000元外,其他的钱我们都得去借。” 忠庆并不这么想,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对记者说:“现在西北工业大学可以提供一种奖学金,每年7000~10000元,我只要能拿到这笔奖学金,就不用妈妈担心了。况且,我已经大了,快20岁了,我有条件用我的双手去养活我自己。现在社会上还有比我贫困的人,如果有人捐钱给我,就请你们代我把它转捐给别人。” 继母给忠庆的行李袋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她说:“咱家穷,比不上富人家,人家孩子衣服破了,可以再买一件,咱家买不起,还好我会做针线,昨天我去‘五爱街’,买了几块便宜布,给他缝几件衣服。” 继母拿着针线,仔仔细细地缝着儿子的新衣服,窗棂上隐隐约约留下个缝衣人的身影,旁边坐着那个执拗、自尊、好强的儿子……(本报记者 何骞 王宇 摄影张墨寒)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